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事的第一槍,在7月6日不早不難地打響了,中美雙方似乎都沒有留有余地,各自針對340億美元進口商品開征關稅,中美貿易戰的序幕就此拉開,然而這340億距離第一階段500億美元的整體目標還有大約三成的空間。
根據2017年中美雙方貿易數據來看,中國從美國進口額為1300億美元,出口額約5000億美元。盡管5000億美元出口額在中國出口總額占比僅為2%,但貿易戰帶來的隱形壓力依然不容忽視。
在中美貿易戰大幕拉開之前,許多專家學者一度保持樂觀態度,認為這場貿易戰不過是中美兩國故作聲勢的叫囂,根本打不起來,而現如今再看中美貿易戰的進化或許超出絕大數人的樂觀預期。
而與此同時這也給物流行業帶來了另外一番景象,用“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差的時代”描述當下物流快遞業的處境可謂形象生動啦。一方面,國內物流快遞業一路高歌猛進,業務規模和收入總量的攀升鼓舞人心,作為戰略性、先導性產業的地位已經毋庸置疑;另一方面,貿易戰帶來的外部環境收緊和全球供應鏈調整引發的后續影響也將逐步顯現。
基于此背景,肩負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時代轉型使命的物流快遞業,需要挖掘增長和轉型的多重機遇,實現新一輪發展突破。
開拓外貿主戰場,形成增長替代。物流快遞業需要主動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跨境電商業務雙向流動的新機遇,服務好占據全球人口63%和經濟總量29%的沿線國家。同時需要充分發揮物流快遞在貿易往來中的“國際紐帶”功能,在沿線重要區域率先布局倉儲、加工、運輸、通關等物流配套服務節點意義重大。
在抓住機遇、享受政策紅利的同時,物流快遞業還需積極應對挑戰。伴隨著服務業的深度開放,壓縮了物流快遞業適應國際競爭的時間。同時,對外商投資提供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和政策支持,這將給國內的物流快遞企業造成一定的競爭壓力。
所以我們更應該做的是針對外貿主戰場切換帶來的潛在的業務需求,如跨境電商、航空物流、航運樞紐等,物流快遞企業需加快運營資質、通關流程、業務細分、配送時效等方面的能力建設,盡早為客戶提供優質綜合物流服務,打造自身核心優勢。
相關推薦:極致物流帶您嗨翻“雙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