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貨運新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關于以貨拉拉為代表的網絡貨運平臺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今年以來,關于以貨拉拉為代表的網絡貨運平臺規范發展的話題被廣泛關注,為加強和改進網絡貨運平臺管理,保障用戶的人身和貨物安全,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組織人員進行了專題研究,深入剖析網絡貨運平臺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并提出加強和改進網絡貨運平臺管理的相關對策建議,以期為相關部門提供參閱。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商品交易市場空前活躍,城市內部的各種貨物流通需求日益高漲。2019年,我國同城貨運的市場規模達1.3萬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7.8%;運貨量達20.3萬億噸,同比增長3.57%。在這種情況下,以貨拉拉為代表的網絡貨運平臺應運而生,并快速發展。

  貨拉拉基本情況

  2013年10月,貨拉拉在香港創立,旨在通過共享模式整合社會運力資源,依托移動互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搭建“方便、科技、可靠”的貨運平臺。2014年12月,貨拉拉正式進入內地市場,作為貨運界的后起之秀,迅速發展成為網絡貨運行業的頭部企業。截至2020年9月,貨拉拉已覆蓋我國352個大陸城市及香港地區、臺灣地區,平臺月活躍駕駛人數達48萬,月活躍用戶數達720萬。

  ? 人車準入環節,駕駛人需要提供手機號和“三證”(駕駛證、行駛證、身份證,4.5噸及以上貨車駕駛人提供普通貨車運輸證和駕駛人從業資格證),繳納保證金,接受約半小時的安全教育培訓。駕駛人首月需要交納會員費,之后每月自愿交納會員費,會員級別分為超級、中級、低級,高級別會員享有優先接單權,交納會員費的駕駛人接單后平臺不收取傭金。未交納會員費的駕駛人,每天允許通過平臺接兩單,平臺收取運費的15%作為傭金。

  ? 在線下單環節,用戶首先選擇車型(包括小面包車、中面包車、小貨車、小型平板車、中貨車、大貨車),然后選擇是否安排人員跟車(最多2人跟車),完成上述選項后支付運費。駕駛人接單后與用戶確定貨物數量、類型等具體信息。

  圖:一輛行駛中的貨拉拉面包車

  貨拉拉等網絡貨運平臺

  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網絡貨運實現了分散運輸資源的集約整合、精準配置,解決了目前貨運物流行業普遍存在的運力空駛、長時間等貨等突出問題,有效減少了交易鏈條、降低了交易成本,是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新方法。但是部分網絡貨運平臺為實現“擴張快、成本低”的目標,千方百計規避自身在車輛人員合規準入、服務安全管理等關鍵環節的主體責任,網絡平臺責任難壓實、監管跟進不及時等問題相繼涌現。

  1

  平臺主體責任長期不落實,安全風險不確定性加大

  為增加城市覆蓋率和提高駕駛人注冊數量,網絡貨運平臺追求快速擴張,未嚴格落實安全主體責任。

  ? 人車準入門檻低。平臺僅要求駕駛人上傳“三證”或“五證”進行審核,不涉及駕駛人的背景核查、駕駛技術、安全意識、車輛安全性能等方面。而且平臺對車輛型號沒有嚴格限制,將面包車列入備選車型。

  ? 安全管理不完善。平臺在功能和管理上存在缺失,安全事件應對機制不健全,異常訂單不能及時發現,缺少全程錄音功能和安全預警功能,在駕駛人偏航后也不能及時介入。

  ? 貨物監管不到位。駕駛人通過電話方式向用戶了解貨物信息,往往存在貨單不符問題。平臺方面只是提醒駕駛人不得違規載貨和拍照上傳,而對裝載物品是否屬于危險品、易燃易爆物、違禁物品未進行實質性審查,且對貨物運輸過程無動態的審核監管。

  2

  網絡貨運車輛交通違法多發,交通安全隱患突出

  由于平臺審核不嚴,管理乏力,加之貨運駕駛人普遍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網絡貨運車輛交通違法多發,存在嚴重交通安全隱患。

  ? “客車載貨”亂象高發。由于客車適合跑同城、不受限行的優點,部分駕駛人將小客車拆改座位后在平臺上注冊為貨車。這些車輛不符合貨運裝載條件,極易引發安全事故。2017至2020年相比2013至2016年,城市道路查處客車違反規定載貨同比上升92.1%,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同比上升42.9%,其中14-16時發生交通事故及致人死亡最為集中。

  ? “貨車載客”時有發生。《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條規定,禁止貨運機動車載客;貨運機動車需要附載作業人員的,應設置保護作業人員的安全措施。但由于網絡貨運平臺不約束,駕駛人為牟利,用戶圖方便,運送貨物時往往會有1-2人跟車,甚至部分用戶將網絡貨運車輛作為網絡預約出租汽車使用,以“貨”代“客”現象屢禁不止。2017至2020年相比2013至2016年,城市道路查處貨車違反規定載客違法行為同比上升90%。

  ? 粘貼車身廣告影響視線。為提高企業知名度,平臺往往要求網絡貨運車輛在后車窗玻璃粘貼全覆蓋式廣告,影響駕駛人視線。2017至2020年相比2013至2016年,城市道路查處機動車噴涂、粘貼標識或者車身廣告影響安全駕駛違法行為同比上升1.5倍,由此引發的交通事故起數同比上升2.14倍,致人死亡同比上升50%。

  3

  監管跟進不及時,網絡貨運發展缺少長遠規劃和引導

  作為新經濟業態,貨拉拉等網絡貨運平臺長期處于法律法規的“空白地帶”,監管措施不到位。2019年9月,交通運輸部會同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了網絡貨運經營是指承擔承運人責任的道路貨物運輸經營活動,同時明確了網絡貨運經營不包括僅為托運人和實際承運人提供信息中介和交易撮合等服務的行為。但是,《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并沒有將貨拉拉等網絡貨運平臺納入管理范疇,也沒有法律法規明確貨拉拉等網絡貨運平臺承擔承運人責任,同時,貨拉拉等網絡貨運平臺車輛和駕駛人準入條件、平臺和駕駛人勞務關系等也都缺少具體規定。

  4

  交通運輸行業改革配套措施不健全,后續管理缺乏有效抓手

  2018年以前,交通運輸部門規定對駕駛人申請使用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從事運輸經營活動的,需要辦理道路運輸證和駕駛員從業資格證。為深化交通運輸“放管服”改革,2018年底,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取消總質量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道路運輸證和駕駛員從業資格證的通知》,要求自2019年起,各地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不再為總質量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辦理道路運輸證和駕駛員從業資格證。目前,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和駕駛人不需任何審批就可從事運輸經營活動,網絡貨運平臺也不需要審核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的道路運輸證和駕駛人從業資格證,降低了車輛從事貨運業務的門檻,安全隱患突出。

  加強和改進網絡貨運平臺管理的

  對策建議

  為加強和改進網絡貨運平臺管理,促進網絡貨運長遠健康發展,提出如下意見建議:

  1

  堅持問題導向,切實履行主體責任

  網絡貨運平臺是整合配置運輸資源的服務提供者,也是行業秩序的維護者,應當履行好責任義務,依法運營,嚴格管理,筑牢安全防線。

  ? 嚴格準入審核。積極與有關部門合作,擴充數據源,對擬加入平臺的駕駛人和車輛進行實質性審核。一方面,對駕駛人開展身份信息審核、背景篩查、安全素養考核,如是否取得相應準駕車型機動車駕駛證、危險駕駛犯罪記錄、吸毒記錄;另一方面,開展車輛類型、技術性能的審核,確保“人證一致”“人車一致”“線上線下車輛一致”。

  ? 加強科技應用。借助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采取行程錄音、行程分享、信息核驗卡、偏航介入、AR識貨、一鍵報警、行程位置保護等多項措施,保障司乘雙方的安全,助推行業向精細化管理方向發展。

  ? 加強宣傳教育。定期組織開展針對駕駛人的宣傳教育,探索實行貨運駕駛人學習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時長積分制,提高駕駛人交通安全意識。將接單優先等級與駕駛人服務質量、培訓教育、交通違法、交通肇事等因素相關聯,倒逼駕駛人提高服務意識,安全守法運營。

  2

  運用法治手段,著力解決突出問題

  ? 根據《電子商務法》第十三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應當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和環境保護要求。貨拉拉等網絡貨運平臺作為貨運資源居間介紹的電子商務平臺,有義務確保提供的承運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 根據《電子商務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電子商務平臺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具體而言,貨拉拉平臺有義務為貨運用戶提供合格的貨運駕駛人,當駕駛人在承運過程中出現過錯,導致用戶發生損害的,平臺也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 《反恐怖主義法》第八十六條規定:電信、互聯網、金融業務經營者、服務提供者未按規定對客戶身份進行查驗,或者對身份不明、拒絕身份查驗的客戶提供服務的,主管部門應當責令改正,并進行相應的處罰。因此,對于貨拉拉等網絡貨運平臺造成托運人人身或財產損失的,可以鼓勵、支持被害人及其親屬提出民事訴訟,向平臺要求損失賠償;構成違法的,推動交通運輸等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追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

  創新監管模式,提升監管能力水平

  積極探索創新監管模式,用好短期治理、長期引導政策工具,既為貨運駕駛人和車輛打造安全運營的環境,也為凈化貨運市場環境提供有利條件。

  ? 納入管理范疇。修改《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將貨拉拉等網絡貨運平臺納入管理范疇,進一步明確網絡貨運平臺的經營條件、承運人責任、車輛和駕駛人準入條件、勞務關系,加強對網絡貨運平臺公司、車輛和駕駛人的資質審查和證件核發管理。

  ? 強化統一監管。交通運輸部組織優化完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納入網絡貨運車輛信息,實現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與網絡貨運車輛同等監管,并推進與平臺公司、省市監管平臺對接和數據交換共享,實時掌握駕駛人身份、車輛運行軌跡,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

  ? 加強執法管理。交通運輸部門牽頭會同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定期開展針對網絡貨運車輛的專項整治行動,加大路面查處力度,嚴查4.5噸以上貨運車輛和駕駛人資質、4.5噸及以下車輛改裝、客車載貨、非法營運等違法行為,規范網絡貨運車輛經營。

  ? 堅持“放管并重”。交通運輸部門加強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事中事后監管,研究探索實施網上備案制度,避免漏管失控。

  4

  便利貨車通行,壓縮“客改貨”空間

  按照公安部交管局《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優化城市配送車輛通行管理的通知》(公交管〔2018〕552號)和《關于優化和改進城市配送貨車通行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公交管〔2020〕383號)的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加強與交通運輸、商務等部門協作,科學制定通行管理政策,合理設置貨車禁限行范圍,規范設定車輛禁限行標準,推廣貨車路線導航,為貨運車輛進城通行提供便利。

  5

  借助社會力量,制定行業標準規范

  推動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行業協會聯合相關網絡貨運平臺制定城市網絡貨運平臺安全運營規范、信用評價體系等團體標準,規范網絡貨運平臺駕駛人、車輛準入條件等,推進網絡貨運安全規范發展。鼓勵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積極向企業宣貫產業政策,引導企業貫徹落實國家法規制度及標準規范,加強行業自律,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推動網絡貨運發展模式創新。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 ,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平臺,管理,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