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綜合物流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盒馬自提店悄然進京

  近日,36氪-未來消費發現,繼大本營上海之后,盒馬自提店模式悄然登陸北京,目前在北京開設的自提店有20個,上海已有40個。

  36氪-未來消費實地探訪了通州玉橋西里店、云景東里店,兩家店均于本月1號開業,周圍叮咚買菜、美團買菜也有覆蓋。

  二十來平、不起眼的小門臉;只支持預售不支持現購;當日22點前下單,次日早上8點-晚上8點間可以自提。

  從盒馬自提店目前開設的范圍來看,主要位于昌平、通州、順義、門頭溝等五環外地區。也就是說,自提店旨在覆蓋原有盒馬鮮生、盒馬mini等門店覆蓋不到的近郊區域。

  36氪-未來消費在店內看到,自提店里已經張貼出了“加盟即將開放”的告示,也就是說在首批店模式跑通后,將通過開放加盟去批量化復制。

  01

  盒馬自提店不是社區團購

  從自提店的商品來看,與盒馬鮮生大致相同。按照盒馬的說法,自提店中大部分的商品與盒馬鮮生的供應鏈相同,用戶下單后,供應商當晚送至大倉,生鮮商品次日送達各自提店。同時,自提店也針對社區用戶需求,配備了一些大店沒有的商品。

  目前這一模式應該還屬于小范圍測試階段,所以盒馬對外沒有做任何宣傳,甚至不愿提及。

  有人可能會把這一模式的出現,認為是盒馬在復活社區團購。尤其是下圖加盟申請中的“您的門店原本經營模式是什么”,很像社區團購招攬小店主的模式。

  盒馬的社區團購業務盒馬集市,始于去年9月前后,今年3月隨著阿里MMC的成立,被MMC收了過去,也就是說,目前盒馬集市這一品牌已不是盒馬在運營,而是MMC。

  據36氪-未來消費了解,盒馬集市被劃歸至MMC,原因主要是阿里內部對此前盒馬的擴張速度不太滿意。

  一邊是將社區團購放到“一級戰略”的美團,另一邊是“投入不設上限”的滴滴,這兩家一直在全國以瘋狂的速度開疆拓土,而盒馬當時的速度是比較緩慢的。

  但對于社區團購這個近千億的市場,阿里不容有失,所以社區團購業務就被交給了當時整合了零售通等B系業務的MMC。

  侯毅曾在36氪-未來消費主辦的「2020(秋季)全零售峰會」上,這樣定義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的本質,是用互聯網技術改變實體零售業的商品的邊界,或者定位邊界。”

  在他看來,社區團購是把傳統零售B2B的低成本物流體系,跟互聯網技術結合加上門店形成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這次提及,也是盒馬社區團購業務的起點。

  據接近侯毅的相關人士透露,在后來的推進中,侯毅對于市面上大多數社區團購那種,靠燒錢補貼瘋狂圈地的模式并不認同,在他看來,這種以民生品、標品為主要售賣的模式沒有護城河,而且開的越多虧的越多,故盒馬集市選擇走了一條穩扎穩打的路。

  但在外賣上吃過虧的阿里,對于盒馬的速度是擔憂的,所以在半年后選擇讓B系業務接管過去,也就是3月宣布成立MMC事業群的時候。

  被MMC收走,于是不死心再做一個,邏輯倒是說得通,不過,目前的盒馬自提店確實并不算社區團購,它沒有社區團購的兩個關鍵要素,團長和批量化采買,只是和社區團購一樣,采取了預售制。當然,也不排除未來這一模式會有所轉變。

  但至少從目前來看,與其說是對社區團購的復活,不如說是對前置倉的復活。

  02

  自提店并不好做

  說起來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早在2018年9月,侯毅曾明確表示盒馬有“三不做”:不做社區生鮮小店,不做前置倉,不做社區團購。

  不過2019年3月,盒馬做起了前置倉業務;2019年5月開起了盒馬mini;2020年9月又做起了社區團購。

  盒馬的前置倉業務,盒馬小站,在去年3月被全部關停,此后盒馬便從暗倉轉為社區店,也就是后來的盒馬mini。

  侯毅后來反思這段經歷認為,做前置倉是因為當時定力不夠,對手迅速擴張,而開大店速度會慢很多,于是盒馬就嘗試了前置倉模式,也就是此前的盒馬小站,借此來提高覆蓋市場的速度。

  “但到最后,我們發現大家比拼的還是零售的本質,快速占領市場的意義不大。” 侯毅曾這樣說道。大概也是這一次吃過虧,所以在后來的社區團購業務上,盒馬走了一條穩扎穩打的緩慢擴張路線。

  與前置倉類似,由于在面積上較小,對門臉要求不高,自提店的店租成本很低,可以快速復制去覆蓋大店尚未覆蓋的區域,尤其是社區。而且相對于前置倉,減少了分揀、配送等人力成本,在成本上更低。

  同時,預售制之下,訂單會更加穩定,這更有利于供應鏈的管理,反映在商品上就是相對低的價格和穩定的品質。由于商品是直接從城市倉發往自提店,且不存在庫存,貨品的損耗相對小且可控。

  此外,自提店還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前置倉沒有自然流量的問題。

  對于最早的生鮮電商B2C大倉模式的沒落,很多從業者總結的經驗教訓是,缺流量、時效慢、不夠“鮮”,所以后來前置倉的出現讓大家眼前一亮,因為離消費者更近,似乎時效、新鮮的問題都得以解決,但純粹依靠于線上沒有自然流量的問題卻依然存在。

  同時在經過多次分揀之后,損耗和品質問題實際也存疑。一邊要不斷花錢買流量一邊還要扛起很高的履約成本,這讓前置倉這門生意很容易變成賠錢買賣。

  不過雖說自提店解決了前置倉的成本、流量等問題,但依然存在其固有的弊端,那就是在一小時達如此發達的今天(尤其很多沒有起送門檻),自提這一“反人類”的操作。可能會有人說,有些北京近郊沒有覆蓋一小時達。但菜市場、社區超市、次日達總是覆蓋的吧。

  而且實際情況是,我們探訪的兩家店周圍均有叮咚賣菜、美團買菜的覆蓋。

  與這二者相比,自提店在便利性上時毫無優勢的;與菜市場、社區超市相比,也是少了滿足即時性消費的功能,尤其是逛的體驗,自提店的體驗和次日達比較相似,但相比天貓超市、京東超市,自提店的SKU數顯然是無法相比的,何況這二者在很多區域是支持當日達的。

  這意味著,自提店需要用其他增量體驗來吸引消費者,比如價格更低,為了更低的價格走個幾百米去自提一下還勉強說的過去。不過36氪-未來消費在對比了盒馬自提店和盒馬鮮生的價格后發現,兩者是大致相同的。

  當然,也不排除后續自提店會上線一些更低價的商品,或是進行一些低價促銷,不過在超市、生鮮這一些低毛利品類里,低價的空間是有限的。

  便宜幾塊錢確實能吸引一部分消費者前往自提,但同一區域內也有消費者會為了便利性選擇一小時達;為了即時性消費選擇菜市場、社區店;為了一站式購買選擇天貓超市、京東超市。

  幾者分流之下,實難說自提店能夠抓住的消費者有多少,而這大概就是過去很多自提店前仆后繼倒在歷史長河中的最真實的寫照。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盒馬,自提店,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