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在日常運作過程中,出現發錯貨,或是溢貨的情況是在所難免的。但經常性的出現,可能就是本身管理方面出現了問題。
更可怕的很多管理者缺乏這方面的重視,將發錯貨、短溢貨等問題歸結為個別人的粗心大意等現象。
事實上并非如此!
常出此類問題的核心原因在于流程方面缺乏強有力的約束力,以及細化的操作規則。同時,在員工的管理方面缺乏一定的缺位。
為了防止倉庫發生類似的發錯貨、短溢貨等問題,首先要讓每位倉庫員工明白倉庫的主要工作職責、日常工作內容,建立合作分工、充分溝通的團隊,杜絕不知每天該做些什么事情、不愿做某些事、過于清閑,或者一個人因過于忙碌而失去對整個倉庫運作的監管和控制。
下面以某公司情況舉例,具體了解一下管理者是如何通過具體方法來解決此類問題的。
一般倉庫主要工作內容有:
提貨和發貨,公司傳真訂單對單,開單據和入賬賬務,燈具的質量檢查,回執單的追蹤,開運輸發票,退修貨物的跟蹤,揀貨集貨分貨包裝工作,倉庫備用金使用情況,光源的日期打印,查庫存數量,庫內管理,盤點管理,異常問題處理,送貨單的打印,發貨最后確認階段,裝燈,等等。
接下來就是對倉庫工作進行分類:
A類內容:提貨和發貨,貨物的質量檢查,回執單的追蹤,倉庫備用金使用情況,發貨最后確認階段,揀貨集貨分貨包裝工作。
B類內容:開單入賬賬務,開運輸發票,送貨單的打印,退修貨物的跟蹤,揀貨集貨分貨包裝工作,查庫存數量。
C類內容:公司傳真訂單對單,揀貨集貨分貨包裝工作。
二、為了防止倉庫發生類似的發錯貨、短溢貨等問題,倉庫從發貨前計劃備貨準備階段、發貨階段、發貨后續處理階段上嚴格按照公司出貨程序進行質量控制,保證公司的后勤工作更地為顧客服務,維護公司形象。
(一)首先,發貨前計劃備貨準備階段:
當公司跟單員傳燈具訂單給倉庫后,倉庫負責C類工作的倉管員先跟公司文員核對訂單明細,后交給負責B類工作的倉管把該訂單的燈具配貨情況匯總在一張紙上形成 《出貨明細》,并在此張《出貨明細》上列名缺貨品名規格數量及倉庫存貨情況,最后把此張《出貨明細》傳真到公司交給跟單員,由跟單員核對后交公司采購處計劃和組織采購,進行燈具的生產補貨,進行發貨前備貨的計劃準備。
(二)其次,發貨階段:
為了重點地控制好發貨階段,保證訂單與實貨、包裝清單與實貨、訂單與包裝清單的品種和數量一致,發貨階段實行如下三個作業質量控制程序:
1、在揀貨時,A倉管先負責盤點核對貨卡上品名數量與實物是否一致,如不一致盡快查找原因排除異常;如一致,A倉管按照訂單匯總出來的《出貨明細》負責揀出相對應貨的品種和數量。B倉管負責分工協助A倉管搬移貨物到集貨處進行集貨。
2、在集貨處,如客戶訂單不多時由B倉管按照訂單上客戶分類按照店鋪性質負責進行分貨和在包裝面上寫上此箱明細,A倉管不得擔任分貨作業任務只可以進行封箱包裝、打包裝帶等分工協作;如客戶訂單多時則可以由B倉管和C倉管進行分貨,并在包裝面上寫上此箱明細,A倉管進行封箱包裝、打包裝帶等分工合作,當A倉管的包裝任務重時可以等B倉管和C倉管分完貨后再一起合作包裝和打包裝帶,但打印光源日期一定要同步進行,以保證工作進度一致性。
3、當包裝工作任務完成后,由A倉管記錄下每箱面上的品名數量明細后形成《包裝清單》,再核對《出貨明細》與《包裝清單》是否一致,如一致把《包裝清單》傳真到公司等待公司指令并計劃租車進行發貨最后確認階段,如不一致查明原因及時排除,保證發貨質量。 倉庫嚴格按照出貨作業程序進行分工合作,如有人想做個人主義、英雄作風,不配合合作,無團隊分工合作精神,所造成的發錯貨、短溢貨等問題,由公司直接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及連帶的經濟處罰。
(三)再次,發貨后續處理階段:
當發再貨后,由負責B類工作任務的倉管員開單,核對完訂單后再入帳。確保實物與賬本一致、實物與訂單一致、訂單與賬本一致“三個一致性”。
本文來源于SmartWMS智慧倉儲管理系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