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強化信用監管,優化營商環境,自5月起,市場監管、海關年報“多報合一”改革正式實施,在海關注冊的報關單位、加工生產企業和有減免稅申報企業即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再通過海關相關業務平臺報送海關年報,改為統一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報送“多報合一”年報,該項改革惠及我市2500余家海關管理企業。
據了解,在此項工作改革前,海關管理企業需要向市場監管部門、海關電子口岸業務平臺分別報送年報。改革后,海關管理企業年報內容在現有向市場監管部門報送年報信息基礎上,增加英文名稱、英文地址等海關年報事項即可,此舉將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強化信用監管,優化營商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海關管理企業“多報合一”年報報送時間為5月1日至8月31日,截至8月31日仍未報送的,將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標記為經營異常狀態,企業補報年報后才可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明年起,年報時間統一為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不按時報送年報會對企業信用等級產生不利影響,進出口企業務必要高度重視,確保年報按時報送。”麗水海關綜合業務科關員倉璇說。
麗水海關溫馨提醒我市海關管理企業,完成年報報送7日后,可登錄中國海關企業進出口信用信息公示平臺查詢海關接收企業年報的狀態。由于部分減免稅企業在“多報合一”改革實施前已向海關提交了減免稅貨物使用信息,為確保年報數據的統一性,今年減免稅企業要繼續通過中國電子口岸減免稅申報系統向海關提交《減免稅貨物使用狀況報告書》。明年起,統一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報送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