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以及匯通、天天都出自浙江西北部的小城桐廬,這些快遞公司因為龐大而彼此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被外界統稱為“桐廬幫”。類似的出身,類似的創業經歷,以及幾乎重合的客戶,讓小城四大快遞公司之間的關系一直緊張。小城恩怨,從未停止。
壹
想要理清“桐廬幫”之間的關系,需要從桐廬快遞業鼻祖聶騰飛說起。
1993年,在杭州一家印染廠工作的聶騰飛發現了進出口貿易中的商機,當時正值鄧小平南巡和上海浦東新區成立,外貿生意紅火,但杭州市外貿企業面臨一個難題,報關單必須次日抵達上海,而當時通過EMS則需要三天。于是,他與工友詹際盛合伙成立了申通快遞,做起了連接上海與杭州兩地之間的“代人出差”生意。同年,王衛創辦順豐,在深圳和香港之間開展類似業務。
一年后,詹際盛從申通快遞離開,創辦天天快遞。聶騰飛讓妻子陳小英的哥哥陳德軍接替詹際盛的業務。遺憾的是,最早打下快遞江山的聶騰飛因車禍在1998年去世。
陳小英與聶騰飛一樣,出身于桐廬農家,家境貧寒,父親去世后被迫輟學到杭州一家印染廠打工,并在那里與聶騰飛相識、結婚。申通快遞成立后,她干勁十足,每天打上千次電話推銷快遞業務,每天累的倒頭就睡,卻充滿希望。
好景不長,聶騰飛去世后,申通失去主心骨,合伙人和員工相繼出走,陳小英在哥哥的幫助下接手申通。目前,陳德軍擔任申通董事長,陳小英任副董事長。
2012年,申通收購天天快遞,由陳小英的第二任丈夫奚春陽擔任董事長。2017年1月,天天被蘇寧云商全資收購,目前,“天眼查”信息顯示,天天快遞董事長為侯恩龍,他同時也是蘇寧易購總裁。
申通,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桐廬快遞的黃埔軍校。聶騰飛去世后,弟弟聶騰云從申通離開,創辦了韻達。陳德軍的初中同學張小娟為申通快遞財務,2000年,她勸木材生意虧損的丈夫喻渭蛟創辦圓通快遞。
因為快遞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快遞員,中國人向來又有濃重的宗族觀念,對鄉里鄉親有著天然的信任,所以,這些快遞企業發展起來后,大多面向桐廬當地人招收快遞員,因此也吸引了更多桐廬人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
彼時,桐廬刮起的這陣“快遞風”影響到了賴海松,他也是與陳小英兄妹一起長大的朋友,在合作伙伴的建議下,用從事木材生意賺來的資金創辦了中通快遞,而他的合作伙伴,則是來自申通的一位分公司經理。此后,匯通、中誠等快遞公司相繼成立,桐廬籍企業家創辦的快遞公司迅速崛起。
2010年,中國快遞協會授予桐廬“中國民營快遞之鄉”的稱號,“桐廬幫”也成為中國民營快遞業中勢力最龐大的一個群體,據桐廬縣商務局統計,全國由桐廬籍企業家創辦和管理的快遞企業達2500余家,占全國快遞行業近60%的市場份額。快遞也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以聶騰飛的老家夏塘村為例,幾乎家家戶戶從事快遞業務,村里650人,有400余人從事快遞生意。
除了桐廬籍身份外,“桐廬幫”之間還有許多相似之處。創始人大多出身農家、學歷不高,彼此之間或為夫妻,或為兄妹,或為同學,或為朋友,敢闖敢拼,憑著一股猛勁兒打下江山。公司大多沿用了申通創辦的加盟制商業模式,發展過程中大大小小的選擇也如出一轍,大多在公司創辦十余年后,把公司總部遷到了上海,業務大多依賴淘寶,也幾乎在同時上市。
在快遞業發展的最初十多年里,他們都面臨一個“黑快遞”的名字,當時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都由郵政企業專營,他們不得不玩一場貓捉老鼠的游戲。直到2009年新郵政法出臺,他們才告別了“小偷”的身份。
不過,這些快遞之間并沒有過多業務往來,外界大多用不太親近、攀比暗戰形容他們之間的業務關系。
據南方周末《“三通一達”的江湖快遞“桐廬幫”》一文報道,韻達一位高管稱,“走出大山以后,他們相互之間是不溝通的,自己做自己的生意。”上海桐廬商會一位與這些老板都很熟稔的人士,則用“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形容他們的關系。
貳
“桐廬幫”之中,圓通快遞后來居上。
渝渭蛟的成功要感謝他的妻子張小娟,圓通創辦的時候,申通已經創立七年,各方面圓通都不占優勢。2005年春節前,張小娟在淘寶上買了一件皮大衣,直到年三十還沒收到貨,讓她發現淘寶物流存在商機。當時淘寶剛剛成立兩年,春節過完不久,渝渭蛟便趕去杭州與馬云洽談合作,這也是“桐廬幫”中最先與淘寶開展合作的企業,其他企業后來也陸續加入淘寶陣營,淘寶業務成為這些企業的主業。“桐廬幫”也因為靠近電商之都杭州坐享了電商的第一波紅利。
2013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集團、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共同宣布啟動“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項目,合作各方共同組建了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其中,順豐、圓通、申通、韻達、中通各出資5000萬,各占股1%。
菜鳥網絡是一個基礎設施平臺,包括淘寶、天貓為主的“上游”商業平臺,也包括快遞企業為主的“下游”物流平臺,在這個體系中,阿里提供資金、技術、數據支持,物流公司提供具體運營,菜鳥建立初衷在于彌補阿里電商在物流服務方面的不足,但一旦阿里掌握了商家選擇物流的話語權和控制權,“桐廬幫”就有可能淪為“跑腿”的企業。
這也造成了物流企業對菜鳥的依賴,如果失去商家資源,物流企業的成本和效率將大大降低。
菜鳥成立后,“桐廬幫”意識到形勢的緊迫,2014年,很少抱團合作的“三通一達”共同投資成立蜂網投資有限公司,圓通董事長渝渭蛟擔任董事長,這也被外界解讀為“桐廬幫”對抗順豐和菜鳥的方式。
此外,“桐廬幫”還搭建了一個快遞業征信服務平臺,連接物流企業,把快遞物流行業不受歡迎的員工、企業拉進黑名單,但以上合作模式并沒有什么實質性動作推出,“桐廬幫”的合作貌合神離。
叁
自去年以來,快遞企業陸續上市。圓通更是趕在順豐之前進入資本市場,成為中國首個快遞股。
后來,桐廬籍快遞陸續上市:10月27日,中通快遞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成為首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快遞服務提供商;12月30日,申通快遞借殼艾迪西正式登陸深交所中小板;2017年1月18日,韻達股份借殼新海股份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對于桐廬快遞之間的關系,喻渭蛟在上市發布會上表示,“我們這個行業需要競爭,也需要合作。在中國快遞業發展過程中,我們不要出現互相殘殺的局面。”
不過這更像是一句空話,近日,京東以服務質量和用戶滿意度不及格為由封殺天天快遞之后,又采用了比較隱晦的方式,將位列“三通一達”首位的圓通排除在京東快遞推薦名單之列,不過,其他三家倒是被推薦了,這也反映出“桐廬幫”并沒有抱團取勢的能力。
“過去幾年,各大快遞公司為了爭搶市場份額持續開打價格戰,盡管業務量迅速上去了,但是營業收入卻是遠遠跟不上業務量的增幅,眾多快遞公司被拖進虧損和微利的泥潭。這當中,尤其以申通、圓通和中通快遞三家最為典型,三家公司為了爭奪業務量第一和市場規模第一在去年拼殺得極為厲害,快遞業曾多次希望共同漲價,因為三家公司不愿放松市場份額的爭奪而一再作罷”,菜鳥網絡董事長童文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的這段話,也從側面印證了“桐廬幫”的意氣之爭。
今年5月,馬云在杭州西棲小鎮召開的物流大會中說,很多物流公司已經上市,更多物流公司在排隊上市,但他沒有發現上了市和不上市有多大的區別,他希望所有的快遞公司都能夠投入到技術研發當中去,他認為未來的物流公司不應該是“土不拉幾”的代表,應該是一家技術公司,是一家時尚公司,物流公司應該高度關注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文化人才。
不過,馬云發現絕大多數公司并不具備相應的組織、人才、信息技術、眼光和格局。這次物流大會上,申通董事長陳德軍、圓通董事長喻渭蛟、中通董事長賴梅松、韻達董事長聶騰云分別在臺下就坐。很多媒體用《馬云“訓話”民營快遞企業老板》為題進行了報道,這次會議順豐并沒有參加,使得這次“訓話”更像是對“桐廬幫”未來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