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區收件、黃牛攬件的話題很敏感,也是行業多年的“潛規則”。為追求市場占有率,只要不流入競爭對手網絡,有的總部默許甚至變相支持跨區行為。
長期以來,產糧區存在著網點或黃牛跨區取件的行為。然而,東北地區并非快遞產糧區,但價格戰異常激烈,在不進則退的競爭環境下,一線網點面臨的考核壓力陡增。
億豹網發現,在產品沒有差異化的快遞行業中,價格戰幾乎是最行之有效的競爭手段,而跨區取件則是一種能夠迅速帶來業務量的便捷方式。
各個省區為了完成業務量指標,往往制定不同的市場政策。不同區域的網點因總部成本政策、業務指標壓力、區域市場競爭程度不同,導致收件價格差異。在此背景下,黃牛或跨區網點利用價差低價攬件,賺取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總部為了爭奪存量市場,甚至姑息縱容跨區取件行為。例如,有的總部通過“開窗口”政策允許特定網點跨區收件,或下達過高的業務指標,迫使網點通過跨區完成目標。如果被跨區網點進行舉報,總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象征性內部處理或罰款幾千元了事。
目前快遞公司都是許可經營,每家快遞公司都需要持證經營,許可證上注明了經營地域,不同地市之間不能跨區收件。此前幾年,蘇州、義烏、鄭州等多地曾下發文件或展開行動,打擊超地域經營行為。
億豹網了解到,在利益的驅使下,甚至不少網點與黃牛跨省送貨,江蘇的貨到臨沂發,安徽的貨到義烏發,也幾乎成為業內習以為常的經營行為。近幾年,由于價格戰的深入與監管政策,產糧區的價格優勢不再明顯,非產糧區的爭奪反而不斷升級。
跨區取件的危害顯而易見,導致本地網點業務量下滑,無法完成總部指標,產生網絡不穩定情況等。跨區的介入,以更低的價格來進入市場,勢必會導致市場失去平衡,加劇網點之間的惡性競爭。
“我加盟的區域是一個小商品聚集區,不僅有其他區域的兄弟網點取件,還有黃牛取件。幾年前跨區收件、建倉都有人管,即便如此,跨區和黃牛依然存在,打了跑,沒多久又回來。”有義烏網點老板無奈地說,快遞量就這么多,你取了我就沒得做了。
早在2021年,蘇州市郵政管理局聯合市交通局、公安局、市場局印發《關于建立快遞超地域范圍經營綜合治理執法聯動機制的通知》,強化對快遞跨區等違法經營行為管理。四部門協作配合,嚴肅查處超許可地域攬收快件、委托未經許可企業經營快遞業務、超許可地域非法開展加盟招商活動等行為多起。
億豹網認為,跨區取件的根源在于行業價格戰與總部管理缺位,其危害不僅限于網點生存,更波及消費者權益與行業健康發展。
解決這一問題需從政策、監管、技術多維度入手,平衡市場利益,構建公平競爭環境。同時,快遞總部需正視基層網點困境,避免短期增量犧牲長期穩定性。
本文來源于快遞觀察家出自物流指聞 ,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