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央視《新聞聯播》用超過3分鐘的時間,講述了民營企業比亞迪的轉型創新之路。幾乎同一天,《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也紛紛聚焦“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推出了專題報道,系列專欄開篇均以比亞迪為案例。
《新聞聯播》在“民營企業在行動”專題第一期節目中介紹比亞迪稱,“憑借對研發和創新的持續投入,從為世界知名手機廠商生產電池,到收購國有汽車大廠進軍汽車制造,再到新能源汽車和軌道交通設計、研發、生產,比亞迪快速實現了‘三級跳’。”
如今,比亞迪正在從“自主創新”走向“開放創新”。
在用10余年時間攻破了國外長期的技術壁壘,完全掌握IGBT核心技術及產品全鏈條生產后,比亞迪打開了對兄弟企業開放的門檻;去年9月份宣布,向全球創新者、創業者、開發者開放汽車的全部341個傳感器和66項控制權,比亞迪因此成為了行業全面開放汽車所有傳感器和控制權的車企。
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汽車產業被多次提及。報告中有8處直接或間接提及汽車產業,涉及新能源汽車、制造業稅費、穩定汽車消費、國企改革等多個方面。其中,兩處直接提及“新能源汽車”:一是“要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要促進新產業加快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集群;二是“穩定汽車消費,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
可見當下,各界對新能源汽車的熱度和關注度是很高的。而說到新能源汽車就不得不提比亞迪。就如城市交通方面,比亞迪純電動大巴已在多個國家投入了運營,助它們加快公交電動快化;在物流車方面,繼電動叉車于2018年獲得寶馬訂單后,比亞迪電動物流車在今年再傳來喜訊:純電動卡車、貨車出現在歐洲市場,在物流搬運領域占得一席之位,更進一步助力歐洲綠色交通發展。據悉,比亞迪投入的車型在西班牙首次試點,成立專業的卡車團隊,為比亞迪未來進軍歐洲卡車市場做好堅定基礎。
無疑,比亞迪目前的新能源技術,是行業內是屈指可數的。據了解,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特點就是壽命長電容量大,環保而且價格低廉,最長使用壽命在理論上可達10年,目前在比亞迪叉車上已經成功應用,市場反饋較好且前景巨大,未來可能也會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最佳方案之一。
一直以來,比亞迪都專注技術研發,當然也得到了行業乃至國家的認可——前不久由比亞迪參與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制造及其應用過程關鍵技術”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萬多名研發工程師是比亞迪最大的財富。”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對技術創新的重視。
在電池的安全及可靠性方面,比亞迪鐵鋰電池經過火燒、過充、過放、短路、針刺、擠壓、沖擊和跌落等多項“煉獄級”的測試。此外,依托智能化、自動化生產線和航空級品質管控,以及在電池生產過程中,對電芯使用了全球領先的工業CT檢測技術,比亞迪鐵鋰電池在產品一致性、穩定性、安全性等關鍵指標上領先行業水平。
其實,新能源在物流領域的應用不僅僅包括物流車,還包括叉車。而比亞迪叉車憑借自身強大的技術優勢和品牌效應已經成熟地應用于物流、飼料、加工制造、食品、造紙等各行各業。
如今,比亞迪掌握純電動車及“鐵電池”3年大規模實際商業化后的運營數據,數據證明實際應用中“鐵電池”效果非常好。成熟應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的比亞迪叉車也傳來2018年的“捷報”:2018年銷售額突破15億,同比增長150%;銷量突破12000臺叉車,同比增長150%。從數據上看,比亞迪叉車銷量有大幅提升。其中電動平衡重叉車以6500臺占據銷量榜首,倉儲叉車4500臺緊隨其后,小微型搬運車1000臺。新能源比亞迪叉車具有高附加值、高回報率、高效等特點,以綠色、環保和技術領先等產品理念成為眾多用戶青睞的對象。
目前比亞迪叉車已經寶馬、大眾、通用、豐田、日產、雷諾、菲亞特、起亞、一汽、上汽、東風等車企建立合作關系,這也說明了市場對比亞迪叉車的認可度,亦是比亞迪叉車應用成熟的有力論證。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更多有關優質物流公司、線路推薦,發貨技巧知識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