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雙十一,都說是物流行業大考,這話幾年前說還湊合,如今隨著物流企業“打怪升級”與電商模式的轉變,大促之下考驗物流企業對技術的應用這個說法如今更為貼切。其中,有的企業可能沒有炫酷、華而不實的展示品,但他們有讓商家節約成本,讓消費者更快拿到商品的解決方案,發網即使如此。
01
熱度:熱情備戰
古語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常言又道“事不過三”,人們對一件事的熱情和期望,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衰減。對于電商和物流而言,雙十一就在那里,不管是繁忙還是平靜,每年一次,來就來了,僅此而已。但發網堅信態度決定一切,即便第14次參加雙十一,也依舊熱情。
據透露,對于今年的雙十一,發網提前60天進入預備狀態,與客戶溝通、單量預估、模擬預演,從而制定針對不同客戶的解決方案,全體上下依舊保持很高的熱情投入其中。
如今,已經參與14年雙十一的發網,在全國范圍內有2000余家品牌客戶參加雙十一,這些客戶品類不同,商品大小不同,單量多寡不一,發網都要通過其大數據系統進行預測、規劃,最終實現履約時的順暢。
發網方面表示,與十四年前相比,發網的系統變強大了,服務也變得更加專業了,但保持不變的是那份熱情,是認真專業的態度,用心交付每一份寄托。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發網還是那個發網。
02
速度:科技與狠活,快與穩可以兼得
在物流行業,快和穩,很多時候是一對反義詞,遙想當年雙十一,各家快遞公司出現的暴力分揀,依舊讓人記憶猶新,又快又穩這種事,在很多年間都被認為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殊不知發網保持著一個驚人記錄——無論電商模式怎么變,截至目前,13年雙十一大促期間發網從未宕機。
發網始終秉承“軟件即服務”的理念,自主研發物流云平臺,集成供應鏈管理SaaS平臺及智能倉儲管理系統,涵蓋近多個業務子系統,為客戶提供全鏈路的物流系統及智能硬件支持。庫內運轉不慢反快,更加有條不紊。
其中,自研的驚蟄SaaS平臺,將品牌商ERP、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快遞公司和發網的庫內系統四者進行連接,搭建起一個供應鏈全鏈路數據系統,從而實現大數據集成管理,通過自研算法,讓交付履約更高效服務。如今,該套系統平臺目前累計已服務倉庫數量達1000+;服務終端用戶數量達50000+。
與之配套的還有供應鏈智能軟硬件系統芒種,極大提高了倉內作業的效率。可根據發網自研的算法,設計不同的調度系統,由這些系統來驅動智能設備進行自動運轉,提升倉內的智能化水平。此舉不僅降低了對人工的依賴,同時也將作業效率提高了幾個層級,大促期間庫內生產時效平均耗時6-8小時,鏈路時效提高30%以上。
除此之外,發網還在通過前置倉的模式,讓商品距離消費者“一步之遙”,真正的快到家。
自2020年首次啟用的預售下沉模式,發網在這條路上一發不可收拾,因為前置倉實在是香,不僅能幫商家有效降低成本投入,滿足消費者“所見即所得”,更讓后端物流壓力相對獲得緩解。
傳統電商模式通過中心倉進行直配,中心倉常設置在遠離市中心的城郊地區,有的直接跨省,往往難以滿足消費者快速配送的需求。而在前置倉模式中,一方面,基于雙十一等電商大促期間的預售場景,發網提前將包裹前置到包裹集中的“省倉”“網格倉”和“站點”,讓商品在省/市內進行快遞路由,或者直接讓商品處于離消費者最近的站點/快遞柜,實現更快速簽收的體驗,實現了“更快”。另一方面,前置倉模式通過供應鏈優化帶給了消費者更標準化的服務,大幅降低因人為原因導致的物品損壞,也為如今對快遞員送貨上門提供了便利,從而實現了“更好”。
除此之外,發網還基于雙十一等電商大促單量倍數增長需求,為商家提供大促分倉方案,根據訂單區域結構及銷售計劃數據進行分析,設定全品倉、爆品倉分布策略,增加庫容、緩解生產壓力。例如,針對某美妝品牌過往幾年的大數據進行分析,對全網訂單包裹集中的20余省倉分布,實現預售訂單全鏈路時效低于48小時,重點城市當日達包裹比例達到70%以上。
03
態度:細節決定成敗,認真成就大業
三歲看老,如今十六歲花季的發網,已是14年的雙十一老兵,比很多平臺、品牌甚至快遞公司參與的時間都長。從當年,雙十一、618集中爆發,到由于拼多多、直播帶貨出現的爆品模式,再到社區團購,渠道分散化、訂單碎片化,發網始終從客戶角度出發,為每一份包裹服務。
發網堅信,對細節決定成敗,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每一分一秒的進步,在消費者端都將無限放大。在效能極速提升的背后,發網的智能算法一直在飛速的運算中。儲位平衡算法和上架算法,讓每一個貨品上架都有據可依。動態計算使約90%的訂單能通過流水線揀選。過去傳統的揀選人員70%的時間浪費在了揀選的路上,而在發網自動線,每個揀選人員完成的揀選活動范圍均不超過2平米,極大提升了效率。
認真成就大業,發網也不例外。2018年,發網C輪融資3.7億,推出供應鏈金融服務,推動研發升級,搭建全渠道物流云平臺,解決零售中的庫存效率和交付效率問題。2020年,發網完成由百度資本領投的5億D輪融資,用于加大精細化運營、倉儲智能研發、大產地倉以及前置倉的投入。
未來這一行業的發展趨勢仍然是以科技與共享為主題的,通過科技提升運營效率,通過共享提升運營能力,為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高效、經濟、快速的物流解決方案。用數智化技術,構建起更具韌性和柔性的供應鏈體系去應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幫助客戶企業在波動的世界中尋找穩定。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