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空運新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強勁復蘇?航空貨運企業如何角逐“下半場”

  2024年將是航空物流迎來大發展的關鍵一年。1月4日,2024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上部署了2024年民航重點任務,支持快遞、跨境電商企業加強 航空貨運能力建設;鼓勵航空物流企業加強與先進制造、跨境電商、冷鏈生鮮等產業對接;引導企業加快海外航空貨站布局建設等。

  當下,我國航空物流“國家隊”與民營企業都已開始發力,未來,如何實現“國家隊”軟硬實力雙提升,最大化發揮出民營企業的“鯰魚效應”,蓄足發展“活水”?

  航空物流 暖意漸起

  作為現代物流中的重要一極,航空物流是高端產業鏈、高效供應鏈和創新價值鏈的重要載體和支撐。伴隨著經濟社會全面復蘇,我國航空物流業激蕩出澎湃的發展活力,暖意漸起。

  我國航空物流迎“暖春”

  2023年,我國民航全行業共完成貨郵運輸量735.4萬噸,同比增長21%,已恢復至2019年的97.6%。

  對于這樣的成績,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運輸所助理研究員楊梟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表示,在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不穩、全球貿易投資趨于疲軟的背景下,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具體歸納起來,2023年我國航空物流發展呈現出五大亮點。

  一是信心恢復。2023年航空貨運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準,特別是下半年多個月份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國際空運運價觸底反彈,市場信心有所恢復。二是保障增強。“綜合性+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體系布局建設加速,樞紐機場設施保障能力、服務功能、信息化水平提升明顯。三是結構轉換。跨境電商成為深圳機場、上海浦東機場等貨運樞紐機場的貨運主要增量,貨源需求持續保持高增速態勢。四是協同融合。如東航物流、中州航等承運人通過戰略合作、設施聯通、平臺銜接、聯動融合等模式,與各類電商貿易企業攜手出海,增強競爭力。五是場景拓展。低空空域逐步釋放,無人機監管體系加快完善,以深圳為代表的區域無人機物流配送場景拓展,成為低空經濟發展重要驅動。

  四川大學經濟與企業發展研究所執行所長梁學棟認為,我國航空物流在2023年取得引人矚目的成就,為我國物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首先,航線拓展和網絡擴張是其中之一,我國航空貨運網絡大幅擴張,新建全貨機航線涵蓋國內各地以及東南亞、日本、韓國、歐洲、南美等國際航線,形成更為密集的航空貨運網絡。其次,服務水平顯著提升,與電商、跨境電商平臺合作,提供高效穩定的航空運力服務,以滿足“國貨出海”和“跨境電商”需求。再者,新航線的開通為國際貨運通道帶來便捷,多個機場成功開通新的國際全貨機航線,連接美國、歐洲、東南亞、拉美等地。此外,規范制定和管理水平提升,民航局發布《航空貨物裝卸工作規范》,推動航空貨物運輸行業的管理和服務保障水平提高。同時,多家航空公司采用新技術,如RNPAPCH,以提高安全運行水平,反映了我國航空物流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積極探索。

  “最后,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完成首次商業載客飛行,為未來提供更多載貨能力的大型飛機奠定了基礎,標志著我國在大飛機制造領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梁學棟告訴記者。

  航空物流企業各顯神通

  2023年航空物流恢復情況好于預期,與航空物流企業落地部署密不可分。過去這一年,相關企業的表現“可圈可點”。

  2023年,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物流”)全年運輸超120萬噸貨物飛往全球各地,引進2架B777F新貨機,新開11條貨機航線,執行近7000班貨機航班。值得一提的是,南航物流于2023年1月起,執飛廣州—墨西哥城全貨機包機,實現了中國民航全貨機首次在墨西哥運營,進一步擴大運力供給能力和質量。此外,南航物流在多地建設城市貨站,推進多式聯運,搭建“天地合一”的運輸網絡。

  京東航空總經理張月斌對本刊表示,2023年京東航空投運多架新運力,且基于運力資源的穩步擴充,京東航空快步拓展航線網絡。以 2023年京東航空開通“北京大興= 深圳”“北京大興=杭州”貨運航線為例,這兩條新航線助力京津冀、江滬浙、珠三角地區多個核心城市實現更為穩定互寄時效體驗;同時也進一步深化了與大興機場的合作,持續構建高效、穩定的華北地區航空貨運網絡。


  作為京東物流重要的運能之一,京東航空自2022年8月投入運營以來,已與多個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以及中心倉、衛星倉和分揀中心等實現“倉運”協同,共同構成一體多面的物流倉配網絡,有效提升了貨物運輸時效和服務品質。

  “2023年商舟全年自有運力運輸貨量17.68萬噸,同比上升3.4%,其中國內貨運量13.94萬噸,國際貨運量3.74萬噸;新增采購外部運力業務,運輸貨量1.2萬噸。”商舟航空物流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鐵鷹告訴記者,2023年商舟著力推動廈門中轉樞紐建設,發揮區位優勢,加強對臺“虹吸效應”,開發多式聯運產品,廈門中轉貨量超過4000噸。新增雅加達、新加坡等9個9610中轉航點,累計新增9610中轉快件130噸。

  同時,商舟進一步深化外部優質運力合作發展,如與卡塔爾航空開展聯運合作,廈門-多哈和北京-多哈開航至今,腹艙均滿艙運輸;成立洛杉磯、倫敦分公司,在澳洲開展合作經營,海外市場布局基本成型,定制化的物流服務模式愈發成熟。另據周鐵鷹透露,商舟首架全貨機——同時也是廈門市本土第一架全貨機正式落戶,即將投入商業運營。

  機遇與挑戰并存成主基調

  回顧2023年,我國航空物流業供需總體保持平衡,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2024年,我國航空物流的發展會面臨哪些新挑戰?

  在楊梟看來,我國航空物流面臨的新挑戰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中美經貿“脫鉤斷鏈”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地緣政治沖突影響國際供應鏈安全穩定,公路貨運(特別是智能無人駕駛技術迭代)、高鐵快運等對航空物流的競爭影響更加明顯;二是從內部看,大型物流集成商缺少、供應鏈服務創新不足、國際通道自主可控能力較低、繁忙機場關鍵資源緊張、政策協同性及產業融合度不高。

  梁學棟則強調,我國航空物流在未來可能面臨多方面的新挑戰。首先,氣候變化和環保壓力將成為重要因素,全球供應鏈需應對環保和氣候友好的解決方案,需要通過創新技術和數字化流程減少資源消耗和排放。其次,市場行業變化和客戶需求提升可能影響航空物流,行業需適應市場動態,提供更高效、可定制化的解決方案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技術發展矛盾和競爭壓力的增大也是挑戰之一,航空物流企業需要不斷提升技術水平以保持競爭力。客貨運平衡和地域性不均衡,以及運營管理待優化也是可能面臨的問題。

  “機遇與挑戰并存,將是未來中國航空物流發展的主基調。”聯邦快遞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陳嘉良指出,隨著中國經濟和外貿穩健增長,跨境電商蓄能增強,將為航空物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然而,不斷增加的跨境貨物運輸需求,將對航空物流的時效性和穩定性提出更高要求。航空物流業亟須優化物流網絡布局和升級服務能力,以保障國際供應鏈順暢高效運行,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

  同時,數字化轉型是航空物流未來發展的機遇所在。大數據、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技術正逐漸被廣泛應用到航空物流領域中,有助于提升運營效率。但投入成本高、技術水平低、數字轉型人才儲備不足等,也使得部分航空物流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承受壓力。此外,《“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要求中國航空物流全面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方式轉型,也對航空物流企業提出新的挑戰。

  南航物流負責人對此持相同意見,其表示:“綜合來看,我國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壯大,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生鮮零售等新興產業的成長,以及政府空前的支持力度,都將賦予航空物流產業蓬勃發展的動力。雖然短期內國際航空物流市場將面臨周期性回落壓力,但中長期來看中國航空物流市場總體向好,大有可為。”

  梁學棟亦期望,2024年我國航空物流在國際化和智能化水平上進一步提升,完善航線網絡,培養強大的國際業務開發能力,并在智能化方面采用先進技術以提高運作效率。同時,他也希望通過實現貨源、運輸、節點和網絡等方面的更好優化,增強運力投入,打造世界級的航空貨運服務網絡。此外,在應對全球化和地緣政治變化方面,期望行業靈活應對動態的全球供應鏈,采取有效策略以保持競爭力。

  對于2024年我國航空物流的發展,楊梟則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預測:一是恢復自然增長。疫情后,在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增強的背景下,航空貨運市場有望繼續保持韌性,穩中有升。二是加速內聯外通。前置貨站、海外倉、海外貨站等加速布局,航空物流更有條件實現內暢外聯,提升流通循環效率。三是全面提質增效。通過物流服務模式創新,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加強對跨境電商、生鮮冷鏈、無人機配送等物流服務鏈條重塑。

  良性競合,蓄足“活水”

  航空物流“暖春”已來,但同時一個不能忽略的現實是,我國航空貨運整體實力還不夠強。作為世界第二航空運輸大國,我國如何加速打造比肩Fedex、UPS和DHL的航空物流企業?如何最大化發揮出民營企業——特別是快遞企業的“鯰魚效應”,蓄足發展“活水”?

  “國家隊”硬實力升級

  2024年剛一開年,便傳來關于航空物流的利好消息。南航物流IPO獲受理,今年有望登陸資本市場。


  “登陸資本市場的舉措有望加速航空物流業務國際化,提高我國航空貨運的國際競爭力。”梁學棟指出,同時也彰顯出我國政府鼓勵航空物流市場深化和發展的決心與魄力,有望進一步推動航空物流業的專業化、高效運營。

  順豐航空負責人在接受本刊采訪時稱:“市場動態折射出行業發展趨勢,傳統航空物流企業正逐步向現代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通過資本市場的支持,進一步加強基礎建設、打造產業體系、提升服務水平、擴大競爭優勢與品牌影響力,這將為我國航空物流行業的升級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我國航空物流行業整體服務水平與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資本注入活力的同時,也需要企業主動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對此,楊梟則建議,可從三個方面入手進一步打造我國航空物流“國家隊”。一是將航空物流“國家隊”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更好服務國家戰略需要;二是重點引導航空公司向第三方物流端延伸,鼓勵快遞企業、貨代企業、電商貿易企業向航空承運端延伸,推動單一承運人、代理人、貿易商向有貨源組織能力和集成物流服務能力的綜合物流集成服務商轉變;三是構建“專業+綜合”“物流+產業”“干線+末端”的多元化市場主體,打造細分賽道的龍頭企業,培育涵蓋全鏈條的綜合物流服務集成商。

  梁學棟建議,在壯大我國航空物流“國家隊”硬實力的同時,還需多措并舉,扭轉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重客輕貨”模式。首先,實施“客貨并重”發展策略,充分發揮客機腹艙的成本低、通達廣的優勢,確保客機和貨機的平衡發展。其次,推動服務鏈條從“機場到機場”向“門到門”轉變,提升攬貨和地面配送能力,滿足客戶對全程服務的需求。再者,拓展多元化運輸方式,不僅在空中提供廣泛服務,還在地面連接陸運、海運等方式,實現靈活周轉。最后,通過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效能,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確保自主運營服務,提升整體服務能力和競爭力。通過這些綜合措施,我國有望逐步實現航空物流的現代化轉型,加速打造與國際巨頭抗衡的航空物流企業。

  民營企業活力拉滿

  盡管“國家隊”在中國民航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但民營企業的發展態勢不容小覷。近兩年,以順豐快遞、京東物流、圓通快遞、菜鳥物流、中通快遞為代表的民營快遞企業在航空物流的布局加快,通過建樞紐、開航線、買飛機等一系列舉措,不斷加強航空貨運能力。

  “民營企業在我國航空物流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包括提升競爭力、拓展網絡布局、加強航空貨運能力以及推動技術創新。民營企業的介入強化了航空物流領域的競爭,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創新和服務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行業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梁學棟指出,通過建設航空物流樞紐,民營企業拓展了網絡布局,提高了物流的覆蓋范圍,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投資和建設航空貨運基礎設施使民營企業在航空貨運能力上有所提升,支持供應鏈高效運轉和滿足市場對快速物流的需求。此外,一些民營企業積極探索新技術的應用,如無人機、物聯網等,推動技術創新,提高物流效率并降低運營成本。

  作為航空物流的民營企業“扛把子”,順豐航空2023年累計投運9架新運力,至2023年底已增長至86架,其中寬體機達26架,占機隊比例持續提升。在航網布局方面,2023年順豐航空新開義烏、徐州、鄂爾多斯等國內站點,以及阿布扎比、迪拜、特拉維夫、布達佩斯等國際站點,加密在飛國際航線,首次將航線服務范圍延伸至中東、大洋洲,全球通航城市及地區累計已突破100個。在樞紐運行方面,2023年順豐航空開通了44條國內航線和10條國際航線,其中國際航線數量實現從0到10的突破。隨著航線網絡的快速鋪開、地面保障能力的不斷提升,2023年,順豐航空在鄂州花湖機場的國內、國際進出港貨量累計已突破20萬噸。

  再比如,2023年圓通累計新開34條國際貨運航線,其中有首次在溫州、廣州等核心城市開通的國際定期貨運航線。在2023年12月底,圓通航空更是首次開通往返中東的貨運航線。到旺季時,圓通航空日均航班量突破40班。

  民營企業由于更具靈活性和創新力,更容易激活航空物流的新業態,但弊端也同時存在。在中國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看來,同質化的快遞市場競爭環境不利于發展航空快遞。一方面,加盟制的民營快遞企業競爭模式單一、同質化競爭嚴重,主要以簡單的價格競爭為主,造成快遞價格不能支撐自建航空貨運公司的運輸成本;另一方面,快遞業淪為價值洼地,被產業鏈中的其他環節控制,最終使快遞價格偏離市場價值,盈利能力大幅降低。

  為最大化激發民營企業的活力并促進其在航空物流中的持續發展,我國應制定更加開放和鼓勵創新的政策,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支持。鼓勵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開展合作,共同推動航空物流領域的發展,實現互利共贏。提供相關的技術培訓和支持,幫助民營企業更好地應用先進技術,提升其在航空物流中的競爭力。建立健全的市場監管機制,確保競爭環境公平有序,防范不正當競爭行為。

  良性競合成關鍵

  在航空物流的發展中,“國家隊”與民營企業各有千秋。未來,如何處理好兩者的競合關系,下好一盤棋,推動我國航空物流的高質量發展?

  梁學棟建議,在處理兩方的競合關系時,需要綜合考慮兩方的優勢和特點,通過合理的協同和競爭,推動我國航空物流的高質量發展。首先,促進合作是關鍵,鼓勵兩方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動航空物流網絡的建設和優化。這種合作可以涵蓋共享基礎設施、信息技術以及資源互補,實現協同效應。其次,為了確保市場的公平競爭,建議制定公平競爭規則,包括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規則和法律法規。這有助于防止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確保兩方在市場競爭中都能夠依法公平競爭。再者,鼓勵兩方共同投入技術研發,推動技術創新的應用,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如推動人才培養和信息共享,為兩方提供專業、高素質的人才支持,促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共享行業信息,提高市場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對稱,促進良性競爭。最后,建立健全的監管機制,確保市場競爭的公平有序,防范潛在的市場風險,保障行業的健康發展。

  “商舟就是與民企合作的典型例子。”周鐵鷹表示,作為商舟參股股東之一的福建縱騰網絡,就是一家跨境電商及基礎設施供應商的民企。加強與包括縱騰在內的民營企業戰略合作關系,有利于發揮商舟航線網絡覆蓋面廣、民營快遞企業集貨能力強的優勢,通過貨機聯營、腹艙包艙、共建海外倉和海外貨站等形式,高效整合優勢資源,實現批量貨物的快速集貨和運輸。加強“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能力建設,打造“一鍵式”“一站式”個性化和定制化服務體系,實現線上下單、上門收貨、貨物跟蹤、貨物派送的全流程服務,打造商舟差異化服務優勢。

  激越向上,差異突圍

  航空物流作為現代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的重要溝通渠道和紐帶,在經貿往來與現代流通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針對2024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的全新定調,政策如何護航航空物流發展?企業又該如何實現大跨步發展?

  政策如何護航

  2024年1月4日,全國民航工作會議召開并提出我國航空物流新一年的工作重點:支持快遞、跨境電商企業加強航空貨運能力建設;鼓勵航空物流企業加強與先進制造、跨境電商、冷鏈生鮮等產業對接;引導企業加快海外航空貨站布局建設;深化航空物流綜合保障能力試點,加大對航空貨運樞紐基礎設施、航權、時刻等資源的協同保障;提升航空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


  而要落地上述工作重點,不僅需要企業自身發力,還需要政策給予保障。楊梟認為,在新業態方面,主管部門要推動出臺促進跨境電商航空物流高質量發展相關措施,拓展無人機物流場景創新應用和配套法規支持。在提升效率方面,要推動國際轉國際、國際國內互轉的海關查驗流程優化和模式創新,建立更高效的貨物通關環境。在基礎設施方面,要完善以貨運功能為主的機場布局建設,推動出臺航空前置貨站建設發展相關指南,加強跨境電商、冷鏈、指定監管場所等功能設施補短板。在航權方面,要提高對市場需求的響應度,積極擴大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航權安排,加大需求旺盛、航權緊缺國家的航權談判力度。在時刻方面,要對貨運功能較強的樞紐機場,合理增加貨運時刻供給,對確需日間貨運時刻給予一定支持。

  梁學棟認為,政府應該從專項資金、稅收政策、產業發展方面出臺一攬子扶持政策,支持我國航空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

  首先,可以設立專項資金,為快遞和跨境電商企業引入先進的航空貨機提供資金補貼或低息貸款,同時對航空物流企業實施與業務規模和航空貨機投入相關的獎勵機制。其次,制定稅收政策,給予投資于航空貨運設備和技術的企業稅收優惠,并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進口貨物的稅收減免政策,以鼓勵選擇航空運輸。在產業方面,國家可以設立產業聯合發展基金,支持航空物流企業與先進制造、跨境電商、冷鏈生鮮等產業進行深度合作,形成全方位的戰略合作,提高整體供應鏈效益。最后,設立專業培訓計劃,提高從事航空物流的專業人才水平,促使高校和科研機構與航空物流企業加強合作,培養更多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通過這些政策支持,國家能夠有效促進航空物流業務的發展,提升整個航空貨運產業的競爭力,同時推動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

  企業如何實現大跨步發展

  “2024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釋放的上述信息,將為航空物流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利好。”順豐航空負責人表示,順豐將緊抓機遇,以擴大機隊規模、拓展航線網絡、強化樞紐運營為著力點,持續提升航空物流服務能力,積極落實全國民航工作會議的各項工作要求。

  順豐負責人補充道,2024年順豐航空全貨機機隊規模將持續擴大,依托鄂州花湖機場的貨運樞紐功能,順豐航空將加快打造“覆蓋全國、暢達全球”的貨運航線網絡,充分發揮軸輻式網絡的集散轉運優勢,深耕自鄂州輻射東南亞、北美、歐洲、中東等區域的國際、洲際航線,促進“一夜達全國、隔日連世界”快貨物流圈的持續升級,為生鮮冷鏈、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打造高效的物流網絡,為中國企業生產制造的全球產業布局提供安全可靠的國際空運服務,通過國內、國際航班的中轉銜接,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全力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創造更大的價值。

  “隨著中國航空物流出海的趨勢愈發明顯,中國貨運航空公司將在國際市場的角逐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張月斌則表示,京東航空也將不斷助力國內和國際航空物流網絡的建設,特別是將大力賦能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

  目前,京東航空已經開通多條國內定期航線、東南亞及南亞航線。2024年,京東航空的機隊規模將進一步增加,航線網絡也將日益豐富和完善。除了深耕東南亞市場以外,京東航空也將繼續開拓海外新航線,建立更加立體的國內及國際航線網絡,服務自身快遞快運業務的同時,滿足更多國際客戶出海的需求。

  “航空貨源結構的變化、客戶需求的日益多樣化正在推動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壁壘逐漸減弱,國際物流已不局限于傳統的單一運輸模式,逐漸向海空聯運、空鐵聯運等多元化模式發展。”南航物流負責人表示,多式聯運已成為航空物流的發展趨勢。目前業內較成熟的是海空聯運模式,一方面可以依托海運網絡的縱深發展擴展空運市場,深入觸達直航空運難以到達的產地客戶;另一方面,可以降本增效、增強供應鏈穩定性,如在紅海形勢日益嚴峻的當下,業內已出現可以將自亞洲始發的貨物通過海運集中在迪拜、洛杉磯,后再借助空運將貨物運至北美洲、南美洲、歐洲等地的海空聯運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在海運要道中斷情況下的更優選擇。

  2024年,南航物流將進一步鞏固航線網絡優勢,升級產品經營體系,優化迭代“5+N”產品體系,推動南航快運、南航飛遞、限時中轉等時效產品做大做強,將快運打造成時效產品標桿。加強大灣區、長三角、大興和新疆等樞紐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區域聯動,拓展聯運網絡,完善地網布局,持續搭建“天地合一”的運輸網絡。

  周鐵鷹表示,商舟將通過以下三大措施不斷強化自身優勢,實現差異化突圍。一是加強與先進制造、跨境電商、冷鏈生鮮等平臺企業深度對接,參與產地直達、聯合營銷等合作業態,借助海關通關一體化政策的實施,以廈福杭貨站為核心,大力開展“一單制”“一箱制”多式聯運試點,簡化航空運輸流程,推動物流提質降本增效。二是深化與政府、機場等的合作,瞄準重點市場,廣泛參與航空物流綜合保障能力試點項目,加快貨站冷鏈倉、跨境監管中心、海外倉等航空貨運樞紐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航空通道布局,促進物流環節的高效銜接和運作。三是借助政府政策紅利和股東方資源,拓展航線運力網絡,新增新加坡、澳洲分公司建設步伐,打造以廈門為軸心,輻射至歐美澳、東南亞、東北亞的網絡布局,形成“貨機空間大+腹艙覆蓋廣”的競爭優勢。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航空,貨運,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