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疫情下,全球經濟萎縮低迷。中國在危機中尋覓新的機會,有效控制疫情后,全力展開復工復產。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鐵路貨運也建立了 完善新型“數字口岸”的系統,展開了經濟新格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鐵路的“數字口岸”系統,今年初在滿洲里口岸最先試點,后推行至阿拉山口、霍爾果斯、二連浩特的等,7月起在全國鐵路各口岸站投入應用。從通過鐵路數據專線連接海關總署和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等周邊國家鐵路公司,體現了2013年以來數次更名改制的鐵路依然秉持著“安全第一、嚴謹牢靠”的優良傳統。
與海關和外國同行的信息互聯互通和高度協同作業,將通關時間由半天左右縮短至30分鐘以內,把足不出戶和中外文信息自動翻譯的便利提供給貨主,又體現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現代化企業應有之義。人們印象中的“坐商”形象漸行漸遠。“數據多跑路、貨主少跑腿”提升運營品質和效率,從小處說是為外貿企業節省物流成本,從大處說是改善國家的營商環境,助力穩外資、穩外貿。
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和“一帶一路”優先發展基礎設施的鐵路,在此輪數字經濟發展“風口”搶座競賽中,反應迅速,到位及時,市場化國際化前景可期。在經濟全面復蘇的今天,如何在嶄新的機會下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是我們企業要思考的問題。國民眾志成城的努力也將會讓我國經濟前景更加明朗。
本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