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TEMU定下300億美元目標,同比2023高位翻番。TIKTOK定下500億美元目標,同比2023超100%。2025年,SHEIN利潤預計將增至75億美元,是2022年的10倍以上。
在這組數字的背后,我們看到了跨境電商市場的規模與繁榮。平臺新模式出現,海外新流量爆發,不斷擴大影響力的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徹底攪動全球電商格局。
2023年是中國電商出海四小龍元年。據權威數據分析機構data.ai最新發布的《2024移動市場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購物類APP下載增速排行榜前4名,被中國電商出海四小龍占據,分別為TEMU、SHEIN、AliExpress和TIKTOK Shop。
來源:NIQ:《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出海白皮書》
這四大發源于中國本土的電商平臺,正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速跑馬圈地,從馳騁歐美再到逐鹿全球,逐漸改變“中國制造,亞馬遜銷售”的主流敘事。
01
電商出海四小龍有何特色?
(1)SHEIN:中國最神秘的百億美元快時尚獨角獸
在海外深耕10年的快時尚獨角獸SHEIN巔峰時期估值千億美元,據晚點Latepost透露,2023年其GMV或將超過400億美元。據Financial預計,2025年SHEIN的GMV將達806億美元,收入將達585億美元,利潤將達75億美元。
來源:NIQ:《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出海白皮書》
作為全球領先的跨境時尚品牌,SHEIN主要以獨立站的自營模式切入跨境賽道,率行業之先創新了按需生產的柔性供應鏈模式。憑借“小單快反”,不斷推出客戶喜歡的海量商品,SHEIN在全球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龐大的用戶群體。
依托供應鏈優勢,2023年,SHEIN大刀闊斧,加速全球化布局,不僅在全球推進平臺模式,更是先后收購多個時尚品牌。“自營品牌+平臺”的雙輪驅動發展模式成為其區別于其他平臺的核心所在。
2022年底,SHEIN開展平臺化試運營,2023年4月在巴西開展平臺模式試點,5月正式推出開放平臺SHEIN Marketplace,引入第三方賣家,目前已在巴西、美國、墨西哥等地推出,后續還將向全球其他地區擴展;線下品牌方面,在與SPARC Group旗下品牌Forever21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后,SHEIN又收購了英國快時尚品牌Missguided。
在物流網絡上,SHEIN主要以跨境直郵為主,采用集中建倉與海外中轉運營倉配合的運營模式,擁有較為完善的物流倉儲體系。
目前,SHEIN已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六大物流中心、七大客管中心,有國內中心倉、海外中轉倉和海外運營倉三種倉型,國內中心倉位于廣東佛山,周邊有多個衛星倉,95%的商品從國內中心倉直發;海外中轉倉布局在印尼、越南、澳大利亞等地區;海外運營倉布局在中國香港、比利時、美國等地,承擔輻射區域的發貨。
SensorTower數據顯示,2023年,SHEIN下載量增長47%,突破2.5億次,躍居下載榜和增長榜第2名。自2014年問世以來,下載量連續9年高速增長,平均年化增長率高達100%。
(2)TEMU:狂奔一年無盡擴張,卷出最新高度
作為拼多多旗下的跨境平臺,TEMU雖然2022年才成立,但憑借“性價比+砍一刀”模式,將中國供應鏈優勢帶來的極致性價比推向海外,成為跨境領域的一匹黑馬。
2023年2月,TEMU借“超級碗”一炮而紅,在北美市場取得成功后,馬不停蹄地向其他市場擴張,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歐洲、南美等,在短時間內成功打開全球48個國家/地區的市場大門。
據SensorTower數據顯示,2023年,TEMU下載量激增23倍,超過3.2億次,成為全球下載量最大,增長最快的電商應用。
TEMU在海外市場的高歌猛進,更是直接帶飛拼多多的業績。2023年Q3,拼多多實現營收688.4億元,同比增長94%,遠高于市場預期的548.72億元,市值也首次超過阿里巴巴。2023年,TEMU預計將完成140億美元GMV,而市場情緒更為樂觀,有望超額完成150億美元的GMV目標。
物流網絡方面,TEMU主要采用國內頭程運輸-國際干線-海外尾程運輸的三段式物流。賣家將商品發往在廣州的國內轉運倉后,TEMU從轉運倉通過極兔、云途等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直郵至海外轉運樞紐,再由UPS、USPS、DHL等當地物流公司配送給海外消費者。
在履約時效上,TEMU提供了標準配送(Standard)和快運(Express)兩種物流方案,標準運輸的配送時長主要集中在7-10天,快運的時效大概為4-6天,標準配送下所有商品均免配送費,快運價值$129以上的商品免配送費,其余商品配送費為$12.9。
為優化整體跨境物流成本,TEMU也在不斷調整物流政策。例如:在海外尾程運輸環節,TEMU已啟動美國本土的海外倉建設,計劃在美國東部和西部各建一個。未來,隨著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海外倉的建成落地將繼續提升TEMU的履約時效,改善履約體驗,提高平臺的訂單量和轉化率。
(3)TIKTOK:張一鳴的巨浪征途,已成超級吸金獸
TIKTOK SHOP最大的優勢在于短視頻積累的巨大用戶量,具有獨特的電商競爭力。目前主要是基于歐美和東南亞市場拓展全球,但2023年,TIKTOK在這兩大市場都受到了波折。
在平臺用戶數排名第一的美國市場,前半年面對北美合規挑戰,直到8月,漫長的合規等待結束后,TIKTOK SHOP才在美國全面上線開放,成為TikTok電商全球發展的里程碑事件。流量一經放開,TIKTOK便完全刷新了全球短視頻社交平臺和興趣內容電商的繁榮生態。根據demandsage數據,2023年TIKTOK在美國的MAU達到1.6億以上,已接近美國總人口的45%,有65%的美國用戶每天都會訪問TIKTOK。
用戶數排名第二的是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在印尼上線后的三年,TIKTOK SHOP的GMV在第一年6億美元的基礎上翻了7-8倍,用戶數量達到1.13億。不過2023年9月,印尼的社交電商平臺交易禁令給了猝不及防的一擊,10月,TIKTOK SHOP印尼站關停。經過各方斡旋,最終在12月重回印尼市場,并且通過與本土互聯網巨頭GoTo達成合作,走出一條獨特的東南亞深度本地化之路。
來源:NIQ:《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出海白皮書》
物流方面,TIKTOK擬在物流上投入巨資,試圖將其龐大的流媒體受眾轉變為美國電子商務市場的重要份額。據悉,TIKTOK正在嘗試建立一個倉庫和履約運營網絡,承擔一些具體任務,例如管理庫存和向TIKTOK大批追隨者銷售商品的一系列獨立商家的送貨。同時還將物流業務外包,與ShipBob和Newegg等物流提供商達成協議,以存儲庫存以及挑選、包裝和運送在線訂單。
在過去幾年,TIKTOK SHOP不是步伐最快的,但一定是最曲折的。目前,TIKTOK整體范圍涵蓋美國、南亞和東南亞等市場,2024年將進一步開拓至拉美(如巴西),歐洲(如意大利、西班牙、法國),澳洲(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中東等?;旧厦總€有潛力的市場都能看到其身影,足見TIKTOK全球擴張策略卓有成效。
(4)AliExpress:阿里全球賣的野心,和菜鳥全球開卷
速賣通是出海四小龍中最早入局跨境電商的平臺,也是阿里巴巴跨境電商賽道的出海先鋒。據阿里巴巴2024財年Q2業績顯示,速賣通、Lazada、Trendyol等零售平臺的訂單快速增長,帶動阿里國際零售業務整體訂單同比增長28%。
其中,速賣通在巴西、日韓、歐洲等全球市場上大步前進,尤其是在韓國市場,據韓國手機應用和零售分析服務商Wiseapp·Retail-Goods調查結果顯示,速賣通已成為2023年韓國市場新增用戶最多的手機APP,月均新增371萬用戶。2023年11月,速賣通在韓國活躍用戶數超越了韓國本土老牌電商Gmarket,成為韓國第三大電商平臺。這是韓國電商平臺前三名中首次出現海外電商。
來源:NIQ:《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出海白皮書》
在物流履約上,速賣通是出海四小龍中唯一一個擁有自建物流的平臺。2023年9月,速賣通聯合菜鳥正式推出“全球5日達”國際快線產品,率先在英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韓國上線,是行業首個規模化落地的跨境電商快線產品。這意味著,速賣通在解決跨境電商“信息流”“資金流”“商流”的同時,開始著力解決最難啃的“物流”問題。
速賣通還在加大物流方面的投入,例如:巴西稅改后上線稅費代繳物流服務;中東升級“無憂集運”,實現10日達;聯合菜鳥網絡搭建多條物流專線,在全球建立大量海外倉、開設國內優選倉,加速海外消費者獲取商品時效等。目前,速賣通的海外市場已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除歐美市場,還正在發力多個新興市場,包括日韓、拉美、中東地區等。
整體看來,電商出海四小龍各有看家本領,業內也開始期待四小龍趕上亞馬遜,改變全球電商市場的競爭格局。
02
全托管模式下,哪些物流企業能夠賺錢?
2023年,全托管模式席卷全球。TEMU和速賣通率先推出全托管,打響全托管在行業推行的發令槍,隨后SHEIN將模式更名為全托管,2023年5月,TIKTOK官宣全托管,至此出海四小龍在2023年全面擁抱全托管。之后,Lazada、Shopee、Wish等多個海內外電商平臺也紛紛跟進,官宣推出全托管模式。
2024開年,跨境電商就出現新風口,各跨境電商平臺各自推出的“半托管”來了。經過4個月試運行后,速賣通在1月初全面上線半托管;Temu也宣布即將推出“半托管”模式,計劃于3月15日在美國站點上線,3月底拓展到歐洲站點;阿里國際站也宣布推出B2B領域的“半托管”模式。
電商平臺抓取增量最簡單粗暴的手段,就是擴大價值獲取范圍,從廣度和深度上,拿到更多的變現節點和控制點,而全托管契合了電商平臺獲取跨境業務增量的核心訴求,平臺也能借此把控各個環節,牢牢掌握定價權??梢哉f,全托管的核心就是平臺流量霸權的溢出效應,流量去了哪里,訂單就在哪里產生,流量的持有方掌握了訂單的分配權。
全托管模式出現后,不同的全托管電商平臺都在比拼資源卡位。例如,在物流供應鏈的核心節點資源上,平臺需要掌控更多的飛機運力;在海外核心節點上,平臺需要把控更多的清關口岸資源;在尾程派送上,平臺需要尋找性價比更高的派送服務商。
在這樣的形勢下,2023年不少物流服務商都面臨著電商平臺較為嚴格的考核政策,這也使得很多物流企業認為全托管平臺生意很難賺錢。
但是在任何時候,跨境物流行業都存在二八效應,即面對同樣的客戶、同樣的條款,有70%-80%的企業覺得全托管平臺的生意不好做;也有20%-30%的企業能夠賺錢,而且還做得挺好。
這就引發一個思考:在跨境電商平臺推行全托管模式,對物流服務供應商實行強考核政策的背景下,哪種類型的企業能夠存活下來,賺到錢?
第一類,跨境物流核心節點上的資源和運力的持有方。例如:在干線上,企業擁有自己的飛機;在海外某個國家或區域,企業擁有自己的清關牌照和監管倉;在最后一公里,企業要么擁有區域化的派送能力,要么擁有一個很厲害的賬號。這類企業在全托管模式下基本能夠賺錢。
第二類,企業擁有強大的信息化能力和精細化的運營能力,這兩者缺一不可。由于電商平臺需要做到全鏈路的可視化,對訂單軌跡的更新有具體的時效考核要求,所以物流企業就需要全鏈路的數字化和強大的信息化能力;另外,跨境物流企業需要在簽收、妥投等每個環節做到無縫銜接,這就需要具備精細化的運營能力。
第三類,在細分市場或者單個國家擁有深度布局的企業。例如:在某個細分市場或單一國家進行全鏈路的重資產布局和運力投入,對干線、清關、倉儲、配送等資源具有較強的掌控能力,并且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形成了對這個市場的定價話語權。這類企業同樣能在全托管模式下賺到錢,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備與平臺議價的能力和籌碼。
第四類,在海外清關、轉運、派送等環節的核心能力的構建者。目前,很多海外國家的郵政、物流企業在旺季時的服務都差強人意,于是很多企業不得不選擇自己去海外做派送服務,這也是2024年的一個發展趨勢。
03
總結
2023年,“出?!笔且粋€絕對的熱詞。在這場出海浪潮中,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出海四小龍”的全球化加速布局。而在中國電商平臺出海風起云涌的背后,是包括中國制造、優質供應鏈等中國產業優勢外溢、結合新的全球化戰略,碰撞上新的游戲規則——全托管模式后的集中爆發。
市場端的流量更迭變化下,跨境電商的戰場轉向全球供應鏈之爭,全球化已成為競爭下半場的重點,在海外開創一個新的消費時代,也成為中國電商出海四小龍的野心和征途。
中國電商加速全球化,與之配套的物流配送需求也在海外急速爆發。尤其是在2023年的突飛猛進后,跨境電商必然將從價格進一步“卷”向服務,而物流時效是決定服務體驗的關鍵因子,妥善處理好目前掣肘較大的跨境物流時效將成為跨境訂單增長的加速器。
2024年,中國電商物流在海外全球化的開拓才剛剛開始。在中國電商物流的大航海時代,電商出海四小龍還會找到哪些增量?又將迎來哪些變化?未來的可能性依然藏在四大巨頭的海外征途中。而隨著中國電商馳騁全球,中國物流也必將誕生新的全球化巨頭。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