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過后,意味著年已經過完了,但對于快遞春節不打烊的爭論依然不休——
“春節不打烊,虧死。春節想休息,罰死。”
“總部不扣網點保證金,網點過年不送件不罰款,再來判斷網點是不是自愿留下過年不打烊。”
“春節不打烊就是個笑話 你給人多錢,快遞員不休息,那網點人員不休息?就不該炒這個噱頭,就非差過年那幾天買東西?可別卷了,過年了,消停消停吧!”
“春節能有多少寄遞需求,鄉鎮末端網點,有人考慮過嗎?春節不打烊,已經三年無休了,一天都沒有休息過,不打烊期間,每天賠錢200以上,誰給補貼?”
“春節不打烊也就喊喊號子吧,沒有一家能做到,現在寄件發出去都費勁,還指望春節期間。正常運營。節前快遞費玩命漲價為主,服務為輔。”
上面這些略帶“喪氣”的話,折射了當前大環境之下,網點老板們普遍對快遞不打烊存在的不滿情緒。
那么,快遞人有“春節焦慮癥”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01
夾帶的“小心思”
不知從何時開始,“不打烊”已經成為大多數快遞企業的“標配”。
每當春節臨近,各大快遞巨頭均會發布春節期間不打烊的公告。不過,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往年真正做到不打烊的大多為郵政、順豐、京東等直營快遞企業,而通達系快遞加盟制網絡更多是口頭承諾,并沒有特別的,或者說實質性的舉措,大多選擇暫緩或者暫停收派件。
但,從2020年春節期間開始,隨著順豐、京東“疫”戰成名后,快遞不打烊就如同一股聚集的大風,其他家快遞企業狂飆突進,紛紛高調宣布春節不打烊,這一頓操作下來,可謂火速。
在市場競爭中,同量級的選手,如果其中一個做出了某個新動作,其他絕大多數都會選擇跟進。因為只有先保證“不掉隊”,才有可能去爭頭名。小到市場的價格,大到上線新產品,都是這個邏輯。
春節快遞不打烊的邏輯,同樣如此。畢竟,誰知道會不會有對手在春節出其不意,攻城略池,一戰成名。
只不過,這里面就有一個現實問題:企業是要承擔社會責任,但也要根據市場的具體情況和承受能力而定。它既包括春節期間以何種方式,實現投入與產出均衡。也包括“如果我不這樣做,節后要遭到損失”的考量。
區別于順豐的直營管理,加盟制快遞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確保“全網一盤棋”,收轉運派幾大環節的投入一點不比順豐少,投入與產出卻更加不成正比。來看下下面這位老鐵,在今年春節期間的心聲:
“作為一個山區縣級網點,雙十二接著的年貨節是我們的噩夢,后面跟著的春節不打烊更是我們這些網點的災難。年貨節重件大貨多,鄉鎮件占比增大,派費沒見漲,但物流到鄉鎮運轉成本倍數增長,縣城跟鄉鎮網點都是苦不堪言,都是虧本勉強維持。”
“總部響應相關部門提倡的春節不打烊,提前一個月扣取0.1元每票的派費作為春節不打烊保證金,總額都以萬為單位。春節不打烊三年來,根據消費習慣,臘月二十九件量已降到常態15%左右,除了平臺單有考核必須攬收,避免發出去快件投訴罰款,網點發件基本已停。班車費,包倉費,人工費用都不見少,網點都是虧本運營。春節不打烊期間派件量最低不足常態5%,兩三個方的貨。九米六單邊170公里,自跑車費用1200元左右。各項時效簽收率正常考核,延誤正常抓取。值班人員快件因商鋪關門單位放假客戶出行種種原因快遞無法送達,也不能提高客戶滿意度,對品牌提升并無大用,網點老板也是既虧錢也賺不到吆喝,絕大部分老板都是怨聲載道。”
“加盟制快遞企業快遞員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平時無休息,春節期間也不愿意值班,總部說的是春節期間有派費補貼,但實際最多三分之一的件能有補貼,我們給快遞員全量三塊錢一票,因為區域大,快遞員對區域不熟悉,但還是不能保證派件質量和派件效率。”
由此看來,春節期間快遞不打烊,是一門吃力不討好的生意。如同陷入“雞肋困局”: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02
不能只做半部功課
除了“雞肋”,春節不打烊的大風狂飆后,也留下了些許“雞毛”。
不矯情地說,除去所謂的情懷擔當,一線快遞人不打烊期間怕的不是辛苦,怕的是努力到頭一場空。
比如:“我去年就是響應不打烊春節想多賺點,年三十到初四都在派送,本來那幾天包裹就不多,結果電話打過去基本沒人收件大部分就不接接了也會被各種抱怨和痛斥,想著為了高薪忍忍吧,結果薪資發下來我多賺了264塊錢,等于一天60多塊錢的高薪,唉,還不夠個火鍋錢。就這對比了一下我們公司17個過年不回正常加班的我拿的還算可以,有人那幾天沒休息就幾十塊錢,這就是真實的春節不打烊。”
再比如:“我們這邊春節一天能掙20塊錢,一天送40個件一個7毛錢,除去費用能到手20就怪好,總公司說是有春節補貼,干了這些年就沒有見過一毛,也不知道補貼給了誰,可能都補貼給了公司高管吧。春節不打烊快遞小哥無法與家人團圓,還掙不到錢純屬壓榨快遞員。”
甚至在快遞圈還流行這樣一個段子——
商家:“不發貨了”
網點:“我們也打烊吧,也讓快遞員像人一樣過個年吧!”
總部:“不能打烊!打烊了我怎么考核罰款,收取的服務質量保證金還給退回去嗎?你知道這是多少錢嗎?堅決不打烊!”
市場經濟主體下,“春節不打烊”不是光喊喊口號那么簡單,既需要回歸生意的本質,形成可持續的自我生存能力,又要兼顧員工“回家過年”的倫理訴求,才能長久下去。
如此看來,除了通過值班、調整運營時間等方式確保網絡運行、服務不停之外,快遞企業在春節不打烊方面,還缺不少功課,需要動態調整,以現實訴求為基礎考量,為網點和一線小哥出臺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幫扶”舉措,這才是快遞企業走向成熟的表現,也是當下快遞不打烊步入良性循環的必然選擇。
03
結語
雖說生活的苦,總要有人來扛。
當大家都宣布“春節無休”的時候,這也意味著,每年肯定有一部分快遞人無法回家過年。每每遇到這種情況,作者總是無言以對。這兩年,不論是國家,還是管理部門,包括快遞企業本身,都在講要讓快遞員更有尊嚴的工作,做一家受人尊重的公司。但實際情況呢?企業老板抱怨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員工越來越難管;客戶埋怨時效越來越慢,態度越來越差;快遞員也有苦難言,歸屬感幾乎為零。
不出意外的話,快遞全年無休,基本上已經是每一個快遞人的宿命;唯有期待,“快遞不打烊”別寒了網點和一線的心。
最后,再分享一位快遞老鐵的心聲:
“一年365天,已經連續無休350天了。
請把過年這幾天交給我自己,讓我身體這機器能有時間關下機,上點油,好好的修復一下。
請把這過年幾天還給我自己,讓我把一年中受到的委屈,惡意投訴,破損賠償,簽收未收到,很多都不是自己的原因,卻要賠償和罰款的,把這一年所有的負面情緒,讓我有一個時間可以去釋放一下,把這些忘記。
請把過年這幾天留給自己,讓我有時間好好考慮一下,是不是還有信心從事快遞這個行業?八年了,經歷過降派費,漲發件費,現在這個行業是送的越多,結果收入得到的越少了,已經真的成為一個夕陽行業了,好好考慮一下,明年是否去加入美團?餓了嗎?”
以上,是一部分快遞不打烊的真實現狀和心聲,你相信嗎?你也是這樣的嗎?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