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目前中國民營快遞企業中在航空貨運領域發展最為突出的兩家企業,順豐集團與圓通速遞盡管在路徑上有各自不同的選擇,但最終的目標恐怕都是要成為中國本土乃至亞太地區在航空貨運業務上的“頭雁”。
特別是,在雙方都已經確認將投巨資建設專用貨運機場設施之后,誰能夠將宏大愿景與自身業務模式和網絡資源相結合,通過基礎設施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布局,從而圍繞基礎設施建設一個高效物流網絡與產業相結合的“航空大都市”,很可能將是決定各自“江湖地位”的關鍵。
9月27日,湖北鄂州民用機場項目在民航領域鼓勵民間投資項目推介會上簽約,這個經常被外界稱為“順豐機場”的項目不僅僅是中國第一個以航空貨運為主設計規劃并建設的機場,其背后也承載著順豐集團在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運轉起整個貨運機隊建立一個高效輪輻式航空貨運網絡,將鄂州打造甚至超越“孟菲斯”或是“路易斯維爾”這些全球頂級航空貨運樞紐港的野心。
從目前全球物流跨國快遞企業的經營模式來看,坐擁一個專業的航空貨運樞紐是驅動一個高效物流網絡的關鍵。
相比以客運為主的機場運營貨運業務,專用貨運機場的優勢在于其作為物流企業的網絡中樞,可以形成很強的網絡輻射,使得貨物能夠快速集散,同時具備多式聯運能力,這也將進一步帶來時點優勢,并通過集中化庫存降低運營管理成本,同時還有機會提供增值服務。
這也不難理解,無論是順豐集團還是圓通速遞,在其國內網絡布局已經達到相當成熟的階段之后,開始不約而同將下一個目標投向貨運機場這樣投資巨大且對自身運營能力要求更高的基礎設施資源。
早就已經將航空貨運作為核心競爭力的順豐集團在航空貨運業務上起步更早,目前自有貨運機隊規模已經達到47架。
根據順豐集團方面披露的數據顯示,其目前每周運營超過一千個航段,41個國內和地區航點的航空貨運服務,同時每天還利用42%的散航航班班次的3400噸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