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作者最新獲悉:即將于明年2月起開始運營的馬士基-赫伯羅特聯盟--雙子星聯盟宣布:將不提供日本、韓國、越南以及中國臺灣等主要亞洲港口的遠東-歐洲航線直航服務!
Asian countries like Japan, South Korea, Vietnam and Taiwan will no longer have direct calls on the important Far East-Europe trade when Maersk and Hapag-Lloyd launch their new alliance in less than a year.
根據“雙子星”合作計劃,亞洲的服務網絡將被重新整合,聚焦于19個主要港口和轉運樞紐。
馬士基和赫伯羅特希望,一旦網絡在2025年2月后全面投入使用,新的網絡設計將幫助他們實現為客戶提供90%時間表可靠性的宏偉目標。
海事咨詢公司Linerlytica表示,有限的港口覆蓋范圍將提高可靠性。
Linerlytica聯合創始人Tan Hua Joo表示:“但這是有代價的,因為它們將產生額外的饋線成本,以及間接停靠港口所需的更長的運輸時間。”
據了解,和記港口控股信托(Hutchison Port Holdings Trust)在其2023年報告發布后表示,當雙子星聯盟開始運營時,由于網絡重組,香港港口可能會失去業務--而香港是迄今為止一直被大型海運公司直接停靠的亞洲大型港口之一。
“作為美國和歐洲出口市場的主要出口樞紐,深圳鹽田港已被雙子星聯盟選為華南地區的主要停靠港。與此同時,對于香港葵青碼頭,預計馬士基和赫伯羅特目前在香港處理的吞吐量,在運營開始后可能會轉移到深圳鹽田港。”
▲鹽田國際碼頭將成為新聯盟華南主要掛靠港
穿梭服務輔助海運網絡全方位覆蓋
據悉,雙子星聯盟合作協議將涉及七個主要貿易通道,包括跨大西洋、亞洲-美西、亞洲-美東、亞洲-中東、亞洲-地中海、亞洲-北歐以及中東/印度-歐洲。
在以上七個主要貿易通道上雙方擬運營26個干線服務,與此相輔相成的是全球范圍內靈活快速的穿梭服務以及強大的碼頭中轉服務體系,包括雙方自有或控股的碼頭。穿梭網絡作為干線網絡的延伸,輔助未來海運網絡實現全方位覆蓋。
其中,在遠東和歐洲之間的航線網絡將由七項服務覆蓋,總計部署71艘大型船舶,為上海、寧波、新加坡和丹絨帕拉帕斯轉運中心提供便捷服務。
日本、韓國、越南和臺灣的港口將通過兩家船公司所謂的穿梭服務與亞歐主要貿易聯系起來,這種服務由比支線船更大的船只組成。
根據雙子星計劃,13個穿梭服務將覆蓋18個港口。
Linerlytica對當前和計劃中的亞歐航線的分析,THE聯盟每周掛靠41個航次亞洲港口,2M聯盟每周掛靠54個航次。
新的雙子座聯盟每周將在亞洲港口掛靠26個航次,且不會掛靠日本、韓國、中國臺灣或越南的任何港口。
托運人能接受取消直航?
Vespucci Maritime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Lars Jensen對托運人是否愿意適應新服務網絡帶來的額外轉運提出了質疑。
他表達道:“從商業角度來看,關鍵在于托運人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更多的轉運服務以及更少的直航服務。雖然托運人通常更偏好直航服務,但這并不總是可行的。因此,雙子星聯盟能否在實踐中兌現其承諾的運輸時間,包括轉運環節,將成為決定性的因素。”
作為LinerGrid的聯合創始人之一,Jensen通過數學計算設計出精確模型,旨在優化港口和運營商網絡。
他解釋道:“我們之前已經運用這個模型來分析中心輻射型網絡的效率。從最小化運營成本的角度看,明顯的是,少量的大型樞紐網絡比多個小型樞紐網絡更具成本效益。換句話說,從全球網絡的運營成本來看,Gemini聯盟的發展方向是有意義的。”
盡管香港并未出現在2M和Gemini的亞歐航線覆蓋范圍內,但據Tan Hua Joo稱,THE聯盟現有的FE3服務預計仍將保留香港的掛靠,這意味著赫伯羅特的退出對香港在歐洲的航線覆蓋范圍影響有限。
馬士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構建一個靈活互聯的航運網絡,具備行業領先的可靠性。通過集中每條航線于較少的主要進出口港口,我們能夠顯著降低沿途延誤的風險,并通過廣泛的穿梭服務網絡補充核心網絡,從而確保與其他港口的快速、直接和可靠連接。”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