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了全面發展的快車道,交通運輸更是有了質的飛躍,鐵路、公路、民航、水運等基礎設施快速成網,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堅實的保障。
以鐵路的發展為例,到2019年末,鐵路路網縱橫延伸,全國鐵路營業總里程將達13.9萬公里以上,齊總其中高鐵3.5萬公里,高居世界第一。鐵路部門在旅客出行、貨物周轉、互聯互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充分發揮了國民經濟大動脈的主力軍作用。
在旅客出行方面,密織的路網保障了鐵路強大的運送能力,現如今常態化開行列車的日運送能力達到千萬人次以上,“復興號”讓中國速度得到了新的定義,邁出從追趕到超越的關鍵一步,為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了便利;“小慢車”初心不改,在改善邊遠地區人們生活方面發揮的作用依然顯著。
在貨物周轉方面,我國自行研制的大功率電力機車技術成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鐵路重載列車實現牽引重量從2萬噸到3萬噸的跨越,加快了貨物運輸的周轉,運輸效益進一步提升。近年來,以大秦鐵路為代表的“貨專”不斷刷新“中國紀錄”,浩吉鐵路更是跨越了7省,成為“綠色通道”的典范,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了保障。
在互聯互通方面,中歐班列以其運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征,以及安全快捷、綠色環保、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的優勢,已經成為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骨干方式。如今穩中有增的中歐班列密切了“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關系,帶動了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溝通和交流,為世界更好的認識和了解中國搭建了平臺。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鐵路在不斷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將推動鐵水、公鐵等聯運發展,優化組織模式,提高物流效率,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做好文章,以更優異的服務回報社會、造福人民。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