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社會熱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冷鏈物流漸進黃金期,快遞企業能分一杯羹么?

  近期,央視連續關注我國冷鏈物流市場發展,推出了《冷鏈物流“熱”起來》專題報道。其中,多家快遞商也摩拳擦掌,順豐表示冷鏈業務未來2年要做到百億規模,國內做到龍頭后開始向海外市場擴張,中通冷鏈北京、上海、廣州分公司同時發力,迎來首期業務試運營。快遞業能切下未來5年多大的冷鏈物流份額呢?

  冷鏈物流蛋糕有多大?

  有數據統計,2016-2020年,我國冷鏈物流需求總量年均增長率超過19.2%,冷鏈庫容量年均增速在10%以上,冷藏車保有量年均增速達20%以上,伴隨著冷鏈新基建政策和措施的深入,冷鏈物流各類基礎設施保障能力進一步完善。

  2020年,我國冷鏈物流總額為4.81萬億元, 冷鏈物流總收入達2886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預計到2025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500億元,較2020年翻一番。

  當前,我國冷鏈物流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從需求端看,最近5年,我國肉、蛋、奶、水果、水產品人均消費量平均每年分別上漲3.3%、3.4%、1.0%、4.6%、1.8%。快速變化的消費升級,倒逼產業鏈、供應鏈提質增效,迫切要求加快發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降低農產品產后損耗,滿足供應和均衡上市需求,提供更多質優物美的農產品。

  從供給端看,冷鏈物流涉及到民生等重點領域,國家層面高度關注其發展。其中,2020年國家層面出臺的冷鏈物流發展政策尤其密集,當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推進田頭小型倉儲保鮮冷鏈設施、產地低溫直銷配送中心、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

  從產業端看,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技術裝備優化升級以及冷鏈產業集群的不斷狀大,逐步形成了冷鏈物流上下游協同發展的良好勢頭。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了首批17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的名單。根據農業農村部資料顯示,2020年全年,中央安排50億元財政資金支持河北、山西等16個省(區、市)開展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

  截止到2020年底,共支持超9000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產品產區新建或改建1.4萬個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規模超過600萬噸。

  快遞企業發展冷鏈物流的優勢和不足

  快遞企業擁有發展冷鏈物流的一些優勢,如擁有深入農產品源產地到連接消費者的物流渠道,有較快的流通速度,也有一定生鮮產品寄遞的經驗。

  但發展冷鏈物流,快遞企業現有的運作模式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一是難以與現有業務模式進行兼容。冷鏈物流使世界越來越小,經過港口進來的商品,如東南亞的水果、智利的牛肉和紅酒等冷鏈食品,再通過鐵路或者公路的冷鏈運輸到全國各地。在這個過程中,基本是B2B批量性同一流向的物流過程。而快遞業適合的是B2C、C2C的模式,大量快件集中到處理中心經過分理后流向不同的方向。在這個過程中,基本沒有冷鏈保鮮的條件。在最后的派送階段,現有通達系的派送模式都是按路線順序派送,無法保證冷鏈件優先派送。

  二是投資較大。冷鏈物流對全程每個環節都有嚴格要求,在車輛、冷庫、信息系統建設等方面投入資金大。以冷庫為例,作為冷鏈物流的基礎,冷庫是全程冷鏈環節中的基礎設施,在倉儲、加工、運輸等各個環節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當前大多數快遞企業的處理中心,都缺乏冷庫這一硬件。而預冷作為一種預貯處理方式,是農產品低溫冷鏈貯藏運輸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預冷庫建設成本高,尤其是農產品需要的氣調庫,比一般的冷藏庫成本更高。動輒千萬元數十億元的投入,一般快遞企業很難實現。

  三是相對專業。和傳統物流相比,冷鏈物流不僅資金投入大,在每一個環節上對于技術的要求更高。冷鏈物流由預冷處理、冷鏈加工、冷鏈儲存、冷鏈運輸和配送及冷鏈銷售幾方面構成,為保持食品(新鮮或冷凍)的品質或其他產品(醫藥等)的效能以及減少運輸損耗,在其加工、貯藏、運輸、分銷、零售等環節,貨物始終保持一定溫度冷藏車、保溫盒、冷藏陳列柜等設施。事實上,冷鏈物流的核心不完全是“冷”,而是“恒溫”——不同的產品需要不同的保存溫度。而這些硬件設備、技術,大部分快遞企業都還比較欠缺。更欠缺的,是還沒有為冷鏈物流發展準備充足的專業型人才資源。

  兩極分化的現狀

  2020年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中,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名列第一。排名第二的京東物流、排名第五的江蘇蘇寧,雖然開辦有快遞業務,但它們主要是倉配一體化的物流企業。而其它的快遞企業均無緣上榜。

  2020年,順豐冷運及醫藥業務實現營收65億元,同比增長27.5%。順豐的成功,在于其較早開始布局冷鏈物流,同時持之以恒地耕耘。2014年9月,順豐成立冷運事業部,依托順豐的運輸網路、倉儲服務、溫控技術、以及管理系統,致力于為生鮮食品行業客戶提供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順豐是目前唯一擁有B2B、B2C全鏈條冷運能力的快遞企業。其全國布局超過70座冷庫,大部分的冷庫已經開始盈利,已開通運營食品干線143條,覆蓋117個城市,727個區縣。農產品方面,順豐已經完成超過2800個縣市,超過4000種農產品的布局。此外,順豐冷運還取得醫藥冷鏈牌照,有關藥的生產-零售-醫院冷鏈服務也已完成布局。

  相對而言,冷鏈物流是高端快遞與中低端快遞企業之間的一道分界線,通達系等其它快遞企業冷鏈物流仍屬于發展的起步階段。

  3月22日,中通在北京、上海、廣州分公司已經開展首期冷鏈業務試運營。中通冷鏈的運營主體為中通云冷網絡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于2020年3月成立。該公司于2020年11月、12月分別投資成立了浙江中通藍網物流有限公司、上海中通藍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業內對此分析,藍網,是中通悄然搭建的一張進軍高端市場的網絡。

  圓通于2016年啟動“大閘蟹項目”,正式進軍冷鏈市場。目前其能提供多行業冷鏈物流解決方案,如為生鮮電商提供倉配一體服務,為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提供冷鏈干線運輸等。

  自2016年10月,申通就在上海地區小范圍試水冷鏈物流,后從生鮮水果產地開始,向冷鏈運輸、配送滲透。2017年4月,申通成立了上海申雪子公司,主要從事食品經營及冷鏈倉儲配送業務,定位倉儲、運輸、配送三類業務。

  未來是群雄并起還是“馬太效應”?

  物流大時代來臨背景下,快遞行業風起云涌,一方面,行業邊界逐漸模糊,快遞、快運、中高端、中低端逐漸滲透融合,另一方面,行業整合、轉型加速,龍頭外延擴張迅速。那么,對于漸進黃金期的冷鏈物流,未來會是怎樣的競爭態勢,是快遞企業群雄并起切割冷鏈物流蛋糕,還是呈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

  筆者判斷,未來的形勢,應居于兩者之間。

  一方面,順豐、京東等快遞物流巨頭依然占據著電商冷鏈市場主導地位,但眾多實力強勁的競爭者將會發起挑戰,群雄爭霸的競爭局面將非常激烈。如鄭明現代物流正在朝著國內領先的冷鏈供應鏈綜合方案提供商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今年以來,方源資本11億美元收購希杰榮慶物流,可能正好讓希杰榮慶物流趕上冷鏈發展高峰。此外,中鐵特貨、中遠海運等一眾物流企業也都在虎視眈眈地盯著冷鏈物流這塊大蛋糕。

  另一方面,面臨眾多中字號、以及區域性或地方性的冷鏈企業參與的局面,通達系等快遞企業可能會揚長避短,更多選擇向它們已熟悉的快遞物流、航空貨運、國際網絡及供應鏈、信息技術等領域發力。當然,它們也不會放棄在冷鏈物流領域的探索,因為,這是邁向高端快遞的一條必經之路,在未來幾年,可能有一至兩家快遞企業會實現這方面的突破。(作者單位: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重慶市寄遞事業部)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冷鏈,物流,快遞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