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快遞新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京東物流,鯨吞德邦

  一鯨落萬物生,其實也證明一鯨能吞萬物,而京東物流漸漸成長為那頭巨鯨!

  1. 京東要收購德邦?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快遞市場進入了快速洗牌期,前有極兔速遞收購百世,近日又有媒體報道京東收購德邦快遞。

  據《新言財經》報道,近期京東已經完成對德邦快遞的收購。另據文章《老崔淚灑當場,德邦告別一個時代》顯示,2月28日早上“崔老板一頓痛哭流涕向大家道別”,側面證實京東收購德邦。

  其實早在今年1月6日,就有傳聞稱京東物流已經收購了德邦快遞,但是當時德邦回應稱:消息不實。

  至2月27日,德邦發布公告,宣布公司正在籌劃重大股權變動事項,據董秘辦回應稱:將被收購。但是,鑒于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本公司股票自2022年2月28日起停牌,預計不超過兩個交易日。

  一時間再次引起外界猜測,京東、抖音、韻達都成為了收購候選人。隨后抖音電商回應稱,沒有收購德邦快遞的計劃;而京東方面沒有回應;德邦股份則稱,一切以公告為準。

  時至3月2日,德邦再次發出公告稱,因尚未簽署相關交易協議,公司股票自3月2日起繼續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3個交易日。

  同時,德邦再次回應稱,目前還沒有確認,以正式公告為準,又一次將收購真相藏了起來。

  而在股吧評論區,已有網友曬出“德邦高層開始學習京東文化”的會議截圖,更有自稱京東快遞員的網友現身說法,證實收購事宜“基本屬實”。

  不過,自有關被收購的傳聞傳出后,德邦的股價倒是一路看漲,并在2月25日錄得漲停。

  而從京東的角度來看,收購德邦也確有可能,據媒體報道稱,京東和德邦在2019年前后就有所接觸,但最終是京東收購了跨越速運。

  根據京東集團于2020年8月14日發布的公告顯示,京東物流與中國專門從事“限時速運服務”的企業跨越速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跨越速運”),簽訂最終收購協議,以30億元收購跨越速運現時股份及認購跨越速運已發行新股份。目前該交易已經于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

  重重跡象表明,京東收購德邦的可能性較大,但是究竟被誰收購并未得到官方確認,按照德邦最新公告來看,不出意外的話,3月3日將會復牌,屆時真相自然大白。

  2. 強強聯手

  成立于1996年的德邦快遞,可是物流領域的老選手了,曾經獲得過“零擔之王”稱號的德邦為何會淪落到這步田地呢?

  首先我們要捋清物流業務之間的區別,行業內一般按3kg、3000kg為界限區分,其中,0-3kg為小件快遞,3-60kg為大件快遞,60-3000kg為零擔運輸,3000kg以上多為整車。

  其中最為普通用戶熟知的就是快遞市場,而快運市場,則主要指零擔和整車運輸業務,德邦快遞就是在這一領域實現稱霸的。

  2010年,德邦率先突破零擔市場營收25億的難關,獲得26億營收,此后直到2018年德邦上市前,德邦的業務量和營收都穩居市場前列,“零擔之王”就是對德邦的最佳褒獎。

  而由于市場競爭加速,為了實現營收的突破,德邦決定進行業務重心轉移,進軍快遞業務市場,2018年,德邦物流改名為德邦快遞,并且全力轉型大件快遞業務。

  但轉型之路并不順暢,從2018年開始,德邦陷入了“快遞新業務”增長緩慢,老本行“快運”收入下滑的窘境。

  數據顯示,2018至2020年,德邦快運業務營收分別為112.06億元、146.67億元及100.8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3.76%、28.69%、-6.5%。

  從快遞業務量來看,德邦股份重心轉移后的快遞業務量市場份額從2018年0.88%,降低至2019年0.82%、2020年0.68%,市場份額還不足1%,且不斷下滑。

  細細想來,德邦會衰落主要是由于行業同質化嚴重,市場環境競爭激烈,再加上德邦的直營體系、較高的成本與電商件的需求并不非常匹配,錯失了快速增長期。

  雖然業績下降,但是德邦的快運業務實力依舊是有目共睹的,據運聯智庫的數據顯示,德邦快遞 2020年全年營收106.5億元,僅次于順豐快運。

  但是結合京東物流來看,制約德邦營收的原因,就不再是短板了。

  德邦和京東都選擇了重資產的直營模式,這種擴張模式極為燒錢,并且擴張速度也比加盟制企業慢一些,在快速擴張的市場中并不占優。

  但是直營的優勢也是有目共睹的,快遞服務質量、發貨速度、收件體驗都能做到全國統一,并且管理模式通透,一個戰略變動可以快速落實到每一個網點,掌控力和對市場的反應力遠超加盟制快遞企業。

  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見頂,進入存量時代之后,快遞直營的優勢逐漸顯露出來,所以說京東物流收購德邦快遞才能引起巨大的關注。

  而成立十四年,并于2021年獨立上市的京東物流,在物流領域還未布局完善的板塊,也正是德邦擅長的快運業務。

  如果京東能夠順利收購德邦,強強聯手之下,京東物流的競爭力將會大大提升,對于德邦來說也同樣如此,在整個電商圈,京東物流一直以“不怕燒錢”的作風揚名。

  得到京東的資金支持,德邦快遞也有很大可能重整旗鼓,發揮自己在快運領域的優勢。這一次,快遞之王順豐,就要小心啦。

  3. 京東開啟“鯨吞”模式

  其實除了德邦快遞,近一段時間,京東在物流領域連續發起收購。

  今年2月8日至2月15日,劉強東和他的京東物流對中國物流資產的控制權發起最后沖鋒,共進行了四次增持合計17.36億股,斥資約75億港元。

  至此,京東對中國物流資產的持股比例達到87.19%,同時京東集團副總裁胡偉取代原中國物流資產原董事長李士發,成為新一任掌門人。

  除了對物流設施供應商的收購之外,在同城配送領域,京東同樣開啟了買買買模式。

  據京東集團公告稱,2月25日,京東集團以現金5.46億美元認購達達普通股,完成后,京東集團持有達達的股權從原有的46.46%上升至約52%。該交易將于2022年2月底前完成,并預計將達達的財務業績并入其合并財務報表中。

  連續兩筆收購之后,京東又被卷入收購德邦快遞傳聞中,現在足以用“鯨吞”來形容京東的擴張速度。

  除了大舉收購之外,獨立上市的京東物流也開始了迅速擴張,過去一年,京東物流新增倉庫數量達450個,相當于2007年至2017年10年間的建倉數量。截至2021年三季度,京東物流已運營約1300個倉庫,41座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運營的倉儲總面積約2300萬平方米。

  至此,京東在物流領域的多個方面均實現布局,可以說在物流領域的競爭力,僅次于順豐。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關于2021年度中國物流企業50強、民營物流企業50強的通告》顯示,京東物流以733.74 億的物流業務收入位居第二。

  而第一名順豐1517億元的全年收入,比京東物流的兩倍還要多。但是二者均拉開了與第三名的差距,數據顯示,第三名圓通速遞收入僅為349億元。

  這無疑再次印證了劉強東的預言,2017,劉強東在央視的一次采訪中曾言,未來國內物流領域可能只有兩家公司能活下來,“一家是京東,一家是順豐!”

  目前來看,國內快遞市場的行業集中度的確越來越高,數據顯示,2015年快遞行業集中度CR3=41.4%,到了2020年,快遞行業集中度CR3=52.6%,顯然,快遞行業大洗牌無法避免,隨著時間推移,場上的玩家將愈發減少。

  而在快遞行業反內卷浪潮下, 2022年快遞市場,比拼的是快遞服務質量。在這個方面,京東物流更是有口皆碑,憑借“即日達”和送貨上門等差異化快遞體驗,京東物流在快遞服務質量方面遙遙領先。

  而根據德勤最新研報《2022全球零售力量》,中國零售商首次躋身全球零售前十強,這個巨頭就是京東,位列全球第九位。

  背靠京東這個零售巨頭,京東物流的發展想必還要再上一個臺階。而開啟鯨吞模式的京東物流,注定將成為國內物流界那顆最耀眼的星星。

  誰又能想到,這只巨鯨在成立之初幾乎無人看好呢?

  本文來源于電商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京東,物流,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