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堅信傳統的物流能讓我們制造成本更低,只要把它做透了、做深了,自然價值就出來了,我們要讓所有中國企業走出去,成本更低,更有戰略性。”——安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東圣在CCTV-1《大國品牌》中說道。
根據法國航運咨詢機構Alphaliner截至3月13日最新排名顯示,安通控股集裝箱船舶運力規模據全球第17位,位居全國內貿集裝箱物流企業第二位。2017年安通控股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7.61億元,同比增長了78%;實現凈利潤5.52億元,同比增長37.65%。
從昔日服務功能單一的集裝箱海運企業到國內民營集裝物流企業的翹楚,再到如今將多式聯運確立為企業發展戰略之一,安通控股從未停止過前進的步伐。
安通控股為何要以多式聯運助推智慧物流?
當前,我國正處于物流業高速發展時期,但相比于世界發達國家,中國的物流成本依然較高。去年,我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約為18%,而發達國家僅為5%左右。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除了經濟結構、產業布局、發展階段等客觀因素外,各種運輸方式缺乏合理分工、物流路徑有待優化、貨物多次裝卸搬運使得物流環節過多,也是推高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針對這種情況,2017年交通運輸部等18個部門發出了《關于進一步鼓勵開展多式聯運工作的通知》,發展多式聯運成為降低物流成本的有力抓手。
此外,根據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規劃,其沿線國家的能源類產品能夠很好地通過集裝箱進行運輸,以鐵路和海陸的方式運達,這將很大程度提振我國海陸聯運的需求量。
“多式聯運不是新的名詞,但是如今是最好的機遇,也是未來物流業發展的主要方向。”郭東圣說。基于時代的召喚,深耕物流產業多年的安通控股,以集裝箱為載體,通過整合多式聯運物流資源,運用互聯網、移動終端技術及標準化、專業化的操作流程,打造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門到門一站式”物流服務。
安通控股用行動不斷打破人們對物流固有認識:物流不只是在幫人運東西,它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拓展的,大物流才能發揮它與生俱來的強大功能和“載重”。
在多式聯運的基礎上,安通控股整合包括客戶資源、拖車資源、鐵路運輸資源、港口資源、金融資源等物流環節的上下游資源,通過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構建完整的物流生態圈,讓各個環節彼此賦能。
“從物流到生態圈,是要讓更多合作伙伴有所收獲,這個價值讓安通控股回到最初的信仰”郭東圣為安通控股的初心賦予新時代的色彩。“物流是個金飯碗,不是本身有多大的價值,而是物流可以穿透的領域很深,生態鏈的閉環服務,將創造無限的空間和機遇。”
物流行業的品牌突圍之道
改革開放40年以來對于中國現代物流發展而言,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探索起步階段、快速發展階段和轉型升級階段。這三個階段客觀的反映了中國現代物流業從學習、引進、借鑒到自主創新發展到歷史過程。
與當時眾多行業一樣,面對打開國門后涌入的新鮮信息,中國現代物流業從學習、借鑒、研究起步。在二十世紀末,中遠、中外運、中儲等一批企業開始了物流的起步并取得實效。丹麥馬士基、美國總統輪船公司等國際物流企業開始試探性的進入中國市場。
2001年底中國加入國際世貿組織,成為中國加快物流業發展的助推器,接下來的十年,社會物流總值、社會物流總費用、物流增加值的增長速度都在20%左右,大大超過了GDP的增長速度。
2002年,郭東圣兄弟瞄準這一機遇,把父親留下的一艘鐵殼船開進泉州,成立了泉州安盛船務有限公司,翌年元月,他們有了第二家公司,安通物流有限公司。而這兩家公司也成為了安通控股的起步點和基石。
隨著物流業的高速發展,在行業利潤及發展空間的誘惑下,眾多企業參與到了物流業競爭之列,一度出現井噴之勢,民營物流企業異軍突起,與此同時,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也加速了物流業品牌化進程。
2016年,安通控股正式登陸A股市場,成為福建省第一家集裝箱物流上市企業,這使得安通控股踏上新征程,迅速提升安通控股綜合實力和推動品牌化戰略。
在經濟新常態下,安通控股擁有多式聯運的產業優勢和上市的平臺優勢,一方面安通控股著力構建高效聯通、快速轉運的多式聯運運營機制,以實現跨平臺、跨區域的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另一方面,安通控股依托資本的帶動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打造知名品牌。
面對同質化、惡性價格戰、粗放的管理模式,物流企業的品牌之路可以說是仍是任重而道遠,而有著全產業鏈視角和開放心態的安通控股正不斷進行著跨界資源整合,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服務業態,在錯綜復雜的競爭中,掙脫對手的圍困,打造自己的品牌,迎來市場的青睞。
讓貨物安達天下,讓品牌走向世界
物流業本質上說是服務業,主要是生產性服務業,也是生活性服務業,是為其它產業服務的供給方。但物流理念日新月異地在改變著,已經遠遠超出以前物流業狹隘的定義,面對這個巨變的時代,安通控股有著更強的使命感。
攜手CCTV-1《大國品牌》,安通控股更明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愿景——以多式聯運的方式讓更多中國企業成本更低、戰略性更強地走出去,讓智慧物流成為中國品牌通向世界的“加速器”。
物流業是國民經濟基礎性、戰略性產業,智慧物流已是我國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發展方向。實現我國從物流大國到物流強國的轉變,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倡議,夯實中國的全局供應鏈戰略這個目標,顯然需要更多如安通控股一樣的大國品牌,承擔起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