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快遞新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重點城市上半年快遞發展研判

  近年來,各地都十分重視快遞業發展,密集出臺促進快遞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旨在將快遞業打造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增長極。當前,我國城市間快遞發展差距并不大,競爭優勢尚處于培育階段。如果能夠抓住快遞新一輪發展機遇,將快遞發展優勢打造成為產業競爭優勢,就能在未來的城市競爭中搶占先機,占據主動。

  01

  培育優勢 提升規模經濟效應

  快遞規模是快遞發展水平的主要內容,是衡量城市生產能力和消費潛力的重要指標。通過快遞業務量TOP50城市規模及變動情況可以發現,城市快遞業務規模越大,在全國的排名越穩定,在全國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但部分前列城市受產業轉移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競爭優勢逐步弱化。

  上半年,快遞業務量排名TOP50城市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280.1億件,同比增長20.9%,增速同比下降4.8個百分點,大于同期全國降幅(3.7%),市場份額繼續下降。前50城市完成業務量占全國的比重超過八成,達到82.7%,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2015年以來,TOP50城市增速均低于同期全國增速,市場份額逐年下降,從2015年上半年的85.9%降至今年的82.7%,下降3.2個百分點。

  TOP50城市“準入門檻”快速提升,從5年前的不到3000萬件提升至今年的13,666萬件,提升了3.6倍,高于同期全國業務量增幅(3倍),前列城市間競爭加劇。TOP50城市中,快遞業務量超過10億件的城市6個,與上年同期持平;業務量5億~10億件的城市有7個,新增5個;37個城市快遞業務量規模位于1.4億~5億件之間。

  城市之間規模差距相對較小,大部分城市快遞競爭優勢處于培育階段,城市排名變化較大。TOP10城市中,金華市首次超過廣州,排名第一;揭陽超過東莞、蘇州,排名第七;泉州超過成都再次躋身TOP10之列。TOP50城市中,10個城市排名未變,其中4個處于TOP10,排名越靠后,排名變化越大。石家莊、長沙、臨沂、南寧、廊坊、潮州排名提升較快,排名提升超過4名;武漢、無錫、福州、湖州、惠州排名下降較大,排名下降超過4位。

  從城市分布來看,東部地區41個城市入圍,占比82%,TOP10城市全部來自東部地區。TOP50城市中,廣東占9席,占比接近兩成;浙江和江蘇均有7個城市入圍;受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影響,河北和山東均有4個城市入列。整體而言,廣東、浙江和江蘇的城市快遞發展具有較強競爭力,規模經濟效應顯著。

  02

  下沉市場增速快 發展潛力大

  增速體現了快遞市場發展的潛力和空間,也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城市經濟的活躍程度。通常來看,快遞增速較高,經濟活躍程度較高,反之亦然。

  上半年,快遞業務量排名TOP50城市的增速出現分化,27個城市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金華、揭陽、汕頭、石家莊、臨沂、廊坊、潮州、邢臺、商丘等9個城市增速領跑,超過50%,成為全國快遞增長的亮點,9個城市中除石家莊之外均為低線城市。上海、杭州、南京、武漢、福州、無錫等6個城市出現不同程度負增長,除無錫外,其余5個均為省會城市。值得注意的是,31個省會城市中已經有11個不在TOP10之列。由此可見,下沉市場快遞增速較快,發展潛力遠高于一二線城市。

  從增速變化來看,產業轉移的力度明顯加大。一方面,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寄遞業務向周邊轉移,石家莊、合肥、長沙等產業主要承接城市的快遞業務量增速在省會城市中領跑;另一方面,重點區域內寄遞需求也在轉移,浙江向金華(義烏)等地轉移、廣東向粵東地區轉移。從快遞業務量增長的貢獻率來看,這個現象更加明顯。快遞業務量增長貢獻率最高的15個城市對全國貢獻超過六成,達到61.7%。其中金華以21.1%的貢獻率居全國首位,也就是說全國每新增5件快遞中至少有一件來自金華。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揭陽、汕頭貢獻率均首次超過廣州,成為區域重要的增長極。

  03

  再掀價格戰 產業及要素加速聚集

  價格是城市快遞競爭力的主要手段,價格的比較優勢變化帶來了規模及增速的變化。上半年,快遞業務量TOP50城市快遞均價為11.2元,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1元,同比下降1元,降幅為近5年來最大。27個城市快遞平均價格低于全國均價,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其中金華價格最低,僅為3.4元,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3;上海因總部經濟影響,價格全國最高,均價達42.9元;大部分城市快遞價格在10元左右。

  從價格變化來看,業務量TOP50城市中,廈門、濟南、石家莊等35個城市快遞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主要集中在低價城市。其中商丘、合肥、石家莊、嘉興、濟南、昆明、成都、蘇州、南寧、北京、廈門等11個城市降幅居前,均價下降超過1元。14個城市快遞均價有不同程度上升,上海、武漢和福州上調最為明顯,均價上升超過1元。價格變化與增長率變化密切相關,兩者走勢基本吻合,快遞價格上升的城市,業務量增速下降較為明顯。具體城市來看,快遞價格最低的10個城市均在低線城市,沒有省會城市入圍,除商丘外均來自東部地區。

  整體來看,低線城市快遞運營成本較低,快遞價格優勢非常明顯。上半年,10個城市快遞業務量平均增速為44.6%,是行業增速的2倍以上,6個城市增速超過50%,潮州和汕頭分別以93%和78.6%增速領跑。值得注意的是,金華所轄義烏市均價跌破3元,巨大的快遞價格優勢不僅吸引著江浙滬等周邊電商直接從義烏發貨,甚至中西部地區部分電商將發貨地選擇在義烏,基于價格優勢帶動了相關產業及要素在義烏集聚,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效應凸顯。

  04

  競爭升級 向產業鏈轉移

  城市間快遞競爭主要體現在價格競爭,現已開始向產業鏈競爭轉變。現在我國快遞業務八成以上來自電商領域,而電商對價格的敏感度非常高,快遞價格的差異影響電商企業的布局,甚至影響上游企業的生產布局。而價格主要由成本決定,一二線城市場租賃成本和運營成本逐年攀升,快遞價格相對較高,低線城市價格優勢較為明顯,寄遞需求從一二線城市向下沉市場轉移。

  中部城市雖擁有區位優勢,但在快遞價格方面并不具備優勢。中部城市快遞價格維持在10元左右,但隨著產業轉移的持續推進和快遞業規模經濟效應的發揮,快遞價格下降較為明顯,合肥、長沙等城市降幅接近1/10。同一區域來看,常州快遞價格是宿遷的近3倍,深圳快遞價格是揭陽的2倍,杭州快遞價格是金華的2倍。快遞價格區域間的差異,導致寄遞需求從價格高的地方流入價格低的地方,價格越低規模經濟越明顯,逐步從需求轉移升級為產業轉移,形成了快遞與關聯產業深度協同的產業生態體系。

  可見,快遞價格的變化表面上反映了城市快遞業務流量流向的變化,實質上反映了城市產業轉移的方向。因此,各地快遞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快遞產業集聚區、快遞產業園區、快遞經濟區等發展模式得到進一步推廣。

  總體來說,城市快遞競爭力是各城市在快遞領域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形成并表現出來的爭奪資源或市場的能力,也體現出一個城市自身資源優化配置的能力。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TOP50城市中,金華、廣州、上海、杭州、深圳、揭陽、北京、東莞、蘇州、泉州等10個城市快遞競爭力較強,其中以金華、廣州、揭陽和深圳四地為甚,金華、揭陽的價格優勢和產業優勢明顯,廣州的價格優勢和經濟優勢明顯,上海主要凸顯了總部經濟和跨境優勢,深圳主要凸顯電商等產業優勢。

  隨著快遞市場規模的擴大和服務能力的逐步提升,快遞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日益顯著,通過快遞渠道可以實現生產要素和產品的自由流動,支撐國內產業轉移和產業分工,加速區域均等化進程和統一市場建設。城市快遞發展水平反映了城市的經濟活躍程度,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城市的競爭力水平,特別是未來的產業競爭水平。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物流 快遞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