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張勇正式“交棒”,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接替張勇出任新的董事會主席。
今年6月,阿里巴巴方面便已宣布,蔡崇信將接替張勇出任董事會主席,淘天集團董事長吳泳銘將接替張勇出任首席執行官以及于董事會上替代張勇。如今來看,這一項調整在預料之中。但公開信中更令人意外的一個消息是,張勇卸任集團CEO之外,還向集團進一步提出卸任阿里云董事長與CEO的職務。
而在9月11日早間,阿里發布最新公告稱,公司將繼續執行之前宣布的計劃,對阿里云智能集團進行分拆,并另行為其委任管理團隊。
阿里巴巴公告
不禁令人感嘆,伴隨阿里元老蔡崇信、吳泳銘重回臺前,創造雙11的人卻離開了。而蔡崇信此次回歸似乎將喻示著阿里的自我變革已快速順利推進,一場關鍵戰役正在打響……
“張勇時代”謝幕
阿里巴巴官網顯示,張勇于2019年9月出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并自2015年5月起擔任集團首席執行官。他自2014年9月起一直擔任集團董事會成員,同時是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制度的創始成員。他自2022年12月起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團首席執行官,并于2023年5月起同時擔任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
此前,張勇于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擔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他自2007年8月加入本公司至2011年6月擔任淘寶首席財務官。2008年8月至2011年6月,張勇兼任天貓總經理。在2011年6月天貓成為獨立平臺后,張勇出任天貓總裁。
而在加入阿里巴巴集團前,張勇于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擔任當時于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在線游戲開發和運營商盛大互動娛樂有限公司的首席財務官。2002年至2005年,張勇擔任上海普華永道審計和企業咨詢部門資深經理。
事實上,過去幾年阿里巴巴的發展遭遇了頗多周折,行業中新挑戰者不斷涌現,張勇則帶領著阿里巴巴度過了最困難的幾年。
針對交棒一事,在今年6月張勇表示:“能夠在過去八年間以首席執行官及過去四年間以主席的身份領導阿里巴巴集團,是莫大的榮譽和榮幸。鑒于阿里云智能集團推進全面分拆的重要性,當前正是交接的合適時機。我將與蔡崇信和吳泳銘在未來數月密切合作,確保無縫交接。展望未來,我將致力于強化阿里云智能集團的市場領導地位,讓不同規模和行業的公司在持續數字化轉型時,更低門檻獲得云計算和人工智能資源。阿里云智能集團已做好準備,來把握生成式AI崛起所開啟的令人振奮的新機遇。”
蔡崇信表示:“自2007年加入公司以來,張勇為阿里巴巴集團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面對過去數年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對公司業務的影響,他展現出非凡的領導力帶領公司砥礪前行。我們相信沒有比張勇更為優秀的領袖,能夠帶領阿里云智能集團邁向旅程的下一篇章,邁向未來的成長。”
蔡崇信續指:“在阿里巴巴多個重要發展階段中,吳泳銘曾擔任淘寶及支付寶等關鍵業務的首席技術官,在構建我們的技術平臺和引領我們的戰略方向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帶領團隊在淘寶和天貓上創建了我們自有的變現平臺,推動了手機淘寶應用程式的誕生,驅動公司邁進移動為先的時代。我期待與吳泳銘合作,通過技術和創新激發我們下一階段的增長。”
在今年7月的一封致股東的信中,張勇表示:“伴隨著開啟這一全新篇章,阿里巴巴控股集團也將在9月10日后迎來新的管理層:蔡崇信將接替我成為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吳泳銘將接替我成為阿里巴巴控股集團首席執行官。而我本人,也將奔赴全新的戰場,專職做好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工作,去探索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千行百業融合創新的廣闊未來。”
蔡崇信接棒,阿里掀起重大變革
記者注意到,除管理層的巨大變動外,阿里巴巴在2023年還掀起了一場重大變革。今年3月28日,阿里啟動新一輪公司治理變革,在集團下設淘寶天貓商業、阿里云智能、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包括盒馬、飛豬等)。
成立24年的阿里巴巴,從一個阿里巴巴業務集團,走向“1+6+N”的多個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獨立運營的全新治理結構。其中1是阿里巴巴控股集團,它的定位從一個超大型業務經營集團變更為投資控股集團;6是6大業務集團,即云智能集團、淘天集團、本地生活集團、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菜鳥集團和大文娛集團;N是由多個更小型業務所組成的多家業務公司,如阿里健康、高鑫零售、盒馬等等。“6+N”分別成立各自的董事會,實行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未來,阿里巴巴控股集團除了履行好投資管理的職能,支撐好各業務集團和公司的發展,也會成為更多創新業務的孵化器。
張勇此前表示,在新的治理結構下,未來這些業務集團都要獨立面對各自市場發展,來尋求屬于自己的更大成長空間。除淘天集團之外,其他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可以在具備條件下獨立面向市場融資,甚至走向獨立上市。目前已經有明確計劃的有三大業務板塊:
一是云智能集團將通過向股東分派股息從阿里巴巴集團完全分拆并完成獨立上市;二是菜鳥和盒馬都將尋求各自的獨立上市;三是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將尋求獨立對外融資。
而在7月的一封致股東的信中,張勇亦表示:“這一次的組織變革,某種程度上在中國商業史上是一次并無前例的探索,一次超大規模組織敢為人先的實驗。早在2015年,我們率先提出‘中臺戰略’,構建起‘大中臺、小前臺’的超前治理模式,對前臺形成了有效支撐,成為行業效仿的標桿和樣本。2020年,我們再次倡導打造敏捷組織,逐步推行經營責任制和板塊化治理模式,內部也漸漸形成多家獨立經營的公司,如菜鳥、盒馬、本地生活等。而這一次,正是基于此前一系列探索基礎上更徹底的變革,也因此誕生了這一全新的‘1+6+N’的治理結構。”
隨著阿里巴巴正式進入“蔡崇信時代”,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之一的蔡崇信也承擔著帶領阿里巴巴再一次騰飛的希望。

據了解,蔡崇信于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為公司創始人之一,自公司成立以來一直為董事會成員,并擔任首席財務官至2013年。蔡崇信目前擔任阿里巴巴董事會執行副主席,是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創始合伙人之一。他同時是菜鳥集團董事長、淘天集團董事、阿里巴巴集團關聯公司螞蟻集團的董事。
9月10日蔡崇信致阿里巴巴全員信原文
此外,阿里宣布“1+6+N”組織變革后的首份財報也遠超市場預期。8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24財年一季度(2023年第二季度)業績。財報顯示,報告期內,阿里巴巴營收為2341.56億元,同比增長14%,凈利潤為330億元,同比增長63%,均超市場預期;調整后每ADS收益17.37元人民幣,上年同期11.73元人民幣。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