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記者對臨汾新能源重卡市場走訪調研期間發現,當地用戶對新能源重卡的需求,已經出現從“政策導向”轉向“市場導向”的新變化。雖然臨汾當地多是以燃氣車作為運價基準,但在市場端當地用戶已經算出“電比氣省”的經濟賬。為何會出現這些轉變?臨汾新能源重卡市場成熟度更高的影響因素有哪些?調研信息整理如下。
綠色運輸成為臨汾“新標簽”
從產業環境上看,雖然臨汾只是山西的一個地級市,但在其兩萬多平方公里的地域上卻密布著大大小小的煤礦、電廠、鋼廠、焦化廠、水泥廠。僅煤炭集團就有100多家,涉及煤礦110座左右,有1000多家的煤炭貿易公司,以及大大小小1000多家物流車隊、4萬余輛的重卡運力規模。
從車輛能源結構占比看,在這4萬多的重卡運力中,目前氣車占比80%,新能源占比近20%,柴油車存量極少。其中新能源重卡以電動重卡為主流,也有一部分氫能重卡。
從政策環境上看,由于煤炭、發電、煉鋼產業高度發達,一直以來當地重卡運力均以服務當地大宗運輸為主,外出跑散貨運力極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當地電動重卡政策釋放,不可能快速“一刀切”而是溫和推進,要允許傳統能源重卡進廠確保大宗運輸的穩定性。調研信息顯示,直到去年10月以后,當地兩家大型電廠才開始對進廠車輛新能源化做出要求,從20%快速飆升到年底的60%,臨汾新能源重卡市場化正式拉開帷幕,這一時間較河北唐山市場整整晚了近兩年半時間。也就意味著臨汾為新能源重卡市場發展預留了充分的準備時間。
從今年開始臨汾新能源重卡快速上量,大型廠礦要求全部使用新能源重卡,更多周邊縣市廠礦對投標車隊、進廠車隊的車輛新能源化比例也提出明確要求。
▍向綠而行,重卡品牌探路
從重卡品牌看,傳統能源重卡市場自是百花齊放,作為新能源重卡主流的電動重卡市場,由于得到充分的準備時間,重卡傳統勢力更勝一籌。重汽、陜汽、解放、大運、遠程、紅巖占比較高,其中重汽、陜汽、解放占到當地電動重卡市場份額的80%左右,而三一、徐工、宇通等新品牌反而表現一般。
從運營場景上看,山西地形山脈縱橫,左呂梁、右太行,形成兩山夾一川的復雜地形。而臨汾地域的產煤盛地就集中在坐落于呂梁山脈的蒲縣和鄉寧兩地,也就決定了當地重卡多數涉及空車上坡、重車下坡的運營場景。特別適合新能源尤其是電動重卡應用,下坡能量回收系統可以抵消一大部分上坡的能耗損失,大大節約了綜合能耗。
從線路運距上看,往返運距涉及一趟十幾公里、百十公里,較長運距是從蒲縣到長治、晉城方向,往返500多公里,隨著補能設施的不斷完善,目前運距已經向臨汾周邊輻射,包括從臨汾到長治、榆林、河南三門峽等路線。
從用戶特征上看,車隊用戶按規模每家少則2-3條運輸線路,多則七八條;由于當地煤場晚上不收煤,導致車隊白天運營多、夜間運營少(大電量電卡白天可保障高效運營,晚上可享受谷價充電);此外,車隊根據廠礦出貨量也存在集中和分散用車的情況。由于部分廠礦目前已有明確要求,當地原本計劃更換國六燃氣車的用戶更傾向于選擇電卡車輛,整體更看重電卡車輛更長的使用周期,以及對電卡、電池租金、充換電服務費持續下降態勢的判斷。今年6月份以來,臨汾周邊縣市也開始批量上新電動重卡。目前走在前列的車隊運力幾乎全部電動化。
車隊規模,臨汾市場規模車隊較少,多數為三五十臺,單個車隊超過50臺以上的極少。
從氣價和電價看,雖然臨汾乃至山西的氣價相對其他省市都要實惠些,從4.2元到5元不等,但隨著采暖季到來,預計下半年氣價會升至6元多,整體來看氣價仍然不穩定。反觀電價,由于當地發電企業較多,谷價基本在0.35元,尖峰電價0.8-0.9元左右,平均電價約在0.6-0.7元,在此基礎上加上當地較為優惠的充換電服務費,則電卡基本穩定在1元出頭的度電能耗成本。
從充換電補能上看,當地加油站、加氣站非常普及,充換電站(樁)也崛起迅速。其中充電樁目前臨汾市場至少已布局30余家、400余根樁;換電站布局則已有15家左右,從臨汾向周邊干線發展。充換電結合的補能方式,能夠滿足當前電卡運營補能需求。隨著電卡的上量,補能站也在不斷擴充。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在干線布局的換電站為開放型,只要電池適配,不同品牌電卡均可進入換電,這為電卡更廣的運營場景提供支撐。
從電池電量上看,當地電卡也是從282、284等小電量產品進入,從今年5月左右,400、423等大電量產品才開始涌現,續航更長、運營效率更高,用戶端對大電量產品接受度也更強。
▍加快落地,前景幾何
從解決方案上看,得益于上述的產業環境、政策環境、運營場景等因素的綜合作用,臨汾電動重卡市場提供的解決方案更豐富。用戶端可以享受只充不換的產品服務,亦可享受可充可換的產品服務;在可充可換產品中,車電分離的租賃模式較為受當地用戶推崇,無動力底盤和電池租金以更加市場化的價格,電池產品靈活的退租模式,完備的售后服務贏得用戶青睞。
無動力底盤、電池租金及充換電服務費變化。在車電分離解決方案中,無動力底盤目前市場售價20萬出頭,用戶端認為還有降價空間;電池租金價格(282或284度電產品)也從7500元/月一路降到目前6000元左右,用戶端認為仍有大幅下降空間;整體看換電服務費略高于充電服務費,但一方面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另一方面是產業的不斷成熟,臨汾市場目前充換電服務費從0.1元到0.45元左右不等,綜合來看服務費在0.2-0.25元左右,較為實惠,用戶端認為整體服務費仍有下探空間。
電動重卡整體進程影響因素。主要涉及電卡、電池等費用的不斷下降。臨汾地區較早購置的電卡(含電池)價格一般在70萬元以上,底盤與電池價格幾乎各半,到目前為止整體價格已下降近20萬元。得益于電卡行業的整體發展和車電分離等模式創新,目前無動力底盤、電池價格或租金也在不斷下探。而購買一臺全新國六燃氣也要40萬元左右,結合當地的政策環境和運營場景,用戶認為電動重卡的經濟性較氣車更明顯。
用戶端如何算出電比氣省。目前早期“高價”投入的電卡多數處于“維持”狀態,用戶算出“電比氣省”是基于以下三點:一是基于新購入的“低價”電卡,以及電卡、電池價格的不斷下探;二是空車上坡、重載下坡的運營場景;三是車電分離模式以及當地電價、電池租金、服務費上的競爭優勢。在此條件下有用戶已經實現電卡較氣車用車成本支出減少一半的經濟效益。
綜上,臨汾電卡市場發展的最大紅利,首先得益于當地較為溫和的市場推進過程,這為更多參與者建設更豐富的電動重卡競合生態留下了充足的準備時間;第二更為關鍵的因素就是目前電動重卡市場的整體成熟度,對于這一時期進入的用戶而言,可以用更少的支出獲得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疊加以上調研因素,才成就了臨汾當地“電比氣省”的市場現象,這直接帶來了用戶從內心對電卡經濟性的認可,進而將“政策導向”需求轉變為“市場導向”需求。
本文來源于商車邦出自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