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貨運新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今年航運已無淡季,航運運價怎么走?

  集裝箱運輸市場仍存不確定性因素,未來運價發展受制因素較多。

  *作者系寧波航運交易所行業分析師

  隨著缺箱缺艙情況的緩解和市場整體運輸需求的下降,近期集裝箱航線運價較高位有一定回落。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NCFI)數據顯示,NCFI綜合指數在9月17日創下年內高峰紀錄后,逐步回調。

  其中,在11月19日,NCFI綜合指數報收于3964.2點,較今年年內最高點下跌5.7%,但較去年同期上漲157.6%,較2020年1月第1周,即新冠肺炎疫情前,上漲296.0%。


今年航運已無淡季,航運運價怎么走?

  多因素引發運價回落

  業界普遍認為淡季成為影響運價的關鍵因素,但其實,引發運價回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市場出口需求減緩。

  今年10月,中國出口總額3002.2億元,同比上漲27.1%,環比下降1.8%,較9月份的最高值有所回落。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537.7億美元,環比下降6.3%。這是運價回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具體來說,停航、缺箱、缺艙、塞港、罷工等多種情況,導致全球航運市場物流效率降至歷史低點,船期延誤問題突出。原本亞洲—歐洲航線往返運輸時間約75天,而今需要100多天。

  對此,赫伯羅特表示,今年上半年平均航程延誤天數較2020年同期增加2倍;集裝箱使用天數較2020年同期增加16%。截至今年10月,海外多個港口的集裝箱船平均延誤時間較2020年同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前均有明顯上漲。其中,美國洛杉磯港、越南蓋梅港、馬來西亞巴生港的延誤時間分別達到15.9天、7.4天、8.1天,分別是2020年1月的12.2倍、5.3倍、7.4倍。

  為避免供應鏈不穩定和船期延誤導致的交貨延遲問題,不少托運人自6月初即開始出運部分圣誕貨物。圣誕節備貨時間提前,使得10月初前后航運市場已基本結束圣誕備貨。

  二是我國限電影響企業產能。

  為確保能耗雙控目標能及時完成,廣東、浙江、江蘇、黑龍江、山東等20省市均推出了限電措施。例如廣東執行“開二停五”限電措施,每周周日至周四實現錯峰輪休;江蘇不少工廠被限制15%的用電,部分企業機器關閉,直接放假20余天,90%的企業限電+限產;浙江延長用電尖峰時段,拉大峰谷分時電價價差,多地嚴格控制石化、鋼鐵、化工、紡織印染、化纖、塑料制品等產能。大量化工、鋼鐵、建材等企業節能減產或直接停工停產,導致出口貨量較快下降。

  三是高運價限制低貨值產品出口。

  根據目前市場情況,對于出口至美國的一般防疫物資,1個40尺標準箱,貨值為4萬美元左右,海運費超過貨值的1/3;對于出口至巴西的化纖類產品,1個40尺標準箱,貨值為2萬美元左右,海運費超過1.3萬美元,同時還有拖車費、倉儲費、落箱費、清關費等物流費用。如此高運費限制了經營低貨值貨物的國內外買賣雙方的貿易需求。

  四是原材料價格高企減緩企業生產節奏。

  今年10月,受電力供應緊張、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工業品價格漲幅繼續擴大。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13.5%,繼9月份同比上漲10.7%創下2008年8月以來的新高之后,增幅再次加快;而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7.3%,較9月份的14.3%也呈現明顯加快趨勢,顯示出進口價格的上漲對企業利潤的擠壓。中國制造業PMI環比下降0.4%至49.2%,繼續位于收縮區間,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在21個行業中,9個高于臨界點,比9月減少3個,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躍度有所減弱。供需兩端進一步放緩,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48.4%和48.8%,環比下降1.1和0.5個百分點。

  此外,不管是艙位還是空箱,目前緊缺狀態已經大為緩解,運力供需面逐漸向好。

  這得益于一方面造箱企業擴大新箱產能。全球最大集裝箱設備制造企業之一中集集團前三季度數據顯示,其干貨集裝箱累計銷量達190.9萬TEU,同比增長約220.8%;冷藏箱累計銷量為13萬TEU,同比增長約54.6%。

  另一方面,班輪公司加大船舶投放。今年1—10月,亞洲至美西、美東、北歐和地中海航線投入運力分別同比增長18.8%、12.5%、9.2%和8.5%,且除THE在亞洲-美西航線上的運力投入減少8.2%外,三大聯盟在各條航線上運力投入均呈增長趨勢。

  未來運價受制于何?

  從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NCFI)的歷史波動趨勢圖來看,2021年12月—2022年1月,航運市場較有可能會經歷春節前的傳統旺季。但長期來看,還存在6方面因素影響集裝箱運價未來走勢。


今年航運已無淡季,航運運價怎么走?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步緩解,將在短期內進一步刺激海外消費需求,帶動航線運價上漲。2020年下半年率先漲價的美西、美東航線,就如同近期頻繁爆艙的泰越航線。但隨著海外國家生產能力修復,我國的出口替代效應減弱,出口貿易增速或將放緩。同時,新冠肺炎疫情也將引起各國對于產業鏈布局的重視,或面臨產業轉移、外資回流的風險。

  國際經貿環境。WTO預測2022年全球出口增速同比增長4.7%,保持低速增長。在全球經濟低增和逆全球化的長周期中,2022年海外需求政策共振式收縮,過熱商品需求不可長期持續。美國財政補貼已經在2021年9月正式退出,但勞動力市場供需失衡導致工人議價水平大幅增強,美國工資增速畸高,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我國出口的降溫。但在沒有補貼加持下,海外經濟體過熱的商品消費需求必然將逐步降溫。

  行業政策監管。2020年8月和9月,中國交通運輸部2次就中美等航線運價波動較大的問題約談了運營中美航線的班輪公司并要求落實運價備案規范化。同年9月,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對海運費展開調查,并向班輪公司發出警告,稱如果有證據表明跨太平洋貿易存在串通行為,將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海洋聯盟成員東方海外隨即宣布恢復2020年10月后跨太平洋航行9次停航中的6次,北美航線市場運價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期間均維持平穩走勢。隨后,多國監管機構紛紛釋放對航運進行更嚴格審查的信號,并從船期安排、運力投放、運價調整等多角度提出更為嚴格的備案要求。

  班輪公司經營策略。2020年前三季度,班輪公司摸索出了 “撤運力、保運價”的經營模式,獲得良好收益。隨著市場對于運力供給的依賴度不斷增加,班輪公司各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利潤十分可觀,在集裝箱航運市場的話語權也更為突出。目前,班輪公司正積極采取措施加速解決物流周轉不暢問題,以承運更多貨品,但若物流恢復,班輪公司仍有較大可能繼續采取保運價措施。

  海外港口疏港進程。截至今年11月19日,洛杉磯港等泊集裝箱船數量和在港天數均已達到了創紀錄的32艘和18.5天,最長等泊時間高達55天。為緩解物流壓力,洛杉磯港已實行每天24小時不間斷營業,但因其缺乏熟練的碼頭工人、卡車司機和鐵路工作人員卸載集裝箱,進出的貨車量并不大。

  根據美國卡車運輸業協會數據,目前美國卡車司機缺口數量比新冠肺炎疫情前激增了30%。隨著經濟重啟,消費者需求增加,更催生了對貨運量和卡車司機的需求。同時,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失業救濟政策,讓不少勞動人口產生惰性。

  此外,盡管美國議會已批準174億美元的港口航道投資建設計劃,但并不能很快見到成效,海外港口基礎建設投入不足,集疏運體系不完備,大大拖累了疏港進程。

  集裝箱運力供給。新冠肺炎疫情前,集裝箱航運市場一直處于艙位過剩的狀態,缺箱問題前所未聞。新冠肺炎疫情使航運市場對于船舶艙位和集裝箱設備的迫切需求,促使班輪公司訂購新船、造箱公司擴大產能。

  在新造船方面,受貿易關稅問題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由于2018—2020年僅有少量新船訂單,2021—2022年新船交付會明顯減少,2022年集裝箱市場整體船舶運力預計變化不大。而2020年下半年以來的大量新造船訂單預計將在2023年陸續交付。

  在新造箱方面,目前全球有超過4000萬個集裝箱,每年的舊箱淘汰率為5%,約為200萬個,但今年僅中集集團一家造箱企業前三季度的新造箱量就已超過200萬個。若運力周轉效率未能有根本的改善,缺艙和缺箱問題或仍有卷土重來的可能;但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物流恢復順暢,艙位和空箱或將出現更為嚴重的過剩問題。

  本文來源于中國航務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航運,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