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人這兩年不知道被臺灣三家船公司刺激了多少次,年終獎、年中獎、員工分紅,總之是變著法子發錢,動輒十幾個月工資起步的獎金讓小圈嫉妒到無心工作,就在班輪業眼看不景氣的時候,他們竟然還來扎了最后一刀。
3月14日,長榮海運公布2022年財報,全年營收新臺幣6272.84億元(約合人民幣1414.18億元),同比增長28.17%,稅后凈利為3342.01億元(約合人民幣753.44億元),同比增長39.82%,并將發放員工酬勞19.18億(約4.32億人民幣),預計于5月底股東會決議通過后發放。
以長榮近3100名員工、平均月薪6萬估算,每名員工年中獎金可望拿到10至11個月,等于2022年每名員工領到60個月獎金。再算上2020年10個月年終獎與2021年40個月年終獎+10個月年終分紅,長榮海運員工三年來獎金就發了120個月的工資(約人民幣162.32萬)。打工三年,相當于領了十三年的薪水,實現初級財務自由。(不過據多方信源反饋,這些獎金的發放對象僅限于臺灣當地的陸基員工,海員與大陸地區員工就沒份分錢)
找不到長榮人,陽明海運也可以考慮。陽明因為有官方持股背景,在買船等戰略投資上束手束腳,發獎金也有嚴格限制,年終獎封頂為12個月薪水+1個月考核獎金,但在員工酬勞(即分紅)上為三家中最高。按陽明章程規定,稅前凈利的1%用于員工分紅,相比之下長榮為0.5%,萬海為0.6%。因此,近兩年陽明利潤大增,員工分紅水漲船高。
2022年,陽明全年營收新臺幣3759.27億元(約合人民幣847.51億元),同比增長12.7%,凈利潤達到新臺幣1805.91億元(約合人民幣407.13億元),同比增長9.3%,若以陽明員工人數約1739人推算,每人可領134萬,在員工分紅這一項上終于狠狠超越了長榮。若按月薪5萬計算,每名陽明員工可領約26個月薪水,加上年終獎,2022年,陽明員工可領約40個月薪水,再加上2021年13個月的年終獎+約22個月的員工分紅,陽明員工兩年也拿到了75個月的獎金(約人民幣84.54萬)。小圈一直以為自己的小學數學是去淘寶雙十一算折扣的,沒想到是用來給船公司算獎金的。
好在萬海總是對獎金藏藏掖掖,小圈不用一邊擺弄加減乘除一邊流淚了。2022年,萬海航運全年營收新臺幣2589.53億元(約合人民幣582.94億元),同比增長13.5%;稅后凈利潤為新臺幣930.72億元(約合人民幣209.52億元),同比下降9.9%。讓小圈感動的是,萬海航運2022年第四季度已經出現了虧損(約4000萬),還是預留出了約7.45億用于發放員工酬勞,萬海員工以1135人計,月薪按5萬算,每人約可領取12-13個月分紅。與此同時,萬海還發行了總額不超過100億的債券,表示這次集運業繁榮百年一遇,下行周期可能長達10年,萬海有許多新造船訂單,希望增加現金儲備。一邊舉債一邊發獎金,航運業真的有夠卷。
不過,這可能是小圈最后一次能夠靠著臺灣三大船公司發獎金寫頭條了。空箱堆滿,外貿不景氣的新聞發酵了很久,長榮2023年前2月營收新臺幣449.22億元,同比下降59.94%,萬海前2月營收新臺幣168.07億元,同比下降70%,已經是市場疲軟的證明。雖然長榮與萬海一致強調3月份市場會慢慢改善,但在那么多新船即將下水的前景下,班輪業會沉寂多久?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