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兔速遞日均包裹量達5530萬件
今年第一季度,極兔速遞包裹量大漲。
數據顯示,第一季度,極兔速遞包裹量達50.32億件,同比增長48.5%。日均包裹量達到了5530萬件,同比增長46.9%。
具體到國內、東南亞以及新市場業務情況。
其中,中國包裹量達39.418億件,同比增長46.1%,日均包裹量達4330萬件,同比增長44.5%。
同期,東南亞包裹量達10.256億件,同比增長55.3%,日均包裹量達1130萬件,同比增長53.6%;
新市場包裹量達6410萬件,同比增長120.3%,日均包裹量達70.47萬件,同比增長118.0%。
整體來看,極兔速遞還處在擴張階段,業務量持續升高,但單量增速已經明顯放緩。以中國區包裹量為例,2023年上半年,極兔國內總包裹量為64.5億件,同比增速為15%,遠不及2021年的300.5%和2022年的44.4%。
同期,極兔全球包裹量同比增長16.7%,也比不過2022年39%的增速。2021年,極兔速遞包裹量增速甚至能高達350.6%。
極兔于2020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憑借“義烏8毛發全國”的優勢,僅用10個月時間,就拿下了2000萬單的日單量。
在過去幾年時間,極兔依托價格優勢在國內快速擴張。而由于采取燒錢換市場的策略,極兔速遞連年虧損。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極兔經調整凈利潤虧損分別達到4.76億美元、11.78億美元、14.88億美元、2.64億美元。
三年半時間累計虧損金額超3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48億元。
好在2023年其毛利和經調整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首次轉正,這項數據的變化反映出極兔正在逐步改善其盈利狀況。
而極兔速遞在2023年取得了顯著的業績提升,說明極兔的經營策略是有成效的。
對于扭虧的原因,極兔此前在財報中稱,其單票收入保持穩定的情況下,公司持續精細化運作,降低了單票成本及費用。
根據極兔速遞公告,2023年中國地區的單票收入為0.34美元,而單票成本由2022年的0.4美元下降至2023年的0.34美元;
運輸成本、分揀成本、其他成本均較上年同期下降0.02美元,占比均下降了接近6個百分點。
可見,隨著業務量的快速增長,極兔能夠更有效地利用其物流網絡、運輸工具和人力資源,從而降低單位運營成本。同時規模效應使得極兔的單票成本得以下降,進而提升了單票毛利。
極兔退出價格戰
從過去到現在,快遞行業的價格戰一直持續不斷,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競爭中,各大快遞巨頭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各大快遞公司紛紛降低價格,這直接導致了單票收入的減少。盡管業務量在增長,但利潤卻難以提升,甚至出現了虧損的情況。
據郵政數據統計,2024年1-2月,圓通、韻達、申通的業務總量同比分別增長了26.6%、27.0%、40.0%。但三家的單票收入分別為2.49元、2.28元、2.22元,同比分別下滑了5.68%、14.77%、13.28%。
據國家郵政局預計,2023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320億件和1.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5%和14.5%。
國家郵政局局長趙沖久同時指出,2024年行業仍將繼續保持穩步上升態勢,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425億件和1.3萬億元,增速8%左右。
快遞行業仍然存在顯著的增長空間,這無疑決定了快遞企業在短期內仍需為價格戰咬緊牙關。然而,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快遞企業開始認識到單純依賴價格戰并非長久之計,從價格戰向服務戰進發。
就僅從極兔速遞看,提高單票收入和降低單票成本兩個動作,表明極兔速遞不再僅僅依賴規模效應來推動業務發展,還通過改進生產流程、提高運營效率、優化供應鏈管理等措施控制成本。
這樣能夠更好地平衡規模擴張和盈利能力的關系,從而實現更加穩健和可持續的發展。
從另外的角度看,極兔正在逐漸退出價格戰,更加重視提高服務質量、增加附加值服務等方式來提高訂單收入。
比如,去年極兔速遞推出中高端產品“兔優達”,以滿足更多電商客戶的附加服務需求。據了解,“兔優達”提供專屬面單、派前電聯、優轉優派、獨立仲裁四大專屬服務,后來又開啟綠色通道和按需派送專享服務。
同年,極兔速遞還與京東達成合作,為京東開放平臺上的第三方商家提供服務。接入京東,有利于極兔速遞推進高端化進程。
目前,包括拼多多、京東、快手、抖音等30多家電商平臺都與極兔達成了合作。
隨著極兔在中國實現了規模效應,提高快遞服務的質量、速度和體驗成為了極兔需要轉型的方向。極兔需要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進一步提升自身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當然,如何平衡價格與服務的關系、如何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等問題,都需要極兔深入思考和解決。
極兔下半場在海外
3個月前,極兔速遞在組織體系、治理結構以及相關人事任命等方面都進行了重大調整。值得關注的是,極兔中國區迎來首位CEO,該職位由曾經的極兔創始成員劉偉擔任。
在此之前,中國區業務一直由極兔創始人李杰親自負責。如今李杰放權中國區業務和中國區獨立運營,意味著李杰和集團管理層會將更多精力從中國市場轉移到全球化業務。另一方面,中國市場也會更加精細化運營。
談到極兔的全球化業務,近些年,極兔一直在加大拓展全球市場。
目前,極兔的快遞業務橫跨了東南亞、中國、中東、北非、拉美等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而且發展勢頭十分迅猛。
按包裹量計,2023年極兔在巴西、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和埃及均進入市場前五名。
其業績公告顯示,2023年,極兔速遞的國內業務貢獻了59%的營收,東南亞則貢獻了約30%的營收,其他海外市場營收占比則為11%。
據了解,2023年,極兔速遞在東南亞、中國和新市場的市場占有率和收入較上一年均有增長,其中東南亞連續4年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
東南亞和中國市場仍然是極兔速遞的主要戰場,而新市場也將成為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極兔能夠進一步發力全球化,擁有諸多條件的助力。比如極兔速遞成功上市,提升了極兔速遞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有助于其在全球范圍內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戶。
敲鐘現場
通過公開募資,極兔速遞獲得了更多的資金支持,也有助于其擴大業務規模、提升服務質量、加強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投入。
極兔招股書中表示,將繼續進行重大投資,以擴大極兔的全球影響力和國際業務,并與當地競爭對手競爭。
而對于未來的發展計劃,極兔速遞執行總裁樊蘇洲談到:“2024年,我們將致力于持續提升市占率,加深與電商平臺的合作,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運營效率,并加大對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投入。”
不過,目前全球快遞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大型跨國快遞公司如DHL、聯邦快遞、UPS等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它們擁有全球廣泛的業務網絡和專業的物流能力。
極兔速遞需要在這個已經高度競爭的市場中尋求突破,難度可想而知。
本文來源于電商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