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針對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有關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
日前,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商務部、海南省等制定了《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特別措施》),這是我國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以來,國家持續推動放寬市場準入限制的重要舉措,是“十四五”時期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將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司長徐善長表示,《特別措施》是縱深推進市場準入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以海南作為放寬市場準入試點的先手棋,實行特別準入政策,支持海南大膽先行先試,探索更加靈活高效的市場準入政策體系、監管模式和管理體制,將推動海南樹立全國暢通市場準入的樣板,打造世界級市場治理的典范,以具有競爭力的治理模式,加速匯聚國內外高端要素,成為支持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安排。
徐善長表示,《特別措施》的研究制定主要是基于四方面考慮:
一是聚焦黨中央對海南自貿港的功能定位。中央明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要以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強調通過人的全面發展,充分激發發展活力和創造力,打造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
二是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更好服務新發展格局。立足于海南自貿港,以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為抓手,推動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外企業家和創業者團隊來海南立業安家,穩定他們的投資預期與信心,將海南自貿港打造成強大國內市場建設的重要支點,打造成暢通國內與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高地。
三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配合海南自貿港重大戰略落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特別措施》進一步塑造海南發展新優勢,為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源頭活水;協調發展方面,《特別措施》根據全島不同區域資源稟賦優勢,通過放寬市場準入推動不同產業與市場梯次錯位布局,突出發展鄉村旅游與特色農業,促進全島城鄉協調發展;綠色發展方面,《特別措施》鼓勵新能源充換電網絡全島布局,這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措;開放發展方面,《特別措施》聚焦醫療、金融等服務業領域,賦予不同所有制主體一視同仁的準入待遇,有助于進一步穩預期穩外貿穩外資;共享發展方面,《特別措施》側重引導民生補短板項目,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證全島民眾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推動共同富裕。
四是以目標為導向注重解決現實問題。《特別措施》不是簡單放開負面清單上的準入事項,而是選定適合海南現階段發展需要的目標領域,以市場主體需求為中心,以加快產業落地為導向,針對產業鏈各個環節存在的體制機制問題,綜合提出放寬準入限制、優化準入環境、提供配套支持等一攬子政策措施,力求打通制約行業發展的難點、堵點,形成更加靈活高效的市場準入政策體系,推動政策舉措切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徐善長還表示,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還將從“3個立足”出發,對多個重點區域實行特別準入措施。
一是著眼于直接服務自貿港特殊定位,精準推動海南發展。《特別措施》的“特別”之處體現在是為海南自貿港建設量身打造的措施。緊密圍繞國家賦予海南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和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的戰略定位,充分考慮海南獨特地理區位,突出精準性、有效性、開拓性,找準社會資本有進入積極性意愿和破除壁壘迫切需求的關鍵點,為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撐。
二是著眼于特別措施不設條框,在“管得住”的前提下,切實放寬文化、醫療、教育等行業準入準營門檻,千方百計破除壁壘,有效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特別是在網售處方藥、商業航天、新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作出開拓性探索,全面重構行業準入與監管機制,在市場準入體系建設中形成更加濃厚、更有活力的改革創新氛圍。
三是著眼于匯聚全球資源。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制定出臺支持海南自貿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能夠向全球投資者和消費者展示我國改革開放的決心。《特別措施》把海南打造成為世界范圍市場準入的標桿,形成極具吸引力的市場環境,具有中國特色的自貿港市場準入標準體系和市場環境將極大地促進全球優質資本、人才、技術等資源高效匯聚,形成改革發展的強大動能。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