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近10年的物流演進,倉儲的變化可謂迅速,智能穿梭車和密集型貨架的有效結合,不斷提升空間的最大化利用,智能機器人和自動分揀設備的投入使用,使倉儲的運作效率顯著提升。
具體來看,倉儲在這10年有著怎樣的演變過程?倉儲機器人在各應用場景中有起到哪些作用?5G如何助力倉儲變革?
11月9日,“2020中國西部(成都)國際供應鏈與物流技術裝備博覽會”在成都開幕,由北京北辰會展集團、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聯合主辦,成都北辰中金展覽有限公司、新戰略移動機器人產業研究所、《物流搬運機器人》雜志社承辦的分論壇“2020國際供應鏈物流倉儲機器人創新應用工程大會”上,來自快倉、國自機器人、今天國際機器人、牧星智能、羅伯特木牛流馬、航天制造、宏圖智能等企業的眾多智能物流專家和業內人士就在一起探討智能倉儲的建設和思考。
物流指聞也將演講嘉賓精華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01
5G技術助力智能倉儲物流變革
上海快倉西南的銷售負責人李國志以“5G技術助力智能倉儲物流變革”為主題展開分享,其認為,5G在機器人行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物聯網、工業自動化和物流追蹤。
那么5G對AGV有哪些具體的推進呢?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
第一是5G能提供了高速的網絡支持,AGV機器人的協同能力提升;
第二是AGV的敏捷性增強,與工人協作更安全;
第三是可以實現AGV的遠程實時控制;
第四也是最難的層面,就是對AGV的實時數據采集。5G的低延時性,可以使數據采集更加及時,從而優化生產流程。
在李國志看來,目前大多數倉儲智能系統是依據wifi組網搭建的,隨著使用設備的增多,設備之間的干擾會加大,倉內環境復雜,障礙物也會導致問題加劇。而在5G應用下,更高的穩定性和覆蓋范圍使得未來云端部署工作都成為可能。
02
AMR助力智能制造產業升級
從AGV到AMR,機器人已經在倉儲作業中越來智能。相比AGV,AMR具備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通過傳感器感知周圍環境并作出相應的決策,可擴展性更高。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唐鑫就以“AMR助力智能制造產業升級”為主題展開分享。
眾所周知,移動機器人在倉儲作業的關鍵技術在于導航,在唐鑫看來,導航技術的演變會經歷三個階段:
1.基于人工標記的導航,這也是最早的AGV使用的技術,比如在地面標注走線、二維碼等。
2.基于多傳感器融合自然環境的導航,比如機器人可識別3D激光、三維輪廓、地面紋理等。
3.低速無人駕駛,比如機器人可識別語義等等,這也是AMR自主導航的發展方向。
對于5G在倉儲機器人的應用,唐鑫認為,設備達到100%的準確度是不可能的,5G能解決99.99%的事情,但人最為其中的一環,需要通過遠程臨境體驗與AR等技術輔助控制,解決長尾效應。
舉例而言,國自機器人通過5G和VR相結合,在設備上添加全景相機等插件,可以讓人工介入去處理一些設備不能解決的事情。同時,因為5G的存在,低延時能夠給這種方式帶來可能性。
03
叉車AGV在物流搬運中的應用
叉車一直是倉儲作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國際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勇以“叉車AGV在物流搬運中的應用”展開分享。
在王勇看來,倉儲管理的重點在于訂單的準確率。對此叉車AGV的閉環作業、人工干預低、較為強大的負重舉升能力、標準化程度高等優勢可以有效提升倉儲效率。
但機遇與挑戰并存,目前叉車AGV還有大量難點需要攻破:比如相對低效的單機搬運;復合搬運可以提升效率,但成本也增加;維護保養服務高;AGV還不能達成100%的安全防護。
此外,如果叉車AGV脫離智能化系統,效率是比不上人工的,因此企業在部署叉車AGV時,一定要考慮到和系統的匹配。
不過,王勇相信,隨著3D可視化、5G組網通信、遠程控制運維等新技術的應用,叉車AGV的會更加普及。
04
AGV助力智能制造高速發展
說到底,物流還是服務業,在上游看來,AGV有哪些作用?蘇州牧星智能科技有限有限公司西南大區總監王強從制造業的方向闡述了他的看法。
在他看來,智能物流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原因在于三點:
第一是消費結構的升級,企業需要更快的交付周期和更多個性化需求;
第二是技術的迭代,智能制造技術的成熟與開發成本的下降,其中也離不開政策的支持;
第三是經濟周期的變革,中國正在步入L型經濟周期,工廠土地、門店租金都在發生變化。
面對這些趨勢,企業如何做?
首先從定義上看,智能制造從訂單到研發到生產到倉儲物流再到交付,是全面打通供應鏈體系的一套系統。
企業則是要在打造業務和數據平行映射的智能場景后,引用無縫嵌入系統的智能物流設備,例如智能分揀、搬運機器人、無人叉車、料箱機器人等。
在王強看來,智能物流一定是全過程系統,而不是單個環節的優化。
05
汽車柔性生產中的AGV應用
不僅在物流倉儲領域,AGV機器人在汽車柔性生產中也有很多應用場景,蘇州羅伯特木牛流馬物流技術有限公司產品銷售部總經理張鋒就以“汽車物流發展趨勢”為主題展開分享。
首先,汽車物流分三個方向,供應、生產還有配送。其中的難點在于供應物流和生產物流方面。
目前,在汽車行業,低成本的個性化定制給汽車生產物流帶來重大挑戰,汽車裝配線也需要引進更為精益的物流模式。
在核心供應商上,可以采用JIS供應商順序供貨、JIT供應商同步供貨等方式;對于標準件,可采用供應商直送的方式;對于零部件,可采用循環取貨或者供應商直送的方式。
通過零部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物流形式,已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倉內的精益物流上,AGV就成了汽車裝配線的標配,比如在庫存的控制和轉移,貨物裝卸等方面,AGV都是重要載具。
張鋒表示,未來的汽車裝配線,一定是基于AGV、5G、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汽車物流系統。
06
重載AGV在物流行業的應用
以上介紹的都是倉儲中容易看見的機器人,而航天智造(上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總監高立林則是讓我們打開眼界,他的演講主題是“重載AGV在物流行業的應用”。
據介紹,重載AGV起步量是在一噸以上,最終承載搬運的物品可以達到1000噸。
在方向上,重載AGV主要重點關注重工制造業,例如航空航天領域的智能化生產線、車輛領域的重載移動平臺、工程機械領域的發動機自動對接等等。
在解決方案上,通過麥倫、舵輪、氣墊、液壓輪式車多種輪組協作完成。
在實際操作中,各機器設備也有自己的專業方向:
麥克拉姆輪系統:承載重量1—50噸,廣泛用于航天、電力設備、軌道交通等制造領域的零部件搬移等場合。
全轉向舵輪系統:承載重量1—200噸,是實現復雜場地條件下大載荷搬移機器.
氣墊懸浮系統:承載重量10—1000噸,廣泛用于航天、電力設備、軌道交通等制造領域的大型部件搬移。
全轉向液壓移動平臺:載荷大,場地條件復雜,則可使用。
龍門式移動平臺:單機載重達600噸,機動性好,無需鋪軌。
07
供應鏈物流智能倉儲分析探索
講了這么多,回過頭看,今天我們的智能制造到底處于一個怎么樣的位置,它又是在一個什么樣的情況下存在而誕生的?宏圖智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物流咨詢師焦云龍“供應鏈物流智能倉儲升級難點分析與解決方案探索”展開分享。
在他看來,智能倉儲其實是一體兩面的問題,核心還是在倉儲,智能只是一種手段,智能是為了解決倉儲的問題。
傳統倉儲存在問題:人為的失誤多,成本比較高;工作效率低;貨物的漏發錯發現象嚴重;庫存的周轉率較低;庫存準確率低;庫存的資金積壓比較嚴重;訂單的履行周期過長;增值服務少。
智能倉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在焦云龍看來,智能制造不是堆科技,而是圍繞三個關鍵點建設:效益、效率、技術可實現。
以化工企業供應鏈物流為例,就通過對定時定量的數據化運營,對原材料和成品進行倉儲升級,以實現全鏈路協同。
對消費品企業的銷售物流而言,分析其產品特點,就可以構建智慧云倉,通過統倉共配,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
此外,除了設備廠商外,在倉儲領域也有嘉賓展開分享,德邦四川供應鏈倉儲負責人張毓謙就分享了“德邦快遞在倉儲供應鏈上的探索”,據張毓謙介紹,目前,德邦供應鏈運營倉庫127個,覆蓋全國65個城市,在技術上,通過數據上云,可實現倉儲資源可視化管理,預測更清晰準確。
總結來看,智能倉儲是大勢所趨,AGV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廣,就像開場致辭中,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產業發展處副處長黃超說的那樣,隨著全球可視化定位技術、激光導航、無線射頻識別、智慧交通系統的不斷優化和提升。云倉儲平臺將更多融入現代供應鏈服務體系,從而推動物流體系實現深度變革。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