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京東出海簡史

  從事跨境電商行業4年的劉易陽前不久發現,自己加入的一個微信群名從“京東國際B2B平臺招商群”變成了“京東全球貿招商1群”。劉易陽介紹:“雖然群名變了,但京東這個平臺的業務還是B2B,入駐鏈接也沒換,而且免傭金、免月租費、免會員費、免上架費,不少人想試試。”

  京東全球貿是京東最新的國際業務布局,已在6月18日正式開放運營,主營東南亞以及美國市場。

  “2021年底關停的JoyBuy原本是B2C平臺,如今轉型為B2B平臺,對標的是阿里國際站的RTS小額快速成交,還是很有想象空間的。”曾在京東國際業務部任職的李晨向者表示。

  實際上,京東全球貿這種釋放中國供應鏈能力的打法早在2017年就提出來了,那時的名字叫“京東售全球”,具體是做B2C。這些年京東的出海就像它的業務打法一樣,兜兜轉轉回到原點。

  京東的出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在納斯達克風光上市之際,出海業務一度被列為重要戰略之一,最早海外業務負責人是一個叫徐昕泉的前華為高管,在這之后,京東海外業務負責人8年5易,最新負責人Daniel Tan上任不到半年。

  期間,在京東老兵閆小兵2020年上任后,戰略日漸清晰,主要分為跨境、商物流和本地站三大業務。但是,海外業務并無實質進展,除了在東南亞,京東出海八年,戰略為何搖擺不定,外界無法給出答案。

  01

  2014-2017:鎩羽,又出發

  京東出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

  2014年5月,京東集團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就在京東上市的2個月前,原華為終端電商總裁徐昕泉加入京東集團,擔任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海外事業部總裁,負責京東國際市場的戰略布局及業務拓展。

  當時全球化被京東列為重要戰略之一,也被媒體形容為京東和阿里這對宿敵的“貓狗大戰”從國內轟轟烈烈打到了海外。

  在阿里海外擴張版圖中,全球速賣通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被稱為“海外版淘寶”的速賣通,于2010年4月上線,2014年7月時就已成為最受俄羅斯用戶歡迎的十大網站之一,并在巴西市場占有一定份額。

  2015年,阿里祭出“雙總裁”戰術,任命高盛前副主席Michael Evans擔任阿里巴巴集團總裁兼執行董事,全面負責阿里集團全球化業務,阿里原總裁金建杭職位不變,主要負責國內事務,均向阿里集團CEO張勇匯報,使其海外業務與國內業務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同時,阿里在2016年正式將之前入股的東南亞第一電商平臺Lazada收入囊中,邁出了向東南亞發展的關鍵一步。

  但2015-2016年,卻是京東的變動之年。公開信息顯示,從2015年4月份起,京東技術研發高級副總裁李大學,京東POP平臺負責人、拍拍總裁蕢鶯春,負責無線業務部門的副總裁江川,京東商城運營體系高級副總裁李永和,移動轉售總經理閆小波等高管,紛紛離職。

  尤其是2016年3月京東海外事業部總裁徐昕泉的離職,給京東的海外布局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2015年6月京東上線了全球售業務(JOYBUY)俄文站,但半年后,京東決定暫停俄羅斯站點營業。曾擔任京東JOYBUY運營的李菲菲表示,“2016年開始京東已不再活躍于俄羅斯市場”。隨后,京東海外事業部部分骨干相繼離職,原本獨立的京東海外事業部被合并到京東商城體系。

  兩年的出海嘗試宣告失敗。

  但劉強東并沒有停止國際化的探索。2016年8月,京東集團公布了一項人事任命,京東商城首席執行官沈皓瑜卸任,并擔任京東集團國際業務總裁。消息稱沈皓瑜未來將在美國辦公,負責公司海外市場拓展以及與沃爾瑪的戰略合作項目。

  2017年4月,京東集團宣布設立戰略部和國際業務拓展部,任命廖建文擔任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CSO),任命鄭孝明擔任京東集團國際業務總裁,直接向劉強東匯報。2017年6月,“京東售全球”業務正式上線。11月,京東推出海外市場免郵服務。隨后的兩年間,京東在東南亞地區不斷發力,在積極投入京東印尼站(JD.ID)的基礎上,投資了印尼電商Tokopedia、越南電商平臺Tiki,與泰國零售集團Central Group成立電商合資公司JD Central。

  據曾在京東印尼站做客戶經理的張小偉介紹,京東的印尼站、泰國站絕大部分是自營業務,只有少量的第三方賣家業務。印尼站主要賣的是電器,“挺本土化的,大部分是海外的員工。”

  “但其實京東在東南亞做得還是挺吃力的,像泰國站,Central Group和京東兩邊都管,在協調上出現了問題。印尼站雖然數據上流量大一些,但比不過Lazada、Shopee。說實在的,印尼、泰國這種合資模式本身就不好做。”張小偉表示。

  02

  2018-2019:突變,停歇、反思

  “其實2018年劉總(劉強東)已意識到了東南亞站點的管理混亂問題,有意著手改變,但因為一些意外臨時停歇了。”李晨表示。所謂的意外是2018年9月,劉強東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因涉嫌性侵女大學生被捕。隨后,京東進入靜默期,國際業務幾乎停歇,長達近半年之久。

  2019年2月,京東集團內部召開了反思會,參會人員是劉強東及各個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劉總(劉強東)首先自己做了一些自我反思,然后又播放了一個視頻,把國際業務拿出來舉例。”曾參與該會議的趙麗宏說道,“氣氛挺壓抑的,劉總說,你們看大家都在這里指手畫腳,但沒有人真正站出來幫他們解決問題。”

  在這次會議之后,京東開始對部分高管的職位做出調整,當年9月任命孫世珉為京東東南亞總裁。孫世珉曾在支付平臺PayPal、新加坡電信、越南電商平臺巨頭Tiki、印尼共享出行平臺Go-Jek等多家企業任高管,對東南亞地區非常熟悉。

  但多位京東員工向志象網表示,孫世珉“在內部口碑不太好”,有人這樣評價他,“孫在東南亞多個平臺都是短暫任職,基本都在一年左右,其實是比較務虛的。在京東東南亞業務上也沒有做成實質落地的事情,主要不太敢自己拿主意。”

  2021年11月,孫世珉正式離開了任職兩年多的京東。京東泰國站相關人員周洋對他的表現很是理解,“從企業文化上來講京東不是一個特別開放的公司,海外市場非常不一樣,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看似一個整體其實是多個不同文化的國家,作為區域總裁需要有切實的執行力,京東本身也需要更多開放心態。”

  03

  2020-2021:老將閆小兵受命

  2020年12月,京東老將閆小兵出任京東集團國際業務部負責人,成為京東國際的第五位負責人。

  而幾個月前,劉強東在“519老員工日”發布的全員信中表示,京東的夢想是 “成為一家國際化的公司”,目標是“在海外再造一個京東”。

  從加入京東起,閆小兵就一直負責著京東的重要部門——2012年起主導3C家電品類,2018年出任3C電子及消費品零售事業群總裁,同時兼任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管理原家電事業部、3C 文旅事業部、全球售業務部。

  閆小兵出任后,京東國際業務進行了相應整合,跨境、商物流和本地站三個團隊均向閆小兵匯報,閆小兵則直接對劉強東負責。趙麗宏談道:“閆總在京東非常資深,曾在國美和黃光裕共事過,深得劉總信任,這個強力干將被寄予了帶動整體業務發展的厚望。”

  2021年4月,在雅加達當地商場中,JD.ID的全渠道線下商店正式開業。“當時是在當地商場里選了一塊相對比較大的地方,賣的產品還是依托于JD.ID供應鏈。不過這個店在京東印尼的業務量占比還是比較小的,東南亞地區仍以線上渠道為主。”張小偉說。

  緊接著,京東商物流密集開通了多個航線,快速推進全球織網計劃,為京東開展跨境和本地站業務打下基礎。

  2021年5月,京東開通中泰(深圳-曼谷)包機航線;6月,開通首條中美(南京-洛杉磯)貨運航線;8月,開通第二條中美(上海-紐約)貨運航線;9月,開通中英(合肥-倫敦)全貨運包機航班;10月,京東物流與嘉鴻物流簽訂協議,嘉鴻物流將在意大利為京東快遞提供海外運輸及倉儲服務。這一年,京東相繼在英國、德國、荷蘭、中東等地設立保稅倉,其中超過一半為自動化倉。

  但在2021年12月,閆小兵突因家庭和身體原因提出在2022年春節后退休,京東國際供應鏈業務部負責人Daniel Tan(陳冠翰)代理執掌國際業務。

  04

  2022:海外經理人上位

  接棒閆小兵的Daniel Tan,曾在華為、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公司工作多年。他在2020年3月入職京東,不足兩年就擔當重任,業內普遍看法是,京東想要一位擁有跨國公司背景、熟悉海外市場的主理人,帶領京東走向國際化。

  東南亞仍是京東國際化的重要戰場,但對于Daniel來說,想要做出新的成績也絕非易事。“Daniel更像是職業經理人,和閆總不一樣,他在集團內部沒什么話語權,而且公司的海外投入還是比較有限,又要出成績,壓力大是肯定的。業務層面上原本是有一些嘗試,但創新業務都在2021年底被優化掉了。”原京東國際業務部員工胡俊俊表示。

  不過,Daniel也推動了京東國際化的To B業務,主要是和一些國際公司合作,幫助中國供應鏈拓展海外的渠道。如在2022年1月18日,京東宣布與Shopify達成戰略合作,成為Shopify在中國市場的首個戰略合作伙伴。

  李晨向作者透露,“但隨著Shopify在3月宣布任命薛劍為其首任大中華區總裁,京東和Shopify的合作,就顯得有些尷尬了。雷聲大雨點小,在京東內部這種事情還挺常見的,像是之前和沃爾瑪的合作,也基本上不了了之。”

  東南亞之外,年輕的“船長”Daniel帶著新的玩法幫助京東拓展歐洲棋局。2022年1月10日,京東在荷蘭開啟全新模式的Ochama全渠道自提零售店,標志著京東首次在歐洲落地獨立零售品牌業務。Ochama的名字來源于Omnichanel+amazing,寓意“令人驚嘆的全渠道購物”。

  顛覆以往零售模式的Ochama,店內有自助服務臺和焦點商品展廳,也有機械臂、AGV自動搬運機器人。作為京東國際出海的獨立業務分支,Ochama超級倉店目前已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萊頓和烏特勒支市落地。

  參與Ochama項目的陳旭表示,Ochama的落地多少帶有“劉強東的執念”,“老板比較支持這個項目,其實已經籌備了一年多的時間,整體是一個前店后倉的形式,顧客可以線上下單線下自提。目前還很初級,內部仍在觀望。”

  另外,京東也在密切關注著美國市場。6月6日,京東美國首個自動化倉“洛杉磯2號”正式啟用;618前夕,以洛杉磯倉為依托,京東建立了首個海外維修中心;6月18日,全新上線的京東B2B平臺京東全球貿正式開放運營,主營東南亞以及美國市場。

  8年過去了,京東的國際化看似信心滿滿地又出發了。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京東,行業,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