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交通運輸部發布10月全國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數據。1-10月,全國完成貨物吞吐量128.70億噸,同比增長7.8%;完成集裝箱量2.3億噸,同比增長8.4%。
作為中國經濟變化的晴雨表,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2%,比上月下降0.4%,繼續低于臨界點。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低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生產活動放緩,市場需求有所回落,制造業原材料庫存量繼續減少,制造業用工景氣度有所下降。上述指數變化則進一步反應在港口吞吐量數據上。
10月份,港口吞吐量兩大榜單排名未見變化,全國各大港口增幅環比處于逐月下降的態勢。具體排名如下圖所示:


1-10月,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繼續領跑,完成3899萬TEU。當月,上港集團盛東公司在“達飛雅克薩德”輪作業中,一舉完成25775TEU裝卸任務,刷新了單船最大裝卸量紀錄。此行特種危險品作業箱量多,甲板上裝卸達9層且涉及87個箱區,裝卸工藝復雜,積載要求極高。最終,上海港“不誤船期,不落一箱”,比原計劃提前近10小時,再次顯示了全球第一大集裝箱港口作業能力與效率。
寧波舟山港自2017年以來已連續5年實現貨物吞吐量超10億噸。10月份,新增遠洋干線一條,航線總數達285條。陸向方面深耕海鐵聯運、江海聯運及海河聯運。截至11月3日已完成集裝箱海鐵聯運業務量100萬TEU,同比增長22%,超去年全年總量。
作為北方重要樞紐港,青島港1-10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987萬TEU,火熱的市場行情下,青島港對外表示,不僅外貿集裝箱業務要提速,也要發力內貿。山東港口一體化以來青島港新增航線45條,其中內貿航線10條,預計今年內貿集裝箱同比增長20%以上。
10月17日,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在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正式投產運營。開創了最大規模無人駕駛電動集卡車隊規模化運行、集裝箱地面智能解鎖站投入使用、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自動化升級改造等“全球第一”稱號。
今年1-10月,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1000.15萬標箱,同比增長6.4%,完成年度目標計劃84.8%,全年有望突破1200萬標箱。在強勁的外貿出口推動下,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始終保持較高水平,2021年已新辟15條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
港口圈(ID:gangkouquan)認為,多重因素疊加造成全國港口10月份吞吐量數據處于放緩狀態:一是由于能耗雙控和限電限產對制造業造成直接影響,這一政策或將直接傳導到三季度、四季度的經濟數據上,港口增幅或將處于較為疲軟的態勢;二是由于部分省市疫情抬頭,也進一步抑制了三季度經濟沖刺的勢頭;三是由于美國港口擁堵,造成全球供應鏈混亂,運價居高不下,最終導致部分外貿訂單取消,出貨不暢。未來,由于內外因素疊加,中國港口在第四季度“收官之戰”中,或仍將面臨較為嚴峻的挑戰。
本文來源于搜航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