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在脈脈上,有認證為叮咚買菜員工的賬號投了,叮咚買菜采購、算法、技術等核心部門裁員比例從20%到50%不等,采購50%,算法30%,運營30%,招聘10%-20%,在裁員賠償方面,大多數員工只有N,沒有N+1。一位員工稱,“已經裁員了,部門一天走了三個同事,電腦都收走了,公司N+1不給,賠償N,沒談攏。同事準備仲裁了”。
針對裁員一事,叮咚買菜回應稱,目前公司各項業務均是正常運轉狀態,個別變動屬小范圍公司正常組織資源調整。不過,裁員一事并非空穴來風。有內部員工表示,巔峰時期公司員工數量(包含配送員)高達6萬多人,而現在只剩下6萬人左右。“看下人數,少了上萬人…..”。
叮咚買菜成立于2017年5月,2021年6月登陸紐交所,僅歷時五年就完成了上市。叮咚買菜以“29分鐘鮮到鮮得”的口號,通過產地直采、前置倉配貨為用戶提供最快29分鐘配送到家生鮮消費服務,是當下生鮮前置倉模式下的玩家中相對表現最為亮眼的一個。
但是,由于前置倉是一個重資產重運營的模式,相比社區團購、生鮮門店等模式具有更高的履約成本。叮咚買菜的財報顯示,雖然GMV和營收一直在快速增長,但實際上盈利方面則是一直大幅虧損的狀態。2019年叮咚買菜的凈虧損為18.7億元,而2020年的凈虧損為31.8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叮咚買菜的凈虧損分別為13.8億元、19.4億元和20.1億元。從2019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叮咚買菜累計虧損已超百億。
叮咚買菜的現金流沒有形成良性循環。與此同時,叮咚買菜股價也一直萎靡不振,如今的股價與六個月前上市時的23.5美元發行價相比已經腰斬。
叮咚買菜深陷盈利漩渦,如何自救?創始人梁昌霖近期分享了最新的發展思路,他表示,叮咚買菜原來講性價比,而現在要強調品質或商品更好。言下之意是,提升高單值商品的經營和提高客單價,是叮咚買菜的未來方向。
但提價是把雙刃劍,也會造成一部分在意性價比的客戶的流失。2022年,將是叮咚買菜的寒冬。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