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 資訊 > 新聞資訊 > 物流頭條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掛靠情形下漁船所有權人之認定

有證據證明漁船登記證書的記載與實際權利狀態不一致、其為該漁船實際所有權人的當事人,可請求確認為漁船的實際所有權人,并以此對抗漁船登記所有權人的一般債權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九條第一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第三人”應理解為對同一船舶享有物權的物權關系相對人,不包括所有權登記證書記載的漁船所有人的一般債權人。因此,有證據證明漁船登記證書的記載與實際權利狀態不一致、其為該漁船實際所有權人的當事人,可請求確認為漁船的實際所有權人,并以此對抗漁船登記所有權人的一般債權人。

  案 情

  原告:陳某

  被告:杜某

  第三人:某企業

  2011年,陳某借用第三人名義申請建造涉案漁船,完工后涉案漁船即登記于某企業名下。此后,為明確涉案漁船及柴油補貼實際歸屬,陳某與第三人簽訂《船舶掛靠協議》,明確因漁政部門現有規定,涉案漁船無法過戶至陳某名下,故雙方約定將涉案漁船登記于第三人名下,但實際屬陳某所有,第三人不得參加涉案漁船的任何生產經營活動,若國家有柴油補貼款,亦應歸陳某所有。

  2015年,杜某與第三人及其法定代表人李某、案外人謝某之間漁船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經上海海事法院調解,確認由李某、謝某連帶支付杜某290萬元。因李某、謝某未按約履行調解書載明的義務,杜某申請執行已保全的涉案漁船及該船2013年度、2014年度柴油補貼,上海海事法院裁定采取執行措施。同日,陳某以其系涉案漁船的實際所有權人為由,提出案外人執行異議,上海海事法院裁定駁回異議。陳某因此提起本案執行異議之訴,請求確認涉案漁船及柴油補貼屬于其所有并停止對涉案漁船及柴油補貼的執行。

  裁 判

  關于涉案漁船所有權。一審法院認為,陳某與第三人之間涉案漁船的掛靠協議關于實際所有權人的約定,僅具有內部效力,不得對抗第三人。因中國對于從事捕撈作業的漁船實行船網工具指標調控,漁船所有權的取得應當首先取得國家行政主管機關批準的船網工具指標,并按照船網工具指標的權屬依法進行漁船所有權登記;在未取得行政主管機關批準登記的情況下,當事人通過建造方式至多取得船體的所有權,而無法取得漁船的完整所有權。因此,現有情況下,涉案漁船的所有權應依據《漁業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的記載歸屬于第三人。

  關于柴油補貼。一審法院認為漁船的柴油補貼是國家給予漁業生產者的政策性補貼,由行政主管機關依法向登記的漁船所有權人發放。因此,涉案漁船的柴油補貼亦應歸登記的名義所有權人即第三人所有。

  綜上,一審法院認為陳某就涉案漁船及其柴油補貼不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民事權益,判決駁回了陳某的所有訴訟請求。

  宣判后,陳某不服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認為,關于涉案漁船的所有權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船舶所有權的取得、轉讓和消滅,應當向船舶登記機關登記;未經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四條規定,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根據上述規定,中國法律對船舶所有權的取得、轉讓和消滅采取登記對抗模式,而未采取登記生效模式。因此,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僅具有權利推定效力,實際所有權人可以通過證明船舶登記證書記載與實際權利狀態不符、其為實際所有權人的方式,請求確認自己為實際所有權人。另需要指出的是,登記對抗模式下,未經登記的船舶所有權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但其中的第三人應當理解為對同一船舶享有物權的物權關系相對人,不包括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記載的船舶所有人的一般債權人。因此,即使船舶登記與實際權利狀況不符,船舶實際所有權人亦得以對抗登記船舶所有人的一般債權人。本案中,現有證據足以證明陳某實際出資、委托建造并實際占有、使用涉案船舶從事漁業生產經營,第三人僅系名義所有權人,故應認定陳某為涉案漁船的實際所有權人。至于陳某與第三人在申請相關指標及船舶登記過程中存在違反漁業管理法律、法規的情形,應當由相關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處罰,但不應以此為由否定掛靠人的涉案漁船所有權。同時,杜某對第三人享有的債權系基于雙方另案船舶買賣合同糾紛的一般債權,與涉案漁船無關,故陳某對涉案漁船的實際所有權亦足以對抗杜某對第三人的一般債權主張。

  關于涉案漁船項下2013年度及2014年度漁業成品油價格補助應由何方享有。本案各方當事人指稱的柴油補貼,系指漁業成品油價格補助。根據相關規定,漁業成品油價格補助來源是中央預算安排的,用于補助漁業生產者因成品油價格調整而增加的成品油消耗成本而設立的專項資金;補助的對象是依法從事國內海洋捕撈、遠洋漁業、內陸捕撈及水產養殖并使用機動漁船的漁民和漁業企業。因此,漁業成品油價格補助是國家給予漁業生產者以彌補其實際生產、作業成本的補貼。涉案漁船的實際生產經營者為陳某,結合本案其他事實,相應漁業成品油價格補助亦應由陳某享有。

  綜上,現有證據足以證明陳某為涉案漁船實際所有權人及漁業成品油價格補助的享有者,其權益足以排除對涉案漁船及漁業成品油價格補助的強制執行,故其上訴請求有事實與法律依據,應予支持。二審法院因此判決撤銷一審判決,對陳某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分 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和農業部《漁業捕撈許可管理規定》相關規定,船網工具指標成為實施捕撈限額制度、控制漁船數量、功率和捕撈許可證發放的中心環節,漁船的制造、購置、更新改造、進口漁船均以漁業船網工具指標的申請為核心要件。

  船網工具指標相對稀缺,存在交易空間。雖然法律、法規并未禁止船網工具指標的交易,實踐中本行政區域內的船網工具控制指標交易也大量存在,即使是跨省交易船網工具指標在法規層面也是可行的。然而,由于各地漁業經濟發展程度、漁船稅費征收標準、措施內容、政策執行力度等方面差異的存在,將漁船掛靠異地仍是許多漁民的選擇。

  異地掛靠導致漁業船舶登記所有人與實際所有人相分離、登記區域與實際作業區域相分離,給漁業船舶的屬地行政管理造成了干擾,同時也成為一系列漁船法律糾紛的根源。其中,漁船登記所有權與實際所有權分離情況下所有權人及柴油補貼享有人的認定又成為司法實踐的焦點問題。

  關于船舶所有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四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船舶所有權的取得、轉讓和消滅采取登記對抗模式,登記并非取得船舶所有權的生效要件,船舶登記信息也不是確定船舶所有權人的絕對證據。同時,上述法律規定中的“第三人”應理解為對同一船舶享有物權的物權關系相對人,不包括所有權登記證書記載的船舶所有人的一般債權人。本案中可查明陳某實際出資、委托建造并實際占有、利用涉案漁船從事漁業生產經營,第三人僅系名義所有人,故應認定陳某為涉案漁船實際所有權人且足以對抗杜某對登記所有權人第三人等主體享有的一般債權主張。

  關于柴油補貼。根據國家財政部、農業部《漁業成品油價格補助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柴油補貼是國家給予漁業生產者以彌補其實際生產、作業成本的補貼。本案中涉案漁船的實際生產經營者為陳某,且柴油補貼金額的確定及發放過程亦與涉案漁船存在密切關聯,故應由陳某享有相應的柴油補貼。

  另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在總量控制的情況下,異地掛靠理論上不會給捕撈限額制度的總體落實造成影響,但在實踐上的確給各地屬地管理增加了難度。然而這種情形并不能影響漁船所有權的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等相關規定仍是認定漁船所有權及其效力的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