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份以來,進口增長呈現逐月加速的勢頭,5月份增速升至26%。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國家實施貿易平衡戰略加大進口力度,今年進口增速將持續高于出口增速。
海關總署昨日公布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5月出口同比增長12.6%,連續兩個月保持雙位數增長;進口同比增長26%,增速較上月加快4.5個百分點。貿易順差249.2億美元,較4月的287.8億美元進一步收窄。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5月出口和進口增速延續了上個月快速增長的勢頭,預計未來外貿進出口保持增長狀態,全年增速有望高于去年。
自2月份以來,進口增速持續加快,5月進口數據更是高于預期。劉學智分析稱,進口增速表現超預期,主要是受鼓勵進口政策逐漸見效、部分工業初級產品和中間產品進口需求較強、進口價格整體上升等因素影響。
數據顯示,5月份,原油、成品油、鋼材、未鍛造的銅材等產品進口價格漲幅較大,分別為34.6%、28.5%、14.9%、16.2%。
“進口價格整體上漲,對進口增速形成抬升作用,有可能會影響到未來PPI上升。”劉學智說。
自從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釋放出主動擴大進口的信號后,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進口的政策,比如下調汽車進口關稅、降低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等。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執行研究員張寧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進口增速呈現逐月提高的態勢,表明國內總需求逐漸回暖。隨著國家擴大進口政策利好的逐漸釋放,以及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預計下半年進口將呈現進一步向好態勢。
華泰證券宏觀研究團隊也認為,國家在擴大進口上的政策會持續落地,未來進口增速仍然不弱。在此背景下,貿易差額雖然為正,但可能維持低位,對GDP的正向拉動作用減弱。
從最近三個月數據來看,進口增速均遠高于出口增速,因此,貿易順差金額也持續收窄。據海關數據,5月貿易順差249.2億美元,相比4月的287.8億美元略有下降。
近期出口形勢走穩,目前出口增速已經連續兩個月超過12%。在劉學智看來,全球經濟整體保持良好,外需環境總體較好,對我國出口形成了利好。預計全年出口增速或保持在10%左右。
數據顯示,5月中國對主要經濟體出口均保持較好增長勢頭。其中,對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的出口增速分別為11.6%、8.5%、10.2%;對東盟、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等新興經濟體的出口增速分別為17.6%、17.2%、16.9%、65.5%、9.1%。
不過,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強調,受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及各國貿易爭端增加等因素影響,出口形勢也面臨不確定性,不排除下半年出口增速有放緩的可能。
此外,服務貿易逆差不斷擴大的勢頭需要引起注意。商務部稍早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服務貿易逆差995.1億美元。而海關數據顯示,前5個月貨物貿易順差996.7億美元,同比下降26.8%。
劉學智分析稱,1至5月份服務貿易逆差極有可能超過貨物貿易順差,全年服務貿易逆差可能達到3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