隨著并購依序落實流程,9月14日晚間,德邦股份宣布崔維星等董事辭職,京東系的余睿等人將接任。這也意味著,京東系將正式接管德邦股份。熟悉德邦及其創始人崔維星26年奮斗歷程的業內人,無一不惋惜。
談起崔維星,很多物流行業的人都會稱他為“老崔”,既親切又敬佩,因為太多人跟他共同奮斗過。行業里有個笑話:一個德邦辭職的人跳槽去另一家物流公司,進去一看,“呦呵,還是你們這伙人”。德邦作為物流行業“黃埔軍?!?,貢獻過太多物流人才,以至于對他今天的變化,很多人都感同身受。
上世紀90年代,是一個誕生物流英雄豪杰的年代,其中也包括崔維星。
崔維星是那個年代物流行業少有的文化人,從廈門大學畢業后,放棄鐵飯碗,轉身干物流。1996年,崔維星租下一間8平米的門市,創辦了德邦前身“崔氏貨運”。2年后,崔氏貨運拿下了南航老干部貨運處的承包權,正式成為空運代理人。在行業普遍低盈利的背景下,他創新推出了“空運合大票”的模式,由零收零發改為零收整發,低價+薄利的策略很快吸引了一大批客戶。
雖然空運做的有聲有色,但崔維星未雨綢繆。中國高速公路大規模興建,為汽運物流市場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再加上那時候的空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這樣的背景下,崔氏貨運揮軍進入汽運市場。
彼時的汽運市場雖然有機會,但行業散、亂、差,爭相壓價。而德邦另辟蹊徑,采用統一的形象和標識,提供標準化的服務,創新推出“卡車航班”業務,打造“空運速度、汽運價格”的服務,很快就贏得了市場認可。為了向全國性公司邁進,2009年,德邦人舉家搬遷到上海。此后的德邦實現了營收的快速增長,一躍成為“零擔之王”。
今天大家認識的德邦叫“德邦快遞”,零擔之王緣何要轉身快遞?
2013 年,德邦首次提出“大件快遞”概念。用崔維星的話說:小件市場已經是紅海,通達系有低價優勢,順豐在商務上的品牌認知度強,我們找到了大件快遞這樣的差異化市場。
這個標簽,終于在2018年正式被貼在德邦身上。這一年,崔維星48歲,也是德邦發展歷史上至關重要的一年。
2018年1月16日,經過漫長且坎坷的IPO歷程,德邦終于敲響了上市的鐘聲,成為第一家上市的快運企業,開盤即暴漲44%!
創業22年,自己親手哺育養大的“孩子”終于出息了。那天崔維星感慨到:“都說歲月不饒人,但我也沒有饒過歲月,德邦物流也沒有饒過歲月。”
半年后,德邦戰略發布會在“水立方”開啟,“德邦物流”正式更名為“德邦快遞”!
改名是崔維星提出來的,他說:從“德邦物流”變成“德邦快遞”,對傳播是有幫助的,過去很多人不知道德邦有快遞,改了名字,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
但是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德邦“下行”的分界線正是從轉型大件快遞開始,因為此后德邦賴以發家的快運業務不斷縮水。在前段時間的一次采訪中,崔維星說:“沒什么后悔。如果說后悔,我現在后悔的是沒有更仔細地研究,對快遞不夠敬畏。”
從德邦被收購的消息一經傳出后,業內就炸開了鍋。隨著并購依序落實流程,京東系將正式接管德邦股份。很多人用“落幕”“告別”“退出”這樣的字眼來形容德邦和崔維星,但很多人并不認同。就像德邦的“使命”:「物暢其流、人盡其才」。崔維星的著眼點,從來不僅局限于企業自身,而是為物流行業作出價值,貢獻更多的物流人才。價值、精神、人才,只會生生不息!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