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以來,主要面向貨代朋友們推廣貨代數字化的經驗感悟。起初也考慮到貨代朋友們接受普遍性,盡量寫的通俗白話。
但還是收到一些反饋,問到:
什么是貨運?
什么是數字化貨代?
數字化就是開發系統嗎?
并表示對文章內容看不太懂,在這我從產品服務角度再介紹下數字化貨代。
首先有必要區分信息化、數字化嗎,我覺得沒必要。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區分出來也沒意義,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為企業服務,優化轉型,開源降本增效,朝著這個目標干就是了。所以,我統一都是用數字化(包含數智化等)來表述。
貨代應用場景
有人說數字化可以讓各行各業的業務模式重新再做一遍。
電商改變現場購物方式
手機支付改變現金付款方式
電子合同改變紙質合同蓋章郵寄方式
倉庫自動化改變人工作業方式
GPS定位跟蹤改變溝通詢問了解定位方式
談到數字化,必須要談具體到業務應用(業務場景),怎么用,用在哪里。那么,在貨代行業,數字化有哪些業務應用場景?
我列幾個場景對比:
客戶方面
操作方面
還有管理、財務方面,比如:管理在線考勤人事、工作審批等;財務有系統管理賬期靈活回款、電子發票、RPA機器人稅務處理等,不一一列舉。
知道了應用場景,才知道往哪里使力,才知道需要什么技術、什么人才、什么資源等。
數字化過程
數字化是一個過程,不是0到1的變化,是由點(一個操作)到面(一個流程)、逐步深度應用(人工、半自動、全自動)的過程。
這里我參考華為對數字化過程的劃分方法,分為4個階段:
1、基礎信息化(點)
有了業務系統,應用到主要業務環節,核心價值業務環節有了可視化。如果有多個系統(貨代系統、客戶管理系統等),沒有相互連接,存在數據隔閡。這是目前大多數貨代企業所處的階段。
2、應用數字化(線)
關鍵業務流程實現了可視化(訂、拖、報、清、配,全程可視),多系統之間連接打通,并開始了某些關鍵環節的自動化智能化應用探索(訂艙補料不需要人工參與,與航司實現了直連,或者通過RPA機器人自動提交數據)。
3、全面系統化(面)
集團全局可視化(分公司實現了可視化、全球分公司之間實現了在線協同可視化)、以及全局分析能力、并驅動商業模式創新(業務敏捷靈活性大大增強)。
4、智慧生態化(體)
大數據、AI技術驅動業務多環節智能化實現。數字化已經重塑了貨代業務運營方式,解放了貨代操作人員勞動力,他們轉向為以咨詢、方案制定、異常處理等為主。
所以數字化是一個長期投入過程,不斷提升產品服務組織流程文化,隨著技術的更新而不斷升級優化,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數字化建設方式
建設數字化有哪些方式,總的三種:購買、自研、外包研發。
一個企業基本是采用其中一種,或者多種進行數字化的建設。
1、購買方式
這也是目前絕大多數貨代企業所采用的方式,購買貨代系統、客戶管理系統、財務ERP等,購買服務器等設備;
因為自身沒有研發能力,只能通過購買的方式進行企業的數字化。
購買這么多系統,存在一個問題,在貨代系統錄入的業務數據,在財務ERP記賬時又要重新錄一遍,在客戶管理系統更新客戶數據時又要重新錄一遍。這就是系統不連通導致的問題。
2、自研方式
企業有了自己的技術開發團隊,根據團隊規??梢赃M行一定的系統模塊開發。
現在的互聯網資源已經為自研系統提供了足夠方便;從零功能開發,2個技術人員,3個月可以開發出一個小型貨代系統;
自研方式的投入回報很講技巧,哪些需要自研,哪些可以購買方式補充。比如RPA機器人,這些是核心系統外圍的系統,可以購買的方式進行補充,自己把握核心業務流程的研發。
3、外包研發方式
在貨代行業中,這也是一種較為常見方式。自己想在業務中增加一些系統模塊,但又不想養一個團隊,則會采用外包的方式,按需支付成本。
一個企業是采用哪種方式進行數字化建設,取決于戰略、資金、人才、資源等多方面因素考慮。沒有哪種最好,只有合適。
數字化從哪里開始
可以從一個操作、一個流程開始;
可以從業務操作部門、銷售部門、財務部門開始;
我更建議從客戶開始。
以客戶為中心,構建起服務客戶的產品服務體系;以客戶體驗,倒逼產品服務的優化創新;以客戶營銷,提升大數據AI智能技術。
主動連接,內部系統互聯互通,與上下游的系統連接打通。
規范數據,要注重數據收集以及結構化存儲,以數據驅動客戶體驗升級,驅動營銷、運營的自動化。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