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使運輸行業也變得更加的困難。貨運收到了嚴重影響。這個時候,鐵路貨運卻為貨運業的經濟復蘇做出了很大貢獻。在艱難的條件下迎接了巨大挑戰,努力促進貨運行業更好的復工與發展。
一、鐵路架起運輸鋼骨
自全國各地恢復工作以來,受疫情影響,全社會對物流的總需求較弱,再加上公路免收費用政策對鐵路貨運市場的影響,鐵路貨運供應不穩定、不確定、困難和壓力交織在一起。各鐵路局集團公司主動開展煤炭和電站大客戶營銷,加強對協會合同履行情況的監督和監督,協調非電煤"公共交通鐵路"運輸,保障鐵路基本供應;運輸礦業建設等大宗散貨;協調和降低地方合資鐵路的運費,優化和調整交通流路徑,降低鐵路物流的兩端成本,從而進一步降低鐵路物流的全過程成本。
二、緊緊抓住“公轉鐵”
對于鐵路貨運來說,散裝物料運輸是最重要和"領先"的,而煤炭是最重要和關鍵的。中國鐵路西安分局集團有限公司集中供應78%以上的煤炭,專注于"公共交通軌道"運輸。自6月以來,每天的車輛保持在1萬多輛。鐵路貨運系統協調主要發電企業盡最大努力通過鐵路輸送電力煤,通過穩定煤炭運輸穩定貨運基礎板塊。這是道路與企業的雙贏戰略合作,也是贏得藍天防御戰爭的有力措施。不僅煤炭、鐵路部門還積極爭取冶金、化工、水泥、建材等非電煤散裝貨物的"公交鐵路"運輸。
三、中歐班列逆勢增長
武漢是中國經濟社會逐步回歸常態的生動腳印,高品質的中歐班列也成為中國經濟復蘇的縮影。2019年以來,被譽為‘鋼鐵駝隊’的中歐班列運輸品牌越來越閃亮。隨著數字港口系統的使用,新的線路數量和運輸的貨物種類日益增多。 更多的"中國制造"和"中國品味"更快地駛向更多的國家和地區。 特別是在疫情爆發后,中歐班列憑借自身優勢,成為特殊時期穩定國際供應鏈的重要支撐。5月份,單月班列開行數和貨物發送量均創歷史新高,為助力全球戰事,保障國際供應鏈穩定暢通,促進我國外貿行業平穩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鐵路貨運的加速發展,不僅是對受疫情影響的貨運行業有了強大的促進作用,也在更多的影響著我國的經濟向又快又穩發展。在困難的時候迎頭挺上,不斷打敗困難,發現機遇,才是真正的中國態度。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