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ish白菜價賣身
事實證明,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就在拼多多海外版TEMU怒砸數(shù)千萬美元重登美國超級碗廣告瘋狂收割新用戶的同時,對手Wish宣布撐不住了,決定賣身求存。
曾經(jīng)的低價頂流,被號稱為“美版拼多多”的Wish在近期宣布Wish母公司ContextLogic Inc.計劃以約1.73億美元現(xiàn)金將其大部分運營資產和負債出售給一家亞洲電商集團Qoo10。
而以1.73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也算是打骨折了,與Wish在2020年IPO時140億美元的巔峰估值相比低約99%。
公告稱,交易完成后,Wish仍將保留其上市地位,并保留Wish品牌和平臺,投資者仍可交易其股票。
不過針對平臺商家,兩個平臺整合以后的細節(jié)尚未確定。如獲得股東通過,該交易預計于2024年第二季度完成。
消息宣布后,ContextLogic公司12日股價上漲了39.11%,報6.26美元/股,市值1.5億美元。
Wish其創(chuàng)立于2010年,在最初定位僅是技術服務公司,面向移動端廣告業(yè)務。直到2013年Wish才在進入電商領域,主要出售“超低價格”的小物件,比如女裝、手表、球鞋和首飾,平臺賣家大多數(shù)來自于亞洲。
另外,與亞馬遜相比,Wish定位為美國城市以外的中下層消費者,他們可能負擔不起每年119美元的亞馬遜Prime會員費。
Wish瞄準的低端消費市場規(guī)模巨大。其招股書顯示,44%的美國消費者和85%的歐洲消費者的家庭收入低于75000美元。除了中國和印度以外,估計全球有超過10億家庭的收入低于75000美元。
但是,理想與現(xiàn)實還是存在差距的。Wish被出售的悲劇似乎在上市當天就埋下了伏筆,2020年,Wish登陸納斯達克,但上市首日就遭遇破發(fā)。
隨后Wish也并未迎來新的增長拐點,反而是深陷市值跳水、業(yè)績暴跌的困境。在2021年,Wish全年營收20億美元,同比下降20%;
2022年Wish全年收入為5.71億美元,同比下降73%,甚至低于2016年的收入水平,凈虧損增也擴大至3.84億美元。
而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中,Wish報告了9800萬美元的收入,同比下降49%,較兩年前下降了87%;凈虧損則達到8900萬美元;
2023年第三季度營收為6000萬美元,同比2022年下降了52%,比2023年二季度的7800萬美元營收還要少,連續(xù)七年處于虧損狀態(tài)。
在用戶方面,據(jù)BusinessofApps的一份統(tǒng)計報告,Wish的月活躍用戶在近幾年大幅下降,從2021年的9000萬下降到2022年的2700萬。
截至2022年初,Wish應用程序上的月度活躍買家較2020年的高峰期減少了74%。季度月活用戶也從2021年第三季度開始大幅下跌,已跌至201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Wish季度活躍用戶2019年至2023年(單位:百萬)
Wish賣家數(shù)量也在大幅下降,2021年大約有60萬商家在其平臺上銷售商品。由于假貨或假冒商品,它在2019年移除了很多商家。
Wish商戶2018年至2021年(單位:百萬)
另外,Wish還在2023年公開宣布了兩次裁員,總計涉及超400名員工,公司現(xiàn)有員工不足500人。
此外管理層也被更換,2022年2月,Wish創(chuàng)始人退位,公司一年內更換兩次CEO,紀源資本運營合伙人Joe Yan(嚴峻)自2022年9月?lián)蜟EO至今。
2、Wish為何被拋棄
低價銷售+社交是Wish打開下沉市場的重要打法,Wish借此一度成為全球下載量最大的購物APP,曾經(jīng)也是風光無限。
但低價是一把雙刃劍,為了吸引更多的賣家和用戶,Wish放寬了商家的入駐要求,如此一來,不少賣家爭相涌入Wish。
良莠不齊的賣家?guī)砹速|量不一的商品,導致平臺商品質量和口碑的雙雙下滑,用戶紛紛逃離。
另外,賣家對Wish平臺也是吐槽不斷,罰款金額高、頻繁封號、資金被凍結、流量大幅下滑等情況讓賣家們苦不堪言。
在2020年,法國對Wish平臺上“售賣假貨”、“虛假宣傳”等行為開始重點關注。
當年DGCCR一次性從Wish購買了140余種產品(其中大部分并非法國本土賣家在售),并對產品進行了檢測。數(shù)據(jù)顯示,當時Wish大部分產品都不符合法規(guī)要求。
在2021年11月24日,法國政府正式命令Wish退出法國市場,原因是在Wish上出售的大部分產品都含有危險成分。
在離開法國市場的一年多時間內,Wish在歐洲市場的搜索流量、平臺銷量都下滑嚴重。直到23023年3月,支付完300萬歐元的罰款,Wish才得以重回法國市場。
當然,Wish也曾想過自救。在2021年11月,Wish宣布推出Wish Standards項目,以激勵更多優(yōu)質商家,并提高用戶信任度。
從2022年開始,Wish不僅更換了logo,而且還努力從APP應用、營銷、服務等多方面入手,持續(xù)投入重金。
盡管Wish的一些變革稍有成效,但還是每況愈下,這些措施已經(jīng)無法挽回頹勢。
3、Temu、Shein等正在沖擊市場格局
此前,Wish首席執(zhí)行官嚴峻(Joe Yan)和首席財務官兼任首席運營官Vivian Liu都認為,競爭格局變化與行業(yè)競爭加劇給Wish帶來空前的壓力。
Wish曾和亞馬遜、eBay、速賣通一起被列為全球四大購物網(wǎng)站,如今的市場競爭格局已經(jīng)大變。Temu、Shein和Tiktok Shop不斷沖擊著原有格局,并與速賣通被并稱為“出海四小龍”。
《2024移動市場報告》顯示,2023年SHEIN再度斬獲全球購物類APP下載量冠軍,Temu、速賣通分別位于2023購物類APP下載量第二位和第九位。Wish的市場正在不斷被擠壓。
Temu和Shein走的都是低價策略,在營銷上也是毫不惜金。上線當月,Temu用于公域流量獲客以及內容型投放的預算便達10億人民幣,預計2023年預算將超過70億。
同時,Temu和Shein意在布局全球市場,而Wish僅專注歐洲和北美市場。
同是低價玩家,Temu與Wish的一大區(qū)別在于,其由商家直接提供貨源,平臺負責銷售。因此,Temu對商家的掌控力也高,通過核價政策牢牢把控平臺的最低價優(yōu)勢。
另外,TEMU將在“全托管”模式之外推出“半托管”業(yè)務。TEMU半托管一期業(yè)務計劃于今年3月15日在美國站點啟動,并將在當月月底擴展至歐洲各大站點。
通過半托管模式,TEMU吸引在海外有存貨的高水平賣家入局,更有助于部分商家處理滯銷、低價處理存貨,提高了產品流轉效率。
據(jù)了解,Qoo10是一個立足于新加坡的電商平臺,業(yè)務遍及多個亞洲國家,包括印尼、馬來西亞、日本、中國香港、新加坡和中國等。
另外,Qoo10以收購電商平臺實現(xiàn)加速擴張,比如收購Tmon、interpark、Wemakeprice等等。
第三方調研機構的信息顯示,Qoo10雖曾宣稱是“新加坡第一大電商”,但目前市場占有率很低,沒有被列在東南亞電商平臺排行榜中。
此次收購Wish,Qoo10即將沖刺北美市場,畢竟Wish在北美影響也比較深遠。
目前來看收購Wish后會不會與Temu、TikTok及Shein開展激烈競爭,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
本文來源于電商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wǎng)(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lián)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