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社會熱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震后72小時:為你梳理一個“航運土耳其”

  北京時間2023年2月6日9時17分和18時24分,在短短10小時內,土耳其連續發生兩次7.8級地震。有報道稱,24小時內土耳其發生超過300次地震。截至北京時間2月8日上午,土耳其和敘利亞兩國因本次地震已造成至少7700人死亡,其中土耳其5894人死亡,敘利亞超1832人死亡。地震影響波及敘利亞、黎巴嫩、伊朗等國。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此次地震的死亡人數可能會在初期報告的基礎上增加8倍,或將有超過2萬人遇難。當地時間8日3時30分許,應土耳其政府請求,中國政府派遣的中國救援隊82名隊員抵達土耳其南部城市阿達納市,開展國際救援。

  地震對國際航運尚未造成嚴重影響 但有不確定性

  眾所周知,土耳其是一個橫跨亞歐大陸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土耳其北部的黑海和南部的地中海也是國際航運的重要通道。

  根據航運界網戰略合作伙伴船視寶(掃描圖片二維碼)提供的數據,2月8日上午,土耳其及周邊地區海運航線熱力情況如下:


  從上述航線熱力情況來看,震后72小時,土耳其及其周邊地區,包括其北部的黑海海域和南部的地中海海域海運航線暫時尚未受到明顯影響。但毫無疑問,地震將給土耳其海峽的正常通航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土耳其對全球航運業意味著什么?

  1、土耳其2022年貿易逆差創新高 中國是其重要經貿伙伴

  據土耳其《每日晨報》報道,土耳其統計局數據顯示,土耳其貿易逆差在2022年飆升至1090億美元,是繼2011年1060億美元貿易逆差的又一新高。數據顯示,由于烏克蘭危機推高了能源進口成本,2022年,土耳其能源進口額猛增90%,達到965.5億美元;疊加土耳其貨幣里拉的大幅貶值,造成該國貿易逆差同比增長137%,遠高于2021年的462億美元。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2022年,土耳其出口額達到2542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12.9%,創歷史最高紀錄。根據出口商大會(TIM)的數據,2022年土耳其化工及其制品出口額最高,為335.24億美元,汽車行業緊隨其后,出口額為309.95億美元,成衣和服裝行業出口額為212.05億美元。2022年橄欖和橄欖油行業出口額增幅最高,達到 60.2%。

  作為土耳其前五大貿易伙伴之一,中國與土耳其經貿往來密切。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與土耳其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903億元人民幣。2021年,中土雙邊貿易進出口總額342.3億美元,同比增長42.2%。其中,我國對土耳其出口291.9億美元,同比增長43.5%;自土耳其進口50.4億美元,同比增長45.1%。

  據財聯社報道,我國有較多的中資企業在土耳其境內開展商貿經濟活動,實現海外本地化布局。據《科創板日報》統計,僅A股市場就有近20家上市公司披露過在土耳其國家的經營收入。此外,還有多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在土耳其開展相關業務。駐土耳其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對土耳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07億美元,同比增長7.2倍;全行業直接投資2.42億美元。

  2、土耳其海峽是土耳其參與國際貿易與航運的主要抓手

  土耳其最重要的海上通道之一是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土耳其海峽全長超過345公里,由土耳其境內斯普魯斯(Bosporus Strait)、達達尼爾(Dardanelles Strait)海峽及它們之間的馬爾馬拉海(Sea of Marmara)組成。從地理位置看,擁有“天下咽喉”之稱的土耳其海峽位于土耳其境內,是連接黑海和地中海之間唯一的交通水道和戰略要地,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等國的唯一出海口。從氣候環境來看,土耳其海峽屬于地中海氣候,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海流緩慢、灘礁較少,航運條件優越,每年通過船舶約4萬多艘、軍艦幾百艘,海上航運繁忙。

  此外,土耳其海峽兩岸主權均屬于土耳其,進出軍艦需要經過土耳其批準才能通行。上世紀90年代,我國從烏克蘭購買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即現在的“遼寧”艦前身)在經過土耳其海峽這一回國必經之道時,受到多次阻撓。

  2022年以來,由于俄烏沖突影響,烏克蘭糧食出口通道受阻。軍事沖突發生,土耳其曾居中調停。彼時,據西方媒體報道,俄烏雙方“幾乎達成和平協議”。2022年7月,土耳其、聯合國、俄羅斯和烏克蘭四方在伊斯坦布爾簽署糧食出口協議,并成立了一個由前述三國和聯合國官員組成的聯合協調中心,監督貨物運輸。烏克蘭糧食海運終于在戰事爆發后開始逐漸恢復。據土耳其駐華大使館消息,按照土耳其交通和基礎設施部長阿迪爾·卡拉伊斯梅洛盧的說法,截止到2022年12月25日,運輸的貨物總量已經超過585艘船、1508萬噸。他表示:“在這585艘船舶中,有200艘是懸掛土耳其國旗、擁有或經營的船舶,而在全部船舶中,有171艘將貨物帶到土耳其港口。總貨物的15%抵達了土耳其。12%的貨物運往非洲,29%運往亞洲,44%運往歐洲。運往西班牙的貨物最多,接近290萬噸,其次是土耳其,超過220萬噸,中國超過210萬噸。”

  土耳其在俄烏沖突中的表現,被國際社會普遍贊譽。這同時也是土耳其在國際航運市場上發出的響亮聲音。不過,土耳其也有因控制土耳其海峽而“威脅”業界的情況。

  2022年11月16日,土耳其政府發布通告,要求自2022年12月1日起(延至2022年12月2日)過境或進入土耳其水域的所有船舶需提供船東保賠協會的確認函,證明船舶在土耳其水域/港口/碼頭的整個過境期間的任何情況下保賠險皆維持有效。此舉遭到國際保賠集團的反對。在與土耳其當局進行一系列緊急搓商后,雙方終于在12月中旬就提供保賠險確認函問題達成了協議,而運載原油貨物的船舶也終于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能夠繼續通過土耳其控制的水域。

  3、伊斯坦布爾:土耳其最重要的港口

  歷史上的土耳其曾經是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的中心,有著6500年悠久歷史和前后十三個不同文明的歷史遺產,加上三面環海的地勢和內陸復雜的地理環境使其擁有了極為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

  伊斯坦布爾位于土耳其西部沿海伊斯坦布爾海峽西南岸,瀕臨馬爾馬拉(MARMARA)海的東北側,是一個跨越歐、亞兩洲的歷史名城,控制了從地中海經馬爾馬拉海去黑海的通道。

  伊斯坦布爾港(Istanbul)是土耳其最大海港,位于土耳其西部沿海伊斯坦布爾海峽西南岸,是土耳其全國運輸、貿易和文化中心,設有自由貿易區,土耳其全國50%的進口和15%的出口都是通過該港進行,主要貨物有主要工業有煙草、紡織、船舶修理、制糖、面粉、皮革、玻 璃、汽車及水泥等。

  此外,土耳其第二大港是伊茲密爾(Izmir),位于土耳其西部沿海伊茲密爾灣東南岸,瀕臨愛琴海,是土耳其西部的最大海港。班德爾馬(Bandirma)位于土耳其西北沿海班德爾馬灣的西南岸,瀕臨馬爾馬拉海南側,是土耳其最大港口伊斯坦布爾港和伊茲密爾之間的轉運港。

  4、土耳其的目標是成為航運領先國家和新的物流強國

  2022年7月,阿迪爾·卡拉伊斯梅洛盧就曾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將土耳其轉變為世界新的物流強國,在土耳其和伊茲密爾創造就業區,從而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使伊茲密爾成為一個更加繁榮和在從生產到工業的各個領域中更具生產力的城市。我們相信在這條道路上共同采取措施并以共同的思想行事是非常有價值的。此外,無論在這過程會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都不會放棄我們的項目,這些項目將使我們的國家成為應有的全球參與者。”

  為此,土耳其下大力氣解決基礎設施問題,如通過高速公路將伊斯坦布爾到伊茲密爾的路程縮短至3.5小時,通過高鐵將安卡拉到伊茲密爾縮短至3.5小時等。

  5、土耳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若干中歐班列經停點

  除國際海運航線外,中歐班列亦有多個班列經過或者最終抵達土耳其。例如,據央視新聞報道,2019年11月6日,隨著中歐班列“長安”號駛入安卡拉車站,標志著中歐班列“長安”號西安—安卡拉首趟專列圓滿開行。此次首發班列共計42個40尺集裝箱,貨物為LED顯示屏及包裝材料等。作為中歐班列運營史上第一班跨越里海且穿越海底隧道的國際班列,本次班列從中國西安出發,由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經哈薩克斯坦穿越里海到達土耳其,最終抵達捷克首都布拉格。

  再如,據新華社報道,2022年9月30日,中歐班列“義烏-卡德柯伊(土耳其)”鐵海公聯運班列在義烏海關監管下首發。這是為適應市場需求、提高中歐班列運輸時效開發的中歐班列南線通道新線路。這條南線通道從義烏西站出發經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經鐵路運輸至哈薩克斯坦阿克套港,再通過里海運輸至伊朗安扎利港,最后通過公路運輸至土耳其卡德柯伊口岸。今年以來,“義新歐”中歐班列保持常態化開行。據統計,2022年1月1日至9月30日,“義新歐”中歐班列義烏平臺共開行1193列,發運量同比增長19.7%。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風口財經采訪時表示,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土耳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向歐洲一些國家出口貨物,同樣要經過土耳其海峽,除海上運輸以外,陸上運輸有中歐班列,但目前尚不明確跌路、橋梁等基礎設施的破壞程度”,白明說。

  地震導致港口爆炸的后果:貨運轉移 油價上漲

  2月7日,土耳其伊斯肯德倫港口數百個集裝箱起火,導致港口關閉。伊斯肯德倫港是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位于土耳其哈塔伊省,該省為地震災區。消息人士稱,從火焰和煙霧來看,火災很可能是從一個裝滿易燃工業油的集裝箱開始的。其他集裝箱側翻,阻礙了緊急救援人員的進入。2月6日震后,土耳其當局曾試圖用船救火,但沒有成功,附近的地震破壞阻礙了進入現場。僅在哈塔伊省,地震就摧毀了1200多座建筑。


  馬士基表示,地震震中附近的物流和運輸基礎設施嚴重受損,包括伊斯肯德倫港。該公司表示,考慮到“嚴重的結構損壞,在進一步通知之前,將完全停止所有行動”。由于目前還不清楚港口恢復運營的準確時間,馬士基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一是在可行的情況下將集裝箱轉移到附近的樞紐,二是更換港口停泊點,比如土耳其的梅爾辛港口(Port of Mersin)和埃及的塞得港(Port Said)。赫伯羅特也表示,由于伊斯肯德倫港口關閉,該公司正在從梅爾辛接收貨物。


  據了解,伊斯肯德倫港是土耳其東南部第二大港。資料顯示,伊斯肯德倫港區有一個深水突堤碼頭可同時停靠3艘萬噸級船舶,另有2個浮動油船泊位,在西北不遠有伊拉克輸油管的終點戈洛瓦西(G-OLOVASI)有15萬噸級和30萬噸級油船泊位各2個。主要進口貨物除原油外還有食品及工業品等,出口貨物主要有糧谷、橄欖油、棉花、羊毛、水果及礦石等。 同時伊斯肯德倫港也是土耳其鋼鐵等重工業的產業基地,也是土耳其東南海岸的兩個主要集裝箱樞紐之一。據一位航運消息人士稱,該港口特別關注土耳其國內貿易,而不是發揮更廣泛的區域樞紐作用。在對地震后的破壞情況進行檢查后,海事部門表示,除伊斯肯德倫以外的港口仍在繼續作業。

  土耳其一名能源官員透露,在土耳其發生強震后,土耳其油氣管道運營商BOTAS已暫停向地中海沿岸杰伊漢海運碼頭輸送原油。該官員稱,輸油管道并未發生泄漏,停止輸油為預防措施。


  此外,受中國需求復蘇的樂觀情緒以及土耳其地震后主要出口碼頭關閉后引發的供給擔憂所推動,2月7日,油價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上漲。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98美分,至每桶81.97美元,漲幅1.2%;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上漲1.34美元,漲幅1.8%,至每桶75.45美元。土耳其Ceyhan港7日準備恢復從倉庫裝載伊拉克原油,但由于天氣惡劣,船舶無法靠泊。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航運,貨運,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