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小伙伴而言,說到運輸方式平常接觸最多的也就是陸運、空運、水運啊這幾種比較常見的運輸方式,對于海鐵聯運這個詞還是比較陌生的。
海鐵聯運就是進出口貨物由鐵路運到沿海海港直接由船舶運出,或是貨物由船舶運輸到達沿海海港之后由鐵路運出的只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就可完成整個運輸過程的一種運輸方式。
不過這也很正常,在我國集裝箱多式聯運中,海鐵聯運的比重真的很低,僅占約1.5%,而像加拿大、澳大利亞兩國集裝箱海鐵聯運量一般占總量的30%以上。
那么又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海鐵聯運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起吧!
1、港口方面
目前,集裝箱吞吐能力及后方堆場普遍不足,港口及后方陸域規模及集疏運系統滯后于經濟的發展,運輸市場分散無序,資源與功能未能有效整合。為此應切實解決港口與鐵路在集裝箱運輸上完全分割脫節的問題。
2、鐵路方面
主要是由于我國鐵路供需矛盾突出所致。近年來,我國鐵路90%的貨運能力都被用來保證煤炭、石油、糧食、化肥、農藥等重點物資運輸,對發展快捷貨運根本無能力支撐。
3、政府方面
發展海鐵聯運業務涉及鐵路、港口、海關等多個部門,只要哪個部門不協調,海鐵聯運方式就不可能高效、便利地運作下去。只有政府有關部門積極倡導與支持,才有可能大規模地推進海鐵聯運業務的拓展。
4、運輸代理方面
目前,運輸代理業務滯后也是影響海鐵聯運業務拓展的主要原因。目前絕大多數船務公司和多式聯運經營人在內陸沒有代理機構,而內陸的很多公司又沒有國際貨運代理權限。
5、海關方面
在港區和鐵路內都未設立多式聯運監管倉和電子預報關系統,與內地通關、轉關手續比較繁瑣。企業受轉關政策的限制,集、拼箱及中轉業務發展比較困難。
小伙伴們,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影響海鐵聯運的一些因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資訊,請關注九州物流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