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此次“限電潮”比去年底來得更早一些,這里的快遞站點已經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在各大快遞點負責人看來,眼前的困難是一天3000多元的柴油發電機成本,但更大的憂慮卻是,如果限電政策持續1個多月,將眼下的物流壓力積壓到雙11前夕,必將爆倉,快遞量全球第一的義烏,將成為下一個限電聚焦點。
近日,“限電停工潮”已經席卷全國十余個省份,據《IT時報》記者了解,尤其以中小工廠密集的能耗大省為主,浙江、廣東、江蘇、福建等省的中小工廠都在搶購柴油發電機。
最引人關注的是,東北多地的拉閘限電已經影響到居民用電,紅綠燈停了,交通堵了;停電斷水,衛生間堵了;無預警式停電,市民被困在16樓的電梯半個多小時;街道黑了,店鋪回歸原始,燃起蠟燭,現金交易……沒想到的是,義烏的蠟燭都被東北人民搶光了。
01
義烏每個快遞站點“為愛發電”3000元/天
去年底,還沒完全卸下“雙11”和“黑五”(黑色星期五)的負荷,義烏沿街的路燈、廣告牌便一一熄滅。
義烏東苑工業區的一快遞網點負責人倫哥(化名)依舊記得,去年從12月15日開始“供一停三”,主要靠園區的柴油發電機“續命”。今年從9月24日、25日開始分區限電,他們又租用了一臺柴油發電機,十一期間從未停過。
去年底義烏東苑工業區租的柴油發電機,圖源:采訪對象
“算上油費,租用柴油發電機的成本是每天3000多元。”倫哥在電話里不自覺地提高音量說道,背景音是轟鳴的柴油發電機,除了他,多位義烏快遞點負責人都對《IT時報》記者提起這個數字,“每天下午到傍晚停電,正好是我們發件最忙的時候。”為了平息周邊居民的噪音投訴,臨近居民區的快遞點只能在晚上停掉柴油發電機摸黑加班,或者分派給工業區內的快遞點消化。
被稱為“中國網店第一村”的義烏青巖劉村,一個普通的快遞站點,平時一天發件量就達到30萬件。
2020年雙11首日,義烏收寄快遞達3435.84萬件,快遞量全球第一。
“去年因為限電突然,我們沒有立馬上發電機,每天操作單量從50萬件降到20萬件,這次大家都淡定多了。”青巖劉村一家快遞網點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樂觀估計,今年限電到10月中旬應該差不多了。”
每天3000多元,相當于在雙11高峰期多雇傭三四位臨時快遞員,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他們最擔心的是快遞積壓,如果限電持續到雙11前夕,今年義烏必定爆倉。于是,幾乎所有快遞站點都不假思索地租用柴油發電機給快遞分揀機緊急供電。
02
十余省“限電停工”工廠瘋搶發電機
在《IT時報》記者向客服咨詢的短短幾分鐘內,一家淘寶店鋪的家用汽油發電機月銷量從2000多單暴漲至3000多單,這種定價在3500元左右的10千瓦汽油發電機,只夠帶動兩臺電腦加兩臺1匹半的空調。
圖源:淘寶
可以帶動生產線的發電機更為熱銷,《IT時報》記者在1688批發平臺上多方詢價,20千瓦柴油發電機已經斷貨,或者漲價至1.5萬元左右。
圖源:1688
“目前排單緊張,個別型號的柴油發電機出貨時間至少要排到10月底。”一家山東的發電機廠商對《IT時報》記者說道,“最近主要是浙江、廣東、江蘇、福建幾個省的訂單多,限電停工的工廠多。”
瘋搶發電機的背后,是全國十余省陷入“限電停工潮”。《IT時報》記者調查發現,浙江化纖紡織工廠從近日起限電,而廣東順德家電工廠從上半年開始便斷斷續續地執行,近期限電停工力度較大。
廣東順德家電工廠,圖源:IT時報
在浙江,紡織、化纖工廠是能耗大戶,也是此輪“限電停工潮”的重點。
“這兩個禮拜里陸陸續續停了五六條生產線,我們廠區停了快一半了,而且剛接到通知,下個月可以輪流休息一天。”英子(化名)所在的浙江某大型化纖工廠就在限電停工范疇,平常7×24小時、全年無休的工廠突然大規模停工,這是她進廠近10年來從未見過的。去年底浙江限電潮中,她們工廠也只停工了半天。
在順德家電圈,沖刺雙11產能拉滿的氛圍剛要燃起,一紙限電通知便下達了。周邊東莞、中山等珠三角產業帶陸續加入大潮,“規模以下企業開一停六,規模以上開二停五,高級優保企業開四停三”“如果不配合,將面臨10天查封處理”等政策一道一道傳來。
廣東的秋天,30多度的工廠辦公室里,空調已經被“貼上封條”。科凡定制、索菲亞等設計城家具工廠也都開始限電。
“我們機械臂工廠也在中秋停了一天。”美的庫卡等2B機電產線開始陸續限電。美的、格蘭仕等家電工廠也加入了限電大潮,但家電廠商都表示,這對雙11的產量沒有大影響。
03
煤炭緊缺但將避免壓限居民用電
山東、廣東、江蘇、浙江四省位列2020年用電量排行榜Top4,也毫無意外地成為這輪“限電停工潮”的焦點,那么各地限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近日,央視網評否定了拉閘限電里有“大棋”的“金融戰論”,這一甚囂塵上的論調邏輯是這樣的:由于我國經濟快速回暖,大量海外訂單涌向國內,很多企業擴充生產線,既帶動國外原材料價格上漲,也造成產能過剩,所以國家提前出手,限制產能、反出口企業內卷。
圖源:微博
央視網評還指出,此輪限電大潮主要還是受全國性煤炭緊缺有關,國內動力煤、煉焦煤產能明顯收縮,加上煤炭進口量減少,造成電煤供給短缺。此外,部分地方緊急限電,還跟沒把握好產業升級節奏、沒做好平時能源管理工作、沒跳出運動式減碳窠臼有關。
2020年,我國全年發電量為7.42萬億千瓦時,用電量為7.5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68%左右的用電量是被第二產業(制造業、建筑業、采礦業等)消耗,同比增長2.5%。其中,制造業消耗電量的增速是2.87%,而創造的GDP增速只有2.3%。
從總盤子上分析,制造業等第二產業仍是限電的主力軍。從國家發改委近日表態來看,東北的拉閘限電方式將被嚴禁,此后將避免壓限居民用電的情況發生。
04
東北:部分基站關停
“一天到晚總停電停水,停電手機信號就差,根本用不了。我作為一個正常人,飯吃不上,沒法上廁所,沒法洗漱,沒法上網課,沒法過正常生活。”一位東北網友在微博上求助。
“我們這里限電對網絡信號影響會挺大。”黑龍江的一位通信從業者向《IT時報》記者透露,因為拉閘限電,部分基站被迫關停。
圖源:微博網友
目前,限電、停水、斷網的連鎖反應主要集中于東北的少數地區,市區的情況好于農村。
《IT時報》記者咨詢多個鐵塔公司和運營商省公司,除東北外,其他各省市的通信網絡并未受到限電影響。
當停電與斷網同時到來,讓人聯想起暴雨過后的河南,一座又一座的城市陷入沒有互聯網的生活。雖然沒有如此大面積的影響,但東北此輪限電也讓民眾意識到自己已經無法離開網絡。買個菜、叫個外賣、打個車、掃個共享單車,沒有網絡,連衣食住行等生活基本保障都無法滿足。
5G建設上馬后,通信業開始意識到,如果不節能減排,5G基站的耗電將成為運營商甚至全社會的負擔。2021年,降低5G基站空調用電的各種節省創新模式在全國被復制,動輒全年降低能耗幾十萬度,單站節省電費幾千元。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共建共享網絡,每年節省120億度電,以工業電費0.7元/度計算,一年可節省80多億元電費。
05
限電、停水、斷網連鎖反應背后的融合節能
2026年三大運營商全部升級5G后,電力消耗將達到全國總用電量的2.1%,基站用電量甚至會超過數據中心,雖然這種擔憂在通信圈蔓延,但一場5G節能高潮也順勢展開。“以綠色5G網絡為主的ICT4行業能幫全球減少20%的總排放量”,以沙利文咨詢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總裁王昕測算,ICT行業耗掉2%的電量,卻能降低20%的社會總排放。
當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用電增速在2020年全國各行業用電增速排行榜上位居第一,達到23.9%,人們和產業界同時應該正視,疫情期間遠程辦公、線上教育等新工作學習方式省去了交通、辦公、就學等場景下的耗能。
如果東北的電網能夠實現全自動地調控電力系統,那么水務、通信等重要基礎設施不會存在如此大的不確定性,居民用電與工業用電也能更好地平衡。接下來,通信、水務等行業還需與電網多加溝通,將限電的影響降到最低。
“1、2、3,上鏈接!”晚上8點,在電商直播間燈火通明地搶9.9元秒殺的襪子時,浙江諸暨襪子工廠、義烏快遞點齊刷刷地開啟柴油發電機,轟鳴聲震天。而東北人在一片黑暗中,告別喧囂的短視頻,輾轉難眠。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