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5名當中有5家中國物流公司入圍。
貨代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受到持續高價的支撐,大大抵消了需求下降的影響。
名單中的另一個顯著變化是馬士基,首次入圍,位列第25位。
近日,第三方物流咨詢機構Armstrong&Associates發布了最新的2022年航空貨代TOP25排名。
其中,前五名延續2021年排名,分別為德迅(K+N)、DHL、DSV、DBSchenker、Expeditors。德迅進一步擴大了對DHL的領先優勢,再次成為全球最大航空貨運代理公司。排名第二的DHL去年空運貨物量下降了9.3%,達到190萬噸,反映出了整體空運貨代市場的情況。
前25名當中,還有5家中國物流公司入圍,分別為中國外運(第8)、嘉里物流(第13)、天津歐華(第14)、華貿物流(第15)以及中菲行(第22)。
和2021年排名相比,中國外運排名第8,保持不變,去年空運貨量78萬噸。主要是受全球貿易需求疲軟的影響,空運通道業務量下降。嘉里物流排名第13,下降1位,去年空運貨量51萬噸,主要是因為通脹、利率攀升、存貨過剩、消費模式改變和運力過剩,導致環球貨物需求和生產訂單數量于2022年下半年大幅下跌。天津歐華排名第14,下降1位,去年空運貨量49萬噸,同比增長1.8%。華貿物流排名15,保持不變,去年空運貨代運量37萬噸,同比下降10.3%,主要是受疫情及上半年運力緊張影響。來自中國臺灣的中菲行排名第22,上升2位,去年空運貨量23.8萬噸,同比下降5.4%。
2022年,市場對整體貨代業務量造成了沖擊。由于疫情影響、俄烏戰爭對供應鏈施加壓力,以及通脹開始影響消費支出,前25家空運貨代公司的總貨量同比下降了6.3%,達到1690萬噸。然而,對于該行業來說并非都是壞消息;貨代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受到持續高價的支撐,大大抵消了需求下降的影響。
盡管整體前25家公司的需求下降,但領先的空運貨代公司德迅卻逆勢而上,由于在2021年5月收購了Apex Logistics,德迅空運貨量有所增長,報告稱其運量增長了0.5%,達到創紀錄的223萬噸。
排名第二的DHL去年空運貨物量下降了9.3%,達到190萬噸,其母公司德國郵政DHL在其年度報告中表示,2022年市場的特點是波動性,并且隨著宏觀環境的發展,貨量在全年的過程中呈現出放緩態勢。
排名第三的DSV也通過收購受益,其貨量同比增長了3.1%,達到160萬噸。這一增長得益于Agility GIL的業績納入,該公司于2021年被DSV收購。
全年需求增長最大的公司是CMA CGM旗下的CEVA物流,也是經過一系列收購后,其貨量增長了9.7%,達到52萬噸。在這一年中,CEVA物流整合了Gefco、Spedag Interfreight、Colis Privé等物流商。
2021年全球航空貨代TOP25名單
名單中的另一個顯著變化是馬士基,首次入圍,位列第25位。馬士基旗下的貨代公司同樣也是通過收購Senator International、Pilot Freight Services和LF Logistics,使其貨量獲得了增長。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