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百世將國內快遞業務轉讓于J&T極兔速遞,接下來我們會從戰略層面推動供應鏈、快運、國際業務的深度融合,提升綜合智慧供應鏈服務能力”,隨著百世集團2021年第三季度財務業績的公布,周韶寧再次就公司發展方向表明態度。
財報顯示,百世集團第三季度營收為68.12億元。在疫情等多種復雜因素影響下,其各個業務板塊也多有亮點。比如快遞、快運業務單位成本的下降,百世供應鏈云倉總訂單數量的突破,以及百世國際東南亞地區包裹數量的猛增。但由于國內快遞業務仍在集團體系內——百世宣布將國內快遞業務轉讓給極兔是在今年四季度,交易完成預計在明年第一季度——加之虧損陰霾猶在,外界對百世三季報的關注重點,不免仍然放在快遞以及財務表現上。
但是,快遞對百世的布局真的如此重要嗎?百世的底色是怎樣的?拋去包袱,對百世有怎樣的意義?“壯士斷腕”之后,百世要如何走?今天,我們就來更新下認知,根據三季報等資料,重新認識下百世。
01
百世的底色
在三季報發布前,周韶寧其實已經多次闡明公司定位與方向。比如,在宣布轉讓國內快遞業務時,其就曾表示:“一直以來,百世始終致力于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優秀的運營能力,打造綜合智慧供應鏈服務,為數字經濟賦能。本次戰略合作也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新發展格局,執行集團的長遠戰略規劃?!?/span>
事實上,對于百世集團,在行業內也早有認知,無論是定位、基因以及布局,百世均與業內大部分玩家不同,包括通達系快遞。而周韶寧上述表態,其實已經點出了百世的底色。
和同行不同,周韶寧是精英創業,其曾是世界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少數華人高管中一員,也曾任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國區總裁。這樣的背景,也注定了其創業初衷不同。周韶寧曾就創立百世的背景介紹稱,“物流行業蛋糕巨大,一年幾萬億元的產值。而中國的物流又相對落后,信息技術運用較差,都是低端競爭,無序地打價格戰等,浪費驚人,效率低下。一定需要有人出來改變這一切,進行資源整合?!?/span>
基于此,我們可以看到百世獨特的發展路徑:2007年百世物流在杭州注冊成立,希望用IT技術整合物流產業各種資源,為客戶提供整體化的一站式物流服務。而后基于該目標,2008年百世開始B2B供應鏈管理業務,2010年開啟B2C電商倉配業務,而后又分別于2010年、2012年通過收購等手段進入快遞行業和快運行業,最終集快遞、快運、國際、供應鏈、金融等等業務于一體。可以說,百世從來就不是一家快遞企業,它的定位是綜合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提供商。
事實上,近一個時期,無論是順豐、中通等快遞企業,還是京東物流、安迅等老牌企業所謀劃的,其實和百世布局頗有相似之處,均向綜合性物流企業或者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邁進,只是布局的時間、順序、速度、方式的不同。從這個角度看,百世也稱得上是中國物流行業戰略布局最為領先的綜合性物流企業之一。只是快遞行業殘酷的競爭,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以及自身戰術的調整,使其不得不調整步伐。
那么,拋出國內快遞業務之后,百世就背離了其定位了嗎?并未。事實上,百世現有的布局依然可以讓其完成全鏈路的物流服務。
而且快遞行業如今資源富裕,在必要之時,百世有多種方式和途徑來實現資源協同。不僅如此,回溯以往,和其他玩家一樣,為了打贏“內卷”的快遞戰爭,百世也投入了大量了資源,既侵蝕了集團的利潤,也制約了其他業務板塊的發展。
既然定位未變、方向未變,拋掉包袱的百世,底層能力如何,成績又如何?
02
被忽視的供應鏈戰場
根據三季報披露,作為百世集團在供應鏈領域的核心產品,本季度百世供應鏈云倉完成的總訂單數量突破1億,同比增長1.4%,其中加盟云倉履單量同比增長27.1%至6800萬。當然,相比于當下的業績,我們也更關注其基礎能力與未來潛力。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9月底,百世供應鏈擁有自營及加盟云倉共429個,總管理面積290萬平方米,其中,加盟倉數量同比增長1.7%,至351家。此外,百世集團還表示,百世供應鏈也在繼續擴大加盟倉網絡,通過優化客戶結構提升盈利水平。
不僅如此,百世自創立開始就投身于供應鏈系統研發及應用,設立最早的部門就是研發和供應鏈事業部,先發優勢和技術基因,也讓百世供應鏈在技術能力方面有著扎實積累。百世自主研發的OMS、WMS和TMS、TNET等構成了百世數字化供應鏈管理系統。2019年后,百世供應鏈還融入區塊鏈技術,并逐漸實現全鏈路運輸環節的數據留存和無紙化交接。
依托于上述資源,百世供應鏈已成功為包括中糧、李寧、匯美、歐萊雅、強生、寶潔、聯合利華等在內的國內3000多家品牌企業及歐美資的500強企業提供智慧供應鏈服務。這既顯示出百世供應鏈的業務能力,多樣化的客戶也豐富了其服務經驗。
同時,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百世快運、百世優貨等業務板塊也為其提供端到端一站式供應鏈物流服務奠定了基礎??梢哉f,這種一站式的服務能力,與遍布全國的服務網絡、強大的服務系統平臺、豐富的服務經驗一道,構成了百世供應鏈服務的競爭力。
而在此基礎上,百世供應鏈也在打磨模式與產品。資料顯示,近年來,百世供應鏈在全國不斷深化布局云倉網絡,旨在通過整合倉、運、配等資源,打造基于倉的B2B2C全渠道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今年5月,百世供應鏈宣布升級云倉“B2C+B2B”全供應鏈服務能力,引導加盟云倉從2C向2B領域拓展業務,升級商業模式,提升業務規模。
從實踐上看,百世供應鏈的能力也得到了驗證。之前曾有媒體報道,2017年,百世與某全球日化巨頭合作。百世一方面幫助其打通分銷商端的數據鏈路,另一方面為其打造全渠道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既在線上為其提供定制化服務,如多個電商倉的精細運營、倉間調撥等;又在線下提供干線運輸、倉間調撥及門店調撥,讓分銷商也具備B2B2C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運營能力,進而助力該巨頭的全渠道一盤貨戰略的施行。
基于百世供應鏈的助力,該巨頭經銷商的平均成本下降20%以上,效率增幅達3成。與此同時,該企業將中國的13個計劃中心統一到一個中樞之下,生產效率提升約30%,庫存也大大降低。
不僅僅是快消,百世供應鏈在服裝領域的戰果同樣可喜。資料顯示,近年來百世為數百家服裝企業提供了多渠道、線上線下融合的供應鏈物流落地服務。
可以說,百世供應鏈業務無論是歷史沉淀、底層能力、模式產品亦或者是業務規模、客戶認可等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容小覷的成績。只是相比于2C的快遞,偏2B的供應鏈業務本身更多的偏幕后,之前媒體也更多的將目光放在了快遞,使得普羅大眾對百世供應鏈不甚了解。但這并不妨礙百世供應鏈開疆拓土。事實上,供應鏈版塊也正迎來黃金年代。
從商流角度看,市場環境的變化,正在推動品牌商家變革,從而更好的適應需求個性化、場景多元化、訂單碎片化的趨勢;從渠道上看,全渠道運營、線上線下一盤貨成為了必要選擇;從供應鏈上看,商流的演進也亟需物流供應鏈更加快速、準確、高效、柔性;而從技術角度看,面對數字技術的高速演進,供應鏈轉向數智化又成為了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品牌商家需要像百世供應鏈這樣有基礎、有能力的服務商提供支持,這正是時代賦予的機會。
03
快運與國際,大幕初啟
事實上,百世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韶寧在三季報電話會上也提到:“百世在供應鏈領域是行業領先者,現在B2B2C是大勢所趨。供應鏈的客戶對快運服務上有很大需求”,他同時表示,百世快運一方面會加強推動電商大件發展,另一方面也會加大投入自動化應用。未來,百世將進一步增強百世供應鏈和百世快運之間的協同效應。
而論及百世快運,也如同行業所認知的一樣,這同樣也是百世集團的優質業務。百世集團三季報顯示,本季度百世快運總體貨運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電商件貨運量同比增長4.5%,達總量的20.4%。此外,百世快運每噸成本也同比下降了1.3%。達成這樣的成績并不容易,原因在于快運行業和宏觀經濟密切相關,而三季度的經濟面臨著疫情反復、限產限電等各種復雜因素影響。
如果將視野放寬放長,或許對百世快運的成績有更加清晰的認知。
百世快運早在2012年起網,截至2021年9月底,在全國已擁有轉運中心95個,末端網點超過26000個,覆蓋全國100%的省市和98%的區縣。在網絡覆蓋的廣度與深度上,百世快運位居行業前列。從規模與增速上看,百世快運同樣穩居第一梯隊。2020年全年,其貨運量達到了839萬噸,同比增長20.2%,增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根據快運行業演進邏輯,網絡與規模是競爭的關鍵,從這點看,百世快運顯然具備先發優勢。
從趨勢上看,接下來效率與服務將成為快運行業比拼的關鍵。而百世快運也已從多個方面做足準備。比如科技應用,百世快運今年投入使用了智能調度系統天穹系統,該系統以打造全面智能化運力配載調度為核心,在成本可控情況下,實現時效提升。
而在服務方面,早在2018年,百世快運就開始打造樣板專業市場,隨著2019年起大力發展電商件,陸續提升家具、建材、酒類、燈具和陶瓷等多個專業市場運營和服務質量。目前,百世快運已針對家具、建材、酒類、燈具和陶瓷等300多個專業市場運營和服務質量,推出一系列綜合物流解決方案。
更為關鍵的是,相比于“內卷”成紅海的快遞業,快運行業市場更大、機會更多。從市場規???,零擔快運市場規模在1.2萬億元以上。不僅如此,中國產業與消費市場的變化,也正在給快運行業提供新的增量。但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卻是玩家眾多且分散,CR10占3%左右,與之對照美國零擔市場CR10達到7成以上。美國零擔巨頭ODFL市值415.11億美元,而中國零擔快運企業估值超百億人民幣的卻是屈指可數。
類似的機會還體現在百世國際業務版塊。近些年,在進出口等帶動下,跨境物流異常火熱。包括快遞企業、電商企業在內,一批玩家紛紛布局。百世也是其中之一,而其發力的重點選擇在了東南亞。做出如此選擇的背景在于,一方面東南亞的電商市場正在爆發前夜,可以將之視為本世紀初的淘寶時代;另一方面,東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且貿易量在不斷增加;此外,RCEP協定的簽署,也在為雙方貿易往來添動力。當然,地緣、人文等等也是因素。
無論如何,百世國際抓住了機會,而且發展迅速。資料顯示,百世2019年正式進入東南亞,2020年就完成了在泰、越、馬、新、柬五國的本地網絡建設。截至6月底,百世在東南亞擁有29個自營快遞分撥中心、1300多個站點,各類包裹可觸達所在國的絕大部分城市和鄉村。今年三季度,百世國際東南亞地區包裹總量同比上漲78.7%。其中,泰國、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的件量分別同比增長123%、933.2%和264.5%。
當然,百世國際的布局也不局限于東南亞,作為國內物流企業中率先布局海外市場的公司之一,截至2021年6月底,百世已在美、日、英、法等11個海外國家開展業務;以東南亞地區為代表的國際布局,百世也不只是在當地織就本土化網絡,也促進了東南亞各國之間跨境物流互通,更讓百世打通了中國與東南亞各國之間的跨境物流鏈路,進而輸出國際化的綜合智慧供應鏈服務,為中國品牌出海、中國用戶消費提供了物流服務保障。
事實上,近一年來我們也可以看到百世在該方面的努力與成績,比如百世供應鏈廣州、深圳、義烏三地國際跨境轉運中心掛牌營業,廣西憑祥跨境倉正式開倉;以及推出中國至新馬泰特快服務,與長虹美菱簽訂《東南亞物流戰略合作協議》,助力其產品出海等等。
04
綜述
綜上所述,綜合看自身定位與業務、外部環境與機會,是繼續鏖戰“吸金”的快遞戰場,還是果斷轉身發力優勢業務,不是一個復雜的選擇題。但這確實一個難以作答的選擇題——對比做加法,有時候做減法,更需要勇氣。
面向未來,百世集團的目標十分明確:未來,公司將聚焦主業,為客戶提供更高效的綜合供應鏈、快運和國際物流服務。而百世集團這次轉身,也為上述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根據披露,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百世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和短期投資余額為34億元人民幣。而根據早前信息,極兔收購百世集團國內快遞業務的價碼是68億元。通過本次交易,百世將顯著提升凈現金儲備,既降低看杠桿率,也為后續增加投資賦予更大的靈活性,從而助力優勢業務增長與集團恢復盈利。
事實上,百世集團在三季報中也表示:2021年營收預計280億至320億元人民幣,預計短期內會在細分市場實現盈利。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