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綠色物流,大家都知道是為了降低物流活動中的交通擁擠、環境污染、建設維護費用,具有低污染和有利于城市發展多元化交通工具等特點,以及為了實現最大限度地降低運輸污染程度而采取的一種創新環保型運輸規制體系。
綠色物流在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也實現了對物流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包括物流作業環節和物流管理全過程的綠色化。 發展綠色物流任重而道遠。對于整個物流行業而言,既是機遇,同時又是挑戰。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物流企業也隨之壯大起來。然而,就在物流規模快速擴大的背景下,與之相關的能源消耗、資源浪費、環境污染以及城市交通壓力大的問題卻愈加突出。那么目前我國綠色物流的發展主要還存在哪些問題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綠色物流觀念淡薄
與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大多數物流企業還尚未形成綠色物流的發展觀念,甚至有些管理者都還不清楚綠色物流的內涵與意義,更不知道應該如何實施與實踐。
二、 物流運輸效率低下
我國物流企業較多,由于受到資源分布、流通體制、產業布局的影響,往往物流運輸中舍近求遠和迂回運輸的現象較為嚴重。同時,由于組織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較低,使得物流運輸中空駛和超載的現象也相當嚴重。而這些因素使得能源消耗增加,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三、 物流設施設備陳舊
這點我們就拿運輸工具來說吧!比如說在我國現有的運輸車輛中,中型貨車幾乎占據著市場的主要份額,而真正適用于物流行業的專用貨車卻極少。由于中型貨車的運輸效率較低、車輛性能較差、結構不合理等因素,使得物流在運輸中資源消耗、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的問題極為突出。
四、企業之間缺乏合作
目前國內大多數物流企業都配有自建物流體系,但這些自建物流往往只針對企業自身服務,并不對外服務,而第三方物流實施共同配送的程度又很低,這樣一來,像一些中小型物流企業就很難與其共同使用資源,從而造成了運輸資源方面的浪費。
五、 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國內有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還不夠完善,針對于物流業的更是寥寥無幾。就使得多家物流企業在運營活動中還未能形成環境保護的意識,于是,低標準甚至是無標準的運營活動就造成了我國綠色物流的發展舉步維艱。
綠色物流是一種與生態、未來、社會、資源等和諧發展的創新體系。 物流行業要想實現長遠健康發展,就必須建立行業協同標準,構建低環境負荷的物流系統。只要所有的物流企業從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就一定可以提升我國物流的綠色化水平,并創造出企業利益與公眾利益雙贏的格局。
小伙伴們,關于如何推動綠色物流的發展,您有好的建議嗎?歡迎發表您的見解!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