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國南方航空在北京大興機場開辟首條客改貨國際航線。
隨著國慶臨近,國貨航、南航、東航物流可謂是忙碌不已,將大連海鮮、新疆牛羊肉、云南鮮花等各地特色生鮮產品空運到各大中城市……三大航物流自2020年底混改以來,其變化令人刮目相看。
貨航半年報見喜
日前,東航物流召開2021年中報業績交流會。數據顯示,2021 年上半年,東航物流主營業務收入 101.14 億元,同比增長 35.98%。上半年公司貨郵運輸量完成74.4萬噸,同比增長42.56%;貨郵周轉量34.57億噸公里,同比增長21.93%。
航空速運方面,東航物流在上半年持續加大運力投入,提升全貨機運營效率,全貨機日平均利用率由2020年同期的13.13小時提升至13.42小時;全貨機載運率達到86.79%,同比提升6.78個百分點。地面綜合服務“效益”領先,地面貨郵處理總量為150.59萬噸,同比增長36.73%;實現收入14.72億元,同比增長43.01%;毛利率46.14%,同比上升10.53個百分點。綜合物流解決方案持續“增長”,“十三五”期間,綜合物流解決方案收入復合增長率達52%。2021年上半年,跨境電商9610進出口單量1,012.6萬單,同比增長228%。
前不久,南航物流也發布了半年報,2021年上半年,南航物流實現營業收入86.43 億元,同比增加 15.78%。實現凈利潤23.65億元,利潤超順豐、圓通、東航物流,上年同期為凈利潤為22.11億元。
上半年南航物流貨郵運輸量73.9萬噸,同比增長11.8%。貨郵周轉量39.988億噸公里,同比增長20.88%。
而國貨航2021年的半年報目前還沒有公開披露。但截至2020年7月底,國貨航凈資產值約為89.42億元,2020年1-7月,該公司營收為105.17億元,凈利潤20.94億元。從國航半年報表推算,國貨航今年上半年業績不出意外也會高于2020年。
自2021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航空貨運價格大幅上漲以及混改激勵企業活力持續提升,三大航物流發展有了新的提升。東航物流董事、總經理李九鵬表示,通過混改,公司體制機制實現了重要轉變,運行效率大幅提升,通過實施職業經理人制度改革和核心員工持股計劃,企業內在活力充分激發。
大力鞏固航空干線優勢
在發展航空物流服務過程中,三大航物流掌握著相對稀缺屬性的貨站、航空干線運輸等要素,相較于傳統貨代、合同物流、郵政快遞、零擔快運等類型企業有著天然的優勢。混改后,三大貨航更加重視自己的核心優勢培育。
南航物流方面,2021年上半年,南航物流持續推進空運通道建設,進一步增加可控運力。新增香港-列日、香港-利雅得-迪拜、香港-亞的斯亞貝巴-圣保羅、威海-大阪、廣州-墨西哥等路線的包機服務;上半年公司共運營15條定班包機線路,累計執飛包機1,185架次,包括定班包機1,067架次和臨時包機118架次。同時,公司推出中國主要口岸至德國/荷蘭、美東/美西的標準化全鏈路產品,并結合大客戶需求開發電子類全鏈路產品,目前已形成航線產品(空港到空港)39條、全鏈路產品/服務31條、標準化全鏈路產品39條。
截至2021年6月底,南航物流自購貨機9架,包括7架B777F和2架B747F;融資租賃7架B777貨機。
在冷鏈運輸領域,南航物流通過提供全流程航空冷鏈運輸服務,為客戶提供專業運輸解決方案。9月18日,南航波音777F貨機執飛的CZ458航班,搭載95.4噸的人血白蛋白從阿姆斯特丹順利抵達廣州,這是南航今年首次大規模運輸溫控藥品。
東航物流方面,其擁有10架自有全貨機,經營著直達洛杉磯、芝加哥、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等14個國際城市的全貨機航線;客機腹艙運輸主要依托于東航的全球航線,通過天合聯盟、代碼共享與SPA協議,航線網絡通達全球170個國家的1036個目的地。
國貨航方面,其擁有三大航中最強的國際航線優勢:獨家經營國航全部的客機腹艙業務172個全球通航點,314條空中航線,同時依托中航集團、中國國航的物流資源,以及與全球重要航空樞紐貨站的緊密合作,建立起了包括上海、北京、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洛杉磯、紐約、大阪、臺北等城市的全球貨站保障體系。除了客機航線優勢,國貨航目前還擁有15架全貨機。
向全鏈條延伸
對三大航物流來說,自有的飛機腹艙,是天然的運輸載體。三大貨航將把客戶從B端延伸到C端,除了用飛機運貨,還要實現“最后一公里”,去用戶家里取送包裹。
今年以來,南航物流開辦了“南航飛遞當日達”產品,上午發貨,當晚便可收到貨物,實現貨物高效運輸。目前,“南航飛遞當日達”可通達城市有北京、廣州、深圳、長沙及武漢等地,成為運輸鮮貨、文件的最快選擇。此外,規劃表中還有南航特運、南航專運、南航標運、南航聯運等。
南航還與京東快遞共同打造了“行李到家”服務產品。旅客辦理該服務項目后,南航工作人員依據預約訂單信息代為提取旅客行李,再由京東快遞工作人員按照旅客需求將行李送達至指定地點。南航目前已在廣州白云、北京大興、深圳寶安、武漢天河、重慶江北、成都雙流6個機場推出該服務。
東航物流則將目光瞄準了空鐵聯運。7月23日,東航物流和中鐵快運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此前,雙方已完成了合作試水——2020年9月,一票貨物通過“空鐵聯運”的無縫銜接,由上海經北京中轉運至遼寧本溪,跨越1700多公里實現“次日達”。
此次戰略合作通過全面合作及資源對接,分為三個步驟:近期,將在上海虹橋開通“空鐵直通”項目,東航客機腹艙銜接虹橋高鐵、行包和特快班列,在虹橋形成“空鐵聯運”貨物集散地;中期,將逐步在全國鋪開實施“全網全通”項目,力爭“空鐵聯運”的中轉城市擴展到全國各地,充分利用東航物流的客、貨機全球航網資源和中鐵干線運輸的高鐵、行李車資源,形成到二三線城市的干線次日達、三日達等時效服務差異化產品。同時,雙方也將致力于聯手打造“浦東空鐵聯運樞紐建設”的長期項目,打造全球創新型空鐵聯運中轉樞紐平臺,形成全球各貨源地航空進口貨物中轉國內鐵路分流集散、國內鐵路運輸匯集貨物中轉國際航空出口至全球各國各地區的多式聯運創新運營模式。
2020年以來,國貨航與加強了與菜鳥、京東合作。國貨運航相關負責人表示,菜鳥、京東在跨境電商物流領域的優勢,與國貨航通達全球的客貨機網絡將形成很好的互補。
征途仍漫漫
盡管改革后,今年以來三大航物流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競爭形勢仍不容樂觀。
從國際競爭格局來看,目前中國國際航空貨運市場60%的運力資源來自外航,這已影響到中國國際供應鏈穩定性、安全性和競爭力。
從國內競爭格局看,2020年,三大航物流的貨郵運輸量和貨郵周轉量的合計市場雖然占有率分別為55.5%和64.9%,但受到后來者的快步追趕。以快遞巨頭順豐為例,2021年上半年,順豐控股全貨機及散航總計航空線路2,265條,航班總數73.25萬次,日均4,047班次,航空發貨量總計約89.42萬噸,已超過了南航物流貨郵運輸量73.9萬噸。其中全貨機發貨量為48.14萬噸,同比增長18.06%。而順豐的航空樞紐——鄂州花湖機場今年年底有望投入運營,這將進一步增強順豐的航空貨運能力。
在國內市場方面,可通過開發與快遞、貨代以及合同物流等競爭對手的差異化戰略定位和產品體系,特別是中長距離的產品,抓住更多終端客戶和貨源。再通過精細化運營能力提升,打通和優化全鏈路資源配置效率,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
在國際市場上,從抓緊增強自有航空在國際供應鏈中的競爭力出發,抓緊實現對關鍵資源的卡位,根據市場需求,更多布局國際物流中心城市的航班、建設自運樞紐、貨站等。同時,要增強貨運代理能力,加強與國際主要航空公司的物流合作,從而增強貨物二程、三程的轉運效率和提升地面配送時間,爭取能以國外同行持平的價格提供更優的服務。(作者系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重慶市寄遞事業部 )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