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快遞新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中通快運進入前十后能否繼續保持“追趕者”的兇猛?

  2016 年 8 月 26 日,中通快運起網,成為“通達系”較早跨界進軍快運領域的企業。

  與同批從快遞跨界而來做快運的企業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就是另起一攤,以獨立公司的形式起網,在起網階段就對這一市場表現出足夠大的野心。

  經過短短四年時間,在運聯研究院今年發布的《2020中國零擔30強排行榜》中,四歲的中通快運以 24 億元的營收擠入十強。雖說其業績不是行業最高的,但增長速度絕對是最搶眼的。

  對整個零擔領域而言,中通快運已經是一股沖擊頭部格局的力量。那么,這股力量背后有哪些支撐?又能沖向多遠?

                                                            

  1、與時間賽跑

  無論是中通快遞,還是中通快運,業內更傾向于給其一個“追趕者”的定位,并且從過去幾年中通在這兩個細分領域的表現來看,其沉迷于這種在追趕中超越的快感。

  事實上,在中通快運跨界快運的這一時間節點,整個快運行業的競爭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德邦、安能、百世、壹米滴答,無論是從網絡、產品、規模,還是從資金上,都進入了高強度的對抗,這個過程中,中通快運能找到一個縫隙,用四年時間擠入零擔十強,甚至在多個維度取得破紀錄式的成績,著實不易。

  可以看到,中通快運在搶時間,以抓住僅存的時間窗口。

  快運行業有句行話叫“得華東者得天下”,頭部全網企業的起網節奏基本上是先重點抓華東華南,逐漸布局全國,而中通快運一開始定位就是一張全國網,在布局上更是激進,用 10 個月的時間,完成全國網絡的搭建,在起網速度上刷新了行業記錄。

  當然,這種刷記錄的高增速,得益于過去多年沉淀的快遞網絡,此前運聯智庫在采訪中通快運相關負責人時,其曾透露,在早期起網階段,中通快運借助快遞網絡,重合率一度達到90%,這是中通快運起網的一大緣由,也是其高增速的一大引擎。

  起網之初,中通快運董事長賴建法曾詳細闡述過中通快運起網的思路,其中一個基本邏輯是——做快運是「產品回歸」。

  事實上,中通在 2008 年對市場產品做了分析篩選,決定放棄50公斤以上的大件業務,由于快遞與快運在運營上存在較大的差異,那時中通的產品定位為小件包裹,隨著快遞市場份額的穩定領先,加上快遞網點自下而上提出需求,中通快運來了。

  這種需求由內而外的爆發,也使得其在業務規模上達到破紀錄的程度。在 2018 年 8 月,短短兩年時間單日貨量破萬噸,進入“萬噸俱樂部”,而在此之前,萬噸俱樂部的成員百世快運用了 5 年、安能用了 4 年、壹米滴答用了 3 年。

  也是在 2018 年,中通快運宣布完成A輪融資。紅杉、鼎暉、云鋒三大投資機構與中通快遞聯投,總額超1億美金,兩年時間達到一個“獨角獸”的估值,對于背靠上市公司的中通快運而言,此輪融資對于提振全網的信心的意義,要遠大于其財務上的意義。

  如今,四年時間過去,中通快運貨量也在去年雙十一突破 2 萬噸/天,根據《2020中國零擔30強排行榜》數據顯示,其以全年 465 萬噸的貨量排在貨量排行榜第七名,逐漸拉小與第一梯隊的差距。

  2、優化網絡

  作為從快遞跨界而來的企業,自帶快遞的基因屬性,比如對成本的控制、與商流的融合等,使得其可以站穩腳跟。在這方面,從中通快運的幾組數字也可以看出其網絡特征。

  1)四年購置 12 億元的車輛。據中通快運董事、副總裁任玉兵透露:四年時間里,中通快運已經購置了將近12億元的車輛,所有的干線車輛,基本上是進口車,只有區域的300公里線路用國產車輛。

  無論是自營的概念,還是選擇進口車方面,這些都是中通快遞經過多年對比運營出來的結果的復用。中通快運完成A輪融資后,高層方面有一個大的調整,原中通快遞汽運部總監唐建民調任中通快運執行總裁,其在成本管控方面積累的經驗,使得其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實現運營的穩定、時效的提升,為前方拓展市場的戰士做好后勤保障。

  2)電商件占比 20%。在快遞企業跨界布局快運業務時,與電商的融合是他們擅長的領域,根據近幾年天貓雙十一的數據來看,衛浴、家具、家電等大件的電商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對于中通快運的貨物結構,任玉冰分析,電商件占比近 20%。

  3)快遞快運網點重合率降到 30%。正如上文所說的,中通快運的高速增長得益于借勢快遞網絡,起網之初,快遞快運重合度在 90%,迅速把網絡的架子搭建了起來。而事實上,快遞與快運在運營模式、客戶需求、增值服務等方面都不一樣,比如快遞是自動分揀線操作、末端是電動小車配送、配送頻率為二派到三派,但是快運則人工操作、4.3 米小貨車派送、部分產品要求上樓、還要進行客戶維護。

  這種背景下,就會造成一種現象:由于快遞本身掙錢,并且各種考核要求比較高,網點會用 80%的精力做快遞,20%的精力對付快運,另外再加上“蹭快運紅利”的想法,使得這類網點在企業高速增長的過程中動力不足,因此過去兩年中通快運在優化網絡,目前快遞快運網點的重合率降到了 30%左右。

  整體來看,中通快運的骨子里有著原有快遞基因的傳承,并且在進入這個行業后,迅速找到影響其高增速的變量,并進行優化,從成本、運營、增長動力等方面表現出持久性。

  3、“追趕者”的底氣

  作為快運領域的一批黑馬,用短短四年時間跑進前十,中通快運憑什么?

  首先,把周期拉長,重投入。正如任玉兵所說的,起網的早期,中通快運先花了 12 億用來買車,這種重投入在其他網絡中是難看到的,另外,據了解,中通快運的 60 多個分撥中心,有1/3 是自購建設的。

  對中通快運而言,這種重投入,使得其在運營上有主動權,任玉兵舉例,以廣東東莞、佛山、白云幾個分撥為例,一年租金幾千萬,一方面,成不不可控,另一方面,政策、業務增長等因素意味著有換場地的可能,不僅傷害網點,也增加了運營的不穩定性,而自建分撥,在管理上有自主權,無論是產能擴充、上自動化設備,還是在成本控制上,如果把時間周期拉長一些,都具有確定性。

  而如此龐大的資產,意味著中通快運要有一套高效的管理體系。

  第二,推進業信融合、業財融合。在企業的管理理念上,放大技術的力量和財務的功能,在技術方面,將IT 部門與所有的業務拆分成小組,使得業務與信息化高度融合,充分融入場景,一定程度上縮減流程,降低管理成本。

  通過這種方式,中通快運將數據價值進一步升級完善,實現了單日單公斤成本、單線路成本等細化的分類,今天的成本明天一上班就能看到。在資產的管理上,也是細化到輪胎、油等模塊的動態管理。

  另外,將業務與財務融合,財務的功能遠遠不止記賬,無論是前端給網點的政策,還是中間的降低操作成本,其中的風控需要財務提意見。還有,提升財務在經費投向、投量上的參謀作用,現階段是加車還是建分撥?車廂是買還是造?這種資源的投向和投量不是老板拍腦袋決定,而是要讓財務前置參與進來。

  這個過程中,中通快運認為永遠提降本增效是不可能的,其提倡的是控本增效。

  第三,扁平化的組織。任玉兵認為,中通快運的后發有一定的優勢,其可以看到加盟模式在組織架構上的一些弊端,并將臃腫的組織體系扁平化,推行省總負責制,下面配備中心經理、運營經理、綜合部門經理,三個經理一個省總,提高行政效率。

  總的來看,中通快運這種高增速離不開其持續重投入、管理數字化、組織扁平化等內力的打磨,接下來中通快運能否保持“追趕者”的兇猛?各位看官,你們怎么看?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中通快運,貨運,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