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速賣通之后,阿里國際站正式上線半托管
年前引發廣泛關注的阿里國際站“半托管”服務,終于正式上線了。
目前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英國、德國和法國6個國家,已經能看到阿里國際站上線了帶有“Alibaba Guaranteed”標簽的商品。
和當初阿里國際站預告的一樣,這些商品在前臺頁面展示了準確的物流運費、到手一口價、到貨時效等等,給予買家更具確定性的體驗。
阿里國際站半托管商品頁面
據悉,半托管上線第一天,已有大量商家開始出單。在今年3月的“新貿節”上,阿里國際站還將為半托管商品設置專屬會場。半托管商品在相關營銷活動中,也會具備優先準入資格。
今年1月5日剛剛開啟招商的阿里國際站半托管服務,定位是一種“更具性價比和確定性的履約托管服務”。該服務能夠為商家提供專屬營銷活動、門到門物流履約、逆向退貨服務等運營托管解決方案。從而讓商家可以專注于生產和銷售,有效降低了出海門檻。
據悉,開啟招商后20多天,阿里國際站的半托管服務就吸引了大量商家。只要有現貨、能滿足3/7天發貨就能加入,商家可以在保障自主經營的同時,把物流履約等復雜環節托管給阿里國際站。
在廣州、深圳、青島、義烏、成都等重點產業帶舉辦的招商會上,不少商家現場直接簽約入駐,部分招商會現場意向簽約率高達80%。
招商會現場
當時阿里國際站方面表示,半托管可以幫助所有商家更簡單地開啟利潤更高、自主經營的出海生意,主要是為了幫商家更好承接“對現貨有高需求”的海外零售商型客戶(如海外超市等)拿下新增量市場,因而吸引了大量有現貨的內貿商家當場簽約。
根據阿里國際站的計劃,目前半托管服務上線的6個國家還只是首期項目,后續還將開放東南亞市場等20多個國家站點。
作為跨境B2B領域的首個半托管項目,阿里國際站這次讓不少商家都躍躍欲試,期待能夠接到海外的大單。在即將到來的3月外貿旺季,半托管也有望成為內貿商家出海、外貿商家爆單的重要途徑,甚至成為跨境電商行業真正意義上的新風口。
2.AIDC找回阿里初心,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阿里國際站的半托管服務,雖然從“官宣”到正式上線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但也并非心血來潮。
早在去年,阿里的B2C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AliExpress)就已經首創和試運行了半托管模式,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去年8月的試運行階段,速賣通主要是將POP(商家自營)模式中的物流,從賣家負責升級為平臺負責,以達到更快的履約時效。
從阿里巴巴集團此前公布的財報來看,截至2023年12月的季度里,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收入同比增長44%至285.16億元人民幣,整體訂單同比增長24%。
阿里方面表示,這主要是由AIDC所有零售平臺的強健增長所帶來的強勁表現,尤其是速賣通的跨境業務Choice。
半托管商品可享受速賣通Choice資源扶持
而速賣通Choice的商品,正是以“全托管”和“半托管”為主,這兩個剛誕生不久的新模式,正在為速賣通的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財報顯示,上一季度速賣通實現超過60%的訂單同比增長,主要就是由Choice所帶動。今年1月,Choice訂單更是占到了速賣通總訂單量的一半左右,持續實現訂單高速增長。
同時,就在今年1月初,速賣通的半托管服務全面上線,且多次投入重金補貼,吸引了不少跨境賣家。
介于POP模式和全托管模式之間的半托管,可以說是一個取長補短的折中方案,高效率的同時也更加靈活。比如其物流履約和營銷玩法更接近全托管,由平臺負責,保障用戶體驗;具體運營和商品定價則交由商家決定,商家能夠有更高的自主權以及更多的利潤空間。
商家在省了力氣、保證了服務的同時還能賺到錢,也難怪半托管如今得到了很高的支持率。
至于在B2B領域,半托管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其主要升級的還是商家的物流服務,阿里巴巴國際站物流(Alibaba.com Logistics)會給半托管商品提供一站式門到門物流履約、逆向退貨服務等綜合解決方案。
商家接單后僅需預約上門攬收,攬收后貨款快速到賬,無需安排跨境運輸,阿里國際站物流會直接配送至海外買家。如果商家發貨后產生訂單售后糾紛,也是由平臺介入。丟包、支付、退賠等售后服務同樣由平臺先行墊賠,減少了商家的售后運營成本。
阿里國際站半托管服務優勢
與此同時,阿里國際站的半托管商品還能有“Alibaba Guaranteed”的標簽,享受專屬搜索和推薦流量,以及各類營銷場景的優先準入規則。
而AIDC之所以有底氣接連推出B2C和B2B的半托管服務,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其全球物流基礎設施布局的逐步完善。
去年11月,速賣通與菜鳥聯合推出“全球5日達”。雙11期間,速賣通菜鳥優選倉備貨量同比去年漲了10倍,其中杭州倉、東莞倉和山東倉備貨商品增長明顯。
而這些倉庫的商品,主要就是來自速賣通全托管和半托管,大部分會運往“全球5日達”所覆蓋的國家——截至去年年底,“全球5日達”已經覆蓋了西班牙、英國、比利時、荷蘭等10個國家。
官方數據顯示,“全球5日達”推出后,速賣通半托管商家跨境時效提速9天,涌現出一大批月銷訂單過萬的商家。
如今阿里國際站也正式上線半托管服務,由順豐負責上門攬收階段,再由阿里國際站物流承運,有望進一步降低外貿商家的經營門檻,并提升物流履約服務質量,讓更多商家做好跨境這門生意。
3.半托管站上C位,跨境電商找到終極答案?
2023年,可以說是“全托管”最輝煌的一年。
自從拼多多Temu于2022年9月上線,并率先推出全托管模式以來,其它平臺都跟上了跨境電商新的節奏。
一年時間里,速賣通、Lazada、TikTok、Shopee、Shein、亞馬遜等主流跨境電商平臺都啟動了全托管模式。雖然平臺介入交易的程度有所差異,但也都大幅降低了商家的入駐門檻和經營成本。
不過,隨著全托管愈發火熱,越來越多的問題也開始浮現。比如商家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適合的品類有限等等,這促使跨境電商平臺們在今年開始探索起了新的模式。
除了速賣通和阿里國際站以外,此前有消息稱Temu也計劃今年3月在美國試點半托管模式。雖然和速賣通一樣都是B2C平臺,但Temu的半托管有很大差別。
比如定價可能還是由平臺主導,卻把物流交給商家來做,相當于是要求在海外倉有存貨的商家在海外自行發貨、配送給消費者,并自行處理退換貨等問題。
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原本做全托管的Temu,自身卻依靠第三方物流履約,在時效和服務質量上并不占據優勢,還不如讓有能力的商家自行履約,提升消費者體驗。
而無論各平臺的初衷是什么,半托管模式已經隱約間成為了今年跨境電商行業的焦點。就像去年全托管的風靡一樣,一場全新的大變局正在緩緩拉開序幕。半托管的可行性,也將由接下來一年的時間去驗證。
本文來源于電商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