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發展壯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將都市圈作為城鎮化空間格局戰略的重要環節。長三角城市群是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活力和前景的世界級城市群之一,應發揮軌道交通主導作用、融入綠色低碳理念,構筑適應世界級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全方位構建一體化現代化體系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協同建設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長三角區域應向“全球開放、高效便捷、綠色生態、安全韌性”方面發力。
面向國際,要構建面向全球的世界級空港樞紐群、海港樞紐群和通達世界各大洲的洲際高鐵網,建立發達高效的集疏運網絡以及優質高效的服務體系。
面向國內,要構建以大沿海、大沿江、滬銀、滬陜、滬昆、滬廣等國家綜合運輸通道為主軸,以空港、海港、江港、高鐵港為樞紐,樞軸結合的廣域對外及過境綜合運輸體系。
面向區域,要構建以高速鐵路、普鐵干線、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為骨干,多層次、多模式、多式聯運、協同融合的區域綜合運輸體系,形成軌道上的長三角、軌道上的都市圈、都市區。
面向城市和城鄉,要以快速公共交通、快速道路為骨架,以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車交通為主導,各種交通方式協調發展,綠色化、智慧化、便利化高品質城市和城鄉交通運輸體系與服務。
發揮軌道交通主導作用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這個命題與任務,總體目標是形成包括超高速鐵路、高速鐵路、城際鐵路等在內的多層次、多元化、廣覆蓋、高密度的軌道交通網絡,發揮軌道交通在長三角區域綜合立體交通體系中的主導作用。
形成主要城市群之間高鐵、超高鐵一日交流圈。要構建長三角與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世界級城市群,與圖們江、遼中、環渤海等次級城市群高鐵一日交流圈。在短期實現1000公里以內城市間5小時通達,在長期實現1000公里以內城市間2—3小時通達。
形成長三角城市群直聯直通城際快速鐵路半日交流圈。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都市圈核心城市之間實現0.5—1小時高鐵直達,促進各大都市圈協同發展;構建各大都市圈中心與都市圈次中心、組團中心的快速城際軌道聯系網絡,實現中心城市與其他縣市1小時高鐵通達、與85%長三角縣市2小時高鐵可達,形成長三角城市群軌道交通半日交流圈。
形成四網融合的都市圈軌道交通一小時通勤圈。構建以上海、杭州、寧波、合肥、蘇州、無錫等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多層級軌道交通體系,推進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等融合發展,實現都市圈1小時點對點便捷通勤,支撐都市圈內緊密聯系。
TOD理念引領 減少源頭排放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城市群和都市圈交通體系規劃建設應融入綠色低碳理念,突出公交導向和公交優先。
土地利用是交通需求產生的源頭,國土空間規劃應立足公共交通,推動建設軌道上的城市帶、城市群和都市圈,打造公交都市、公交走廊、公交社區、公交樓宇。城市建設應遵循TOD理念,盡量將70%以上的居住人口、就業崗位和消費吸引源安排在軌道公交走廊沿線和公交樞紐周邊500米范圍內,盡可能減少居民跨區長距離機動化交通出行需求總量。同時,圍繞居民日常生活,打造5—10分鐘便利生活圈,為慢行、綠色出行提供友好環境。
要實現綠色出行,必須科學管控小汽車。國內外城市經驗表明,小汽車尾氣已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的主導因素之一。一方面,要通過法律法規、經濟杠桿、規范標準等非行政手段,提高小汽車擁車成本、用車成本、停車成本、違法成本,降低居民對小汽車出行的依賴。另一方面,通過智能交通、智慧導航和精細化交通設計等技術手段,改善道路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本文來源于中國交通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