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國六一出,誰出爭鋒。
作為史上最嚴格的排放標準,國六的面世,可謂風光無限。
但其他國三、國四、國五的車輛可就凄凄慘慘了。
尤其是國三更是處在風口浪尖之上,慘遭淘汰威脅。
自從2018年國務院發布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指出要在三年內逐步實施國六,大力淘汰老舊車輛后。
各省份就公開表明要在2020年年底前,實現全國范圍內超過300萬輛國三車的淘汰任務,力爭在年底基本淘汰國三車。
這樣龐大而驚人的數字,可以看出政府對環境保護的力度之大,決心之重,前所未所。
但對于擁有國三的卡友們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2020年是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也將是國三卡友們的失業之年。
300萬輛國三車被淘汰,這代表至少有一百萬的貨運司機將面臨被切斷經濟來源,無法生存的現狀。
因為國三卡友真的再也買不起新車了,一旦國三貨車慘遭淘汰,對于以貨運為生的卡友們來說,就真的前路渺茫了。
之前關于國三強制報廢的政策始終沒有出臺,卡友們一直在觀望。
但如今限行政策收緊、年檢無法通過、通行證禁止發放、淘汰補貼期限步步緊逼,又何嘗不是對國三車變相的強制報廢呢?
更不說用,各大省市近期又發布了最新的國三限行政策:
河南新鄉自9月15日 起,嚴禁任何單位使用國三車進行運輸工作,禁止辦理通行證;
浙江自9月23日起對國三車進行限行;
東莞自10月1日起對國三車在部分道路行駛的限行;
吉林多地對違反限行政策的國三車輛進行處罰,罰200元,扣3分的處罰;
湖南為了加強對老舊車輛的淘汰報廢工作,對于尾氣不達標的國三車輛將進行強制淘汰。
上海、深圳、呼和浩特等城市紛紛響應.....
一時之間,國三貨車原本惡劣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而卡友們的生存處境更是艱難。
為了保護環境,國家制定了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標準,但這些標準無疑成為了壓在卡友身上的一座大山。
因為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短的貨車淘汰年限。
藍天白云誰不愛,但對于卡友們來說,貨車沒買幾年,錢沒賺多少,好日子沒過上幾天,手上花巨款買的貨車就要面臨報廢、淘汰的地步,簡直要愁壞了頭。
一旦手上的國三貨車被淘汰,卡友前期投入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以及后續的生存問題,都足以讓人焦頭爛額。
畢竟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就算國三還能勉強上路,但哪里還有路可以走?
市區處處限行,國道還有交警查處,沒有通行證,國三根本寸步難行。
就算沒有被完全淘汰,無法年檢的國三,跟報廢其實已經沒有區別了。
這也是為什么說限行、禁發通行證、不年檢,都是老舊車輛淘汰的”殺手锏”,因為一旦采取這些措施,就算沒有強制報廢,國三也跟變相報廢沒有區別了。
如今臨近年尾,各省份都在進一步收緊國三及其以下排放車輛的淘汰、報廢工作,而對國三車輛的淘汰力度更是加大。
像河南和山東省相繼出臺了最新的淘汰實施方案,都力爭在2020年年底前淘汰省內70%的國三及期標準以下的車輛。
山東計劃在2020年底前淘汰的國三車輛高達15萬輛;
而河南在年底前將淘汰國三貨車數量為14.6萬輛。
并且為了順利完成任務,河南省已經要求全省高速和國道禁止國三類貨車通行,并且加大查處力度,力求不錯過任何一條漏網之魚。
可以說,2020年,國三的淘汰已成定局,毫無回旋余地了。
總結:
2020年是國三最難的一年,作為曾經撐起貨運一片天地、占據貨物運輸半壁江山的梟雄,如今也不得不退出歷史的舞臺。
激流勇退,及時落幕,體面的離開,可能才是對它最大的尊重。
如今國三的淘汰已成定局,卡友們也要早做打算,
趁著各大省市還是有相應的淘汰補貼標準,盡早辦理,切莫錯過補貼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