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空運新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航空貨運寒冬將至?


  兩年前,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供應鏈斷鏈,港口擁堵,海運運價暴漲,運力短缺。在海運無法滿足企業運輸需求的情況下,大部分運力需求轉向航空貨運,帶動航空貨運價格一路飆漲,最高峰時運價翻了5倍,各個貨運航空公司賺得盆滿缽滿。

  疫情三年,南航物流凈利潤總計達到143.6億元,成為民航業里最賺錢的公司。東航物流三年凈利潤也超百億,達到112.28億元。

  但到了2023年,這樣的盛況已經不在了。

  全球供應鏈恢復后,海運以及陸運運輸分食了原來的貨運需求,航空貨運價格一路回落,疫情給貨運航空公司帶來的紅利正在消退。

  “隨著腹倉運力的釋放和貨機數量的增加,貨運航空公司競爭十分激烈。”航空專家韓濤表示。

  全球貨運航空收入都在降

  近日,大韓航空、新加坡航空、DSV、漢莎集團、東航等國內外航空公司發布了最新財務報告,但無一例外,其貨運收入集體大幅下降。

  根據韓國航空公司的中期季度報告,由于需求疲軟和激烈的價格競爭,貨運收入下降了51%,只有11億元。據韓國航空公司稱,由于持續的經濟不確定性,預計第二季度航空貨運需求將繼續減弱。

  漢莎航空運營16架波音777貨機,為歐洲電子商務客戶運營2架空客A321改裝貨機。今年第一季度也遭遇重大挫折,營收同比下降30%至8.23億歐元,利潤總額下降69%至1.49億歐元。同時,貨運量下降3%,貨運裝載率同比下降7.7%。

  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最新季報數據也不容樂觀。與上一季度相比,新加坡航空貨運部門業績有所放緩,貨運收入下降14.1%。

  物流供應商方面,Kuehne+Nagel和DSV一季度航空貨運收入也下降了41%和33%。國內東航物流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0.8%,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30.83%,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7.54個百分點。

  輕則下降三分之一,重則收入減半。無論是航空公司還是物流企業,航空貨運業務收入的集體下降都離不開兩個因素:海外需求疲軟和空運價格下降。

  根據國際機場協會公布的數據,2022年全球航空貨運量約為1.17億公噸,比2021年下降6.7%,比2019年下降1.7%。Top10機場總貨運量約為3080萬公噸,同比下降9.9%,約占2022年全球航空貨運量的27%。


  直到2023年,市場還沒有好轉,需求還在繼續下降。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發布的定期數據,根據2023年3月全球航空貨運需求,根據貨運噸公里的貨運噸公里(CTKS)2022年3月同比下降7.7%(國際需求下降8.1%)。

  疫情期間,在海洋供應鏈嚴重擁堵的情況下,航空貨運業取得了高峰收入。然而,隨著疫情的減弱,海運問題得到了糾正。除緊急和高價值產品外,貿易企業和制造業使用空運貨物的動力也在減弱。

  以鮮花運輸為例。過去,鮮花是最適合空運的產品類別。現在鮮花通過汽車運輸冷鏈直接運往全國。高速公路的及時性并不比空運差,成本也會便宜很多。

  據花卉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冷鏈車直接到市場收貨,花卉原箱原包裝冷鏈車,到達目的地后原包裝,原車卸貨,損失很低,基本上24小時,最慢48小時。

  相比之下,花卉空運非常麻煩,貨物損失率很高。從市場運輸到機場卸貨,再到裝機,再到目的地卸貨,這個過程中裝卸6次,損耗很高。

  昆明云南花卉市場,早期空運比例很高,是較好的貨源,現在比例逐漸下降。中國最大的斗南花卉市場不僅在中國運輸,而且在海外運輸,發往東南亞、中東等地。空運必須專注于出口市場。

  這些產品在公路運輸之前并不是這樣的。然而,隨著公路運輸的改善,未來高速鐵路可能會出現冷鏈。航空貨運的市場空間進一步被擠壓,這也是所有貨運航空公司面臨的困境。在美國加速制造業回歸的背景下,中國運往美國的大量消耗品運輸,如服裝業、電子配件等,進一步減少了運輸需求。

  海運的恢復也擠壓了一些空運市場。一般來說,空運時間在幾天或一周內,而海運時間在20天甚至更多,但成本只有空運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隨著陸路和海運運輸的恢復和改善,貨運航空企業的處境越來越尷尬。后疫情期間,航空高運價難以維持,疫苗、防疫材料等運價能力高的貨源基本消失。市場恢復了大量低價供應和稀缺優質供應的共存狀態。

  在其他運輸方式的分食下,航空貨運面臨著艱難而激烈的市場環境——不僅要與同行競爭,還要與其他運輸企業競爭。

  運力不斷增加,加劇了運價的下降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數據,與需求相反的方向是運力同比增長9.9%。需求減弱,但運力供應不斷增加,供需失衡進一步加劇了航空貨運價格的下跌。

  GOFAST是一家以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服務為核心,涵蓋國際采購、物流運輸、海外倉儲和供應鏈管理的綜合性跨境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目前,能力需求主要是貨機、客機腹艙和包機。一般來說,貨機穩定性好,客機腹艙價格相對較低,持續穩定的固定供應對包機能力需求較大。

  然而,與許多物流企業集中飛往幾個大型機場不同,GOFAST在美國主要飛往18個機場,運輸能力相對分散。由于每家航空公司的路線相對固定,與許多航空公司和國際貨運代理商合作足夠快。因此,它可以最快地感知到航空貨運的價格變化。

  以中國最大的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市場美國為例。疫情爆發前,年平均價格保持在20元/公斤。疫情爆發后,2020年達到100元/公斤的高峰。2021年,平均空運價格約為50元/公斤,22年下降至40元/公斤,目前價格約為30元/公斤。

  從2020年到2023年,航空運輸價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一。此外,油價和匯率大幅波動,增加了航空貨運的運輸成本。目前,中美兩國尚未完全通航。由于安全問題,美國航空公司無法飛越俄羅斯。美國還要求中美航線避免飛越俄羅斯領空,以免造成不公平競爭。由于這一協調問題,只有少數航線恢復了正常通航。

  正因為如此,目前的航空貨運價格還沒有恢復到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這意味著航空貨運價格仍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9

  需求減弱,價格持續下跌,“成本表現”壓垮了時間限制,航空貨運業不能像兩年前那樣“躺下”賺錢。

  卷服務、卷產品,靠性價比搶客戶

  面對低迷的市場環境,各貨運航空公司開始“卷服務”“卷產品”“卷綜合能力”,希望通過更具性價比的服務和產品,獲得競爭優勢,爭取更多的客戶。

  貨運和航空領域離不開國貨航空、中國南方航空物流和中國東方航空物流。東航物流作為中央企業首批混業改革試點企業,在三大航空公司中率先拆分上市。今年,隨著國貨航空IPO和中國南方航空物流的拆分,三大航空公司將齊聚A股。

  正如南航物流表示,通過分拆上市,旨在增強資本實力,提高業務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市場綜合競爭力,擴大業務布局。

  上市行動率先為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的改進準備了更充足的彈藥庫。

  4月11日,東航物流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將持續優化機隊結構, 鞏固并優化樞紐建設,加速全球航線網絡布局,加快國內外核心節點布局,建立全球主要區域內自主可控的航空物流供應鏈,同時繼續加大在跨境電商、生鮮冷鏈、高科技、航材等細分行業提供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的能力建設。

  這與國貨航的發展目標不謀而合。同月,國貨航在招股書中表示,面對未來,將積極布局高端制造業、跨境電商、冷鏈物流等細分市場,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集“采運銷”能力于一體的世界一流全鏈條航空物流綜合服務商。募集資金將用于飛機引進及備用發動機購置,綜合物流能力提升建設項目、信息化與數字化建設項目等。

  東方航空物流、國貨航將“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作為發展目標,跨境電力、冷鏈、制造業運輸作為市場增量,一方面是傳統航空承運商市場空間越來越窄,另一方面是航空貨運市場需求逐漸增加,單一功能競爭力減弱。

  除了傳統的貨運航空公司外,快遞企業的航空競爭也在不斷升級。快遞企業都成立了自己的貨運航空公司,并不斷增加基礎設施投資。

  順豐與湖北省政府共同建設鄂州花湖機場;嘉興全球航空物流樞紐“東方天地港”;菜鳥與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建設菜鳥國際快遞中心;京東航空還將以南通興東國際機場為運營基地建設航空網絡。

  面對物流公司和航空公司的競爭,貨運代理公司在航空貨運領域的產品更加成熟。對于100kg以上貨物的航空快遞產品,中國外運推出了航空標準化全環節產品,分別是北京/上海/成都-德國、北京/上海/成都-荷蘭。從航班起飛日期到送貨上門只需5-6個工作日。

  隨著航空貨運市場客戶逐漸重合,對貨運航空公司來說,誰能率先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誰就能跑得更快。

  新的增長點在哪?

  1月份,世界銀行和聯合國對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值分別下調至1.7%和1.9%,這是30年來的最低值。全球進入收縮狀態,航空貨運也將面對近年來最為嚴峻、殘酷的市場環境。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2023年全球航空貨郵運輸量將減少4.3%至5770萬噸;航空公司貨運收入約為1494億美元,同比減少25%。艱難時局,面對海運、公路運輸的擠壓,貨運航空企業如何保持自己的競爭力,尋求新的增長點迫在眉睫。

  近期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歐洲航空貨運大會上,業內人士一致認為,隨著消費者和企業跨境消費和采購越來越多,電子商務可能成為行業的最大增長動力。

  在市場增量方面,中國跨境電商B2C出口年均復合增速56%,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高達2.11萬億元,跨境電商物流中有60%的貨量采用直郵的模式,主要靠航空進行運輸。能不能進一步釋放跨境電商小件直郵的市場潛力,挖掘跨境電商的發展空間,對于空運來說是一個新的增量。

  在服務方面,當下航空運輸業一直以來沒有很好地跟供應鏈深度融合。產業鏈在變革,生產方式、運輸方式也發生變化。長期以來,在生物醫療、新能源電池等生產制造業領域內,航空貨運承擔單一干線運輸功能,從供應原料的集采集運,到產品的運輸集散,航空貨運都是缺失的。

  目前航空物流企業正在從干運力轉變到國際化全鏈條的競爭,進行全鏈條的服務和支撐。如當下快遞企業均正在逐漸構建端到端的能力,發揮資源整合優勢,自建、收購、強化全鏈條的把控,構建一站式服務的能力。南航物流也在發展航空貨運業務的基礎上,重點推動現代倉儲、供應鏈管理及電商貿易板塊的發展,向現代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

  不過,對于B TO B大產業鏈,比如服裝、電子產品、醫藥等,大家要有清晰的定位和傾向性,才會避免出現競爭非常激烈或者惡性競爭的情況。另外,對于空運運輸中涉及的諸多取貨卸貨環節,造成貨主或者物流代理商額外的成本,優化流程也是迫在眉睫。

  在降本增效方面,對于貨運航空公司來說,全貨機的投放需要更加精準。貨機的引進、改裝需要更加謹慎。同時,增加空閑貨機的使用率,以減少運力過剩帶來的損失。

  短期內來看,航空貨運公司或將面臨波動壓力,但中長期來看,生物醫藥、生鮮零售、跨境電商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航空貨運公司還有新的發展市場空間。此外,航空物流一直是國家重點支持的產業。

  2020年的9月國務院印發了《推動物流也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國家發改委、民航局發布了《關于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使航空貨運物流上升到國家的戰略高度。2022年的2月民航局印發了《“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首次發布航空物流的專項五年規劃,提出了“十四五”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明確了建成安全、智慧、高效、綠色、自主可控的航空物流的總體目標。這一系列政策為航空貨運公司的發展提出了方向和目標。

  基于此,業內人士認為,航空貨運增速企穩,后期會有一定的回升。今年充滿不確定性,但樂觀來看,海外需求收縮,全球經濟對中國產品還有一定的依賴性。對于航空貨運企業來說,要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利用好一帶一路、東盟等政策,共享資源,推動中國航空物流體系一體化建設,包括海外延伸、檢驗標準、關稅、跨境電商合作等。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航空,物流,行業,貨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