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天發布6條新規,抖音整頓即時零售
本地生活的仗還沒打完,抖音又盯上了美團的另一塊蛋糕。
1月23日,抖音電商規則中心一口氣發布了11條規則修訂/新增通知,其中有6條都與“即時零售”有關。
抖音修訂即時零售規則
具體來看,此次調整的重點是2022年9月生效的《【即時零售】商家違規行為管理規則》,抖音電商運營團隊針對其中售后相關違規類型變更了違規處理力度。
比如遇到商家未按照訂單明細和網頁商品描述打包配送訂單商品,消費者投訴收到的訂單商品存在商品信息不符、少配件、少贈品,少商品等情形時,平臺往后會按照情節輕微、情節一般、情節嚴重、情節特別嚴重四個維度進行處罰。
與此前的扣除違約金、累計違規積分等形式不同,抖音未來針對即時零售商家違規的主要處罰集中在“門店停業整頓”的形式,整頓時長視情節嚴重程度從0.5小時到30天不等,情節特別嚴重的直接凍結貨款、清退門店。
在修訂《【即時零售】商家違規行為管理規則》的同時,抖音還新增了5種商家違規類型細則,包括營業時間電話不通/故意中斷電話、騷擾他人、無故駁回合理服務訴求、錯發/漏發、消極服務消費者等。
從這些新增的違規類型不難看出,抖音電商可以說是非常照顧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了。當然,細化管理、調整處罰力度的同時,抖音電商也照顧到了商家的情緒。此次還一同修訂了《商家售后服務管理規范》,新增售后申訴說明。
抖音電商新增售后申訴說明
根據新增的條目,以后商家收到平臺介入結果通知時,若不認可該介入結果,可在收到介入結果通知的7個自然日內發起售后申訴。同時抖音也修訂了《商家申訴管理規則》,增加了售后申訴的場景,明確相應舉證要求。
據悉,此次公示的修訂和新增規則,預計都會在1月30日正式生效。
一天時間里,抖音圍繞即時零售業務發布了6條規則公示通知。就和其它從稚嫩到成熟的業務一樣,抖音顯然有意規范交易行為,推動即時零售業務走上正軌。
2.叫板美團,抖音擠上牌桌
2023年年初,抖音超市正式上線后,抖音即時零售“小時達”業務就已在部分城市測試。
半年后,有消息稱抖音已經正式組建配送團隊,該配送團隊主要支持即時零售業務,而非外賣配送,但這一消息很快被抖音相關負責人否認。
去年10月,抖音正式將“小時達”從“抖音超市”獨立出來,開設了單獨的入口,和抖音超市并列。用戶可以在抖音商城界面直接找到,或通過搜索“小時達”一鍵直達。
抖音小時達入口
當時據Tech星球報道,包括“小時達”在內的抖音即時零售,已被視為抖音電商的核心項目。
為此,抖音還開始搭建配送產品能力,包含騎手作業平臺、商站作業平臺、物流基礎能力、派單策略等相關模塊。也是同一時期,字節跳動招聘官網出現了很多即時零售相關崗位,涉及風控、履約、產品、銷售、配送等。
時至今日,字節跳動官網的即時零售崗位已經有227個,比當時又多了一百多個。
而從抖音小時達頁面來看,入駐商家也越來越豐富。不僅有物美、永輝等大型連鎖超市,還有叮咚買菜、京東七鮮、樸樸超市等平臺,以及各類本地個體商家,甚至還有“山姆”“盒馬”的代購等。
從品類來看,抖音小時達的業務范圍已經和美團閃購、京東到家等平臺十分接近,涵蓋果蔬生鮮、酒水飲料、乳品烘焙、休閑零食、服飾鞋包、手機數碼、美妝百貨等等,甚至也提供醫藥產品的即時零售。
抖音小時達頁面
除了“小時達”的貨架板塊以外,我們還看到抖音還嘗試與線下商超合作,開展“直播+即時零售”業務,向消費者提供“即看即點即達”的購物體驗。
比如在Apple授權專營店、小米之家、名創優品等抖音直播間,都已經可以提供小時達服務。消費者可以在直播間先選擇好收貨地址再下單,即可在一小時左右收到送貨上門的商品。
而抖音之所以如此積極地探索即使零售業務,當然是看中了其背后的萬億市場。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顯示,近年來即時零售一直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2022年即時零售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5042.86億元,預計2025年的市場規模將較去年翻3倍。
但廣闊的市場早已迎來了許多玩家,比如“美團閃購”“京東到家”“餓了么全能超市”等。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由于阿里的即時零售業務較為分散,主要的競爭還是發生在美團和京東之間。
對于美團來說,“萬物到家”一直是其核心目標,因而即時零售業務也開展得水到渠成,率先搶占了消費者心智。
而京東憑借平臺的B2C心智切入到O2O即時零售,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相比美團,京東目前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動作顯得更加頻繁。
比如前不久,京東集團發布公告稱,旗下的達達集團在常規內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存疑行為,涉及10億元的財務數據被夸大。而此次“清理門戶”之后,京東對于達達的掌控力度有望進一步增強。
此后又有消息稱,原美團S-team成員郭慶成為京東集團CEO許冉的顧問后,已參與到即時零售和機器人等業務當中。而且郭慶從去年12月底就開始密集與達達中高層管理者交流,要求達達全面對標美團閃購,并商討未來5年京東即時零售的發展規劃。
在美團和京東打得火熱之時,抖音也開始動作頻頻,試圖擠上即時零售的牌桌——這對于各方而言都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3.即時配送能力,抖音最后一塊拼圖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如果以抖音超市測試“小時達”業務為起點,抖音探索即時零售業務已經有一年的時間。
但是在這一年里,抖音電商官方并沒有披露過小時達相關的數據,似乎還遠遠算不上是一項成熟的業務。至于這背后的原因,業內普遍歸因于抖音的即時配送能力短板。
2022年底,抖音曾與達達、閃送、順豐同城三家即時配送平臺達成合作。在這之后,抖音的外賣和即時零售業務都開始發力。但依靠第三方平臺的成本居高不下,抖音對于“到家”業務的探索也受到掣肘。
去年6月有消息稱,抖音外賣放棄了1000億元GMV的年度目標,GMV也不再是團隊下半年最看重的指標。外賣業務放慢腳步的同時,抖音即時零售業務的發展也受到限制,這兩類商品為了攤平配送成本,都被動地往高客單價方向傾斜。
可以說,沒有自己的配送體系,就無法形成從銷售到履約的閉環,過程中存在諸多不穩定的因素。因而對于抖音而言,除了想方設法搭建配送產品能力,提高商家派單和騎手作業的效率以外,抖音可能還真的需要一支屬于自己的即時配送團隊。
前不久,有關抖音收購餓了么的傳聞屢次出現,還有板有眼地聲稱抖音只要餓了么的配送團隊,而不要其他業務。
然而在餓了么和抖音方面接連辟謠后,1月24日,阿里本地生活集團董事長兼餓了么CEO俞永福也在公司內網向全體員工明確辟謠稱:“假的終歸就只能是假的”。
俞永福內網辟謠
據悉,雖然抖音和餓了么一直保持溝通,討論雙方如何開展更深合作,甚至是抖音投資入股的可能性,但阿里也不會放棄對近場零售的布局,“餓了么以后還是姓阿里”。
由此看來,對于如今的抖音而言,想要補上即時配送能力的短板,剩下的選擇已經不是很多了:要么嘗試收購閃送、UU跑腿等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要么用一筆豐厚的投資,換取對餓了么“藍騎士”進一步的掌控力度。
但無論怎么選,為了外賣和即時零售業務的發展,抖音總是要盡快下定這個決心。
本文來源于電商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