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計劃和物料控制(PMC)是一個企業的“心臟”,掌握著企業生產及物料運作的總調度,現代生產型企業在組織架構上基本都有設置PMC這個部門,但卻很少真正發揮其計劃控制和物料控制的職能,所以,很多企業老板很困惑:“企業也有PMC部,也有做生產日計劃,但為什么企業的產能效率還是提不起來?計劃常常趕不上變化,半成品堆積得像倉庫,客戶急著要的訂單依舊做不出來。”
本文將與大家探討如何進行產前備料,幫助工廠快速恢復產能。
推行備料制的目的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制造型企業都深知產前備料對于企業生產管理的重要性。作為一個工廠,有許多的物料需要采購,特別是很多加工成型的企業,物料流程、工藝流程都是非常長的,要想減少物料問題所帶來的損失,就必須在備料制的打造上下足功夫。
那么,備料的目的是什么?你肯定會說是為了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這也沒有錯,我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物料一定要跟著計劃走”。很多企業則不然:倉庫有什么物料我做什么產品,表面看起來生產線上忙得不亦樂乎,但從組織效率來看,企業的生產效率并不高,客戶要的產品做不出來,客戶不要的產品做出來一大堆,放在倉庫里又不能出貨,造成企業的生產資源嚴重浪費。
所以,企業推行備料制的目的就是要讓“物料能夠跟著計劃走”,通過備料的過程提前發現異常并解決異常,確保生產計劃的有效性,而不是計劃跟著物料走,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管理結果。
推行備料制的基礎
企業推行備料制是需要有一定基礎的,這個基礎就是倉庫的賬、物、卡準確率要高。提升倉庫的賬、物、卡準確率是朗歐老師進駐到企業里面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這是做好PMC工作,特別是做好備料工作的基礎。
你的賬、物、卡,能否做到三體合一,能否做到準確無誤,是做好備料制的關鍵,就算不是100%,至少你的倉庫賬、物、卡準確率也要保持在98%以上。但現實是,很多企業里面的倉庫賬、物、卡準確率是非常低的,離譜一點的只有30%-40%,甚至還有一部分企業沒有建卡,沒有建賬。這也是很多企業在推行ERP、MRP的過程中,難以落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你倉庫的賬、物、卡數據都不準確,你系統里面的數據也不會準確,導致你系統里面的數據無法用來指導生產計劃的制定和達成。所以,倉庫的賬、物、卡準確率高達98%以上是企業成功推行備料制的重要前提。
推行備料制的主導思想
推行備料制的主導思想是:打提前量。我一直強調滾動的概念,滾動就是打提前量,就是把物料的排查動作滾動地去做,你做周計劃、周排查,你要提前一周,每天查后面七天物料的備料情況。
用提前量的思想來指導企業的生產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打足夠的提前量才能提前發現異常并解決異常,把異常問題解決于生產之前,才不會在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救火”的現象。
推行備料制的5個動作
有了推行備料制的前提和主導思想以后,企業才有可能做好備料制的推行工作。那么,推行備料制的具體動作有哪些呢?在這里,我給你5點建議:
1、制定物料需求計劃。
MRP (物料需求計劃)就是根據市場的需求,生產最終產品所需的各種零部件及原材料的數量和時間,編制出物料需求進度表,以表明生產最終產品所需的零部件及原材料的準確數量和它們在生產周期內的訂單發出日期和收貨日期,從而為編制采購計劃,控制庫存量提供依據。
當企業的業務接到訂單,PMC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訂單評審-->交期分解。評審出來交期以后,就要制定物料需求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要根據訂單評審出來的交貨周期,根據各類物料跟供應商確認的采購周期來制定。如果你企業的工藝路線很長或者有很多特殊的物料,而且這些物料的采購周期很長,你就要提前一個月進行物料采購。然后根據這個長交期物料的交貨周期、采購周期提前制定物料需求計劃。
物料需求計劃的制定是企業推行備料制的一個基礎動作,這是非常關鍵的第一步。物料需求計劃制定的目的是為了在正確的時間在正確的地點得到正確的零部件及原材料。
當然你企業的供應鏈管理也會影響物料需求計劃的制定,這又涉及到了另外一個模塊,今天,我是針對于企業內部備料制的打造這一塊來講的,所以關于供應鏈的管理,在這里不再贅言了。
2、賬面排查
有ERP、MRP系統的企業,每天都要通過系統的反饋,來排查一下物料到了沒有,打好提前量。沒有賬面的企業,要根據計劃的進度,提前跟進。
很多企業沒有注重這方面的動作,認為只要把采購單下了,物料就能夠回來,從而忽略了做一些管控動作。當供應商沒有按照交期供貨的時候,企業的生產就變得非常被動。所以,提前做好賬面排查,你才能夠對供應商進行系統的管控。
賬面排查也是滾動的,你要提前來做,每天都要對企業里面生產的各個產品所需的物料進行賬面排查。
3、實物排查
物料到倉庫以后你就要進行實物的排查。因為賬面排查難免會有一些漏洞,比如你賬面排查有的物料,可能實物卻沒有,這也是很多企業經常出現的情況。開會的時候講物料都回來了,但是生產部到倉庫去領料的時候又沒有這些物料,結果只能導致停線或者轉線。企業倉庫里面通常會有一些常規物料,這些物料會做安全庫存,你要及時排查安全庫存夠不夠?還有一些特定的物料是沒有安全庫存的,采購回到倉庫以后你要馬上進行實物排查,究竟這個物料有多少,確認能不能滿足生產計劃的需求,能不能滿足生產進度的需求?
4、實物備料實物備料是為了防止實物排查的漏洞。從賬面排查、賬面備料到實物排查再到實物備料,這是層層遞進的,同時實物備料要根據每一個企業的產品特性和工藝流程來定。
比如,組裝型的企業,你在倉庫要按照訂單的特性進行實物備料,要保證物料的齊套性,齊套以后再發給生產部。一般組裝復雜一點的產品,在組裝之前要設立實物備料區,在這個實物備料區的物料來源于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直接從倉庫發來的原材料,另一部分是前工序加工成型的部件。在包裝之前,你要備好料,不同訂單有不同的配套問題,一種是產品的配套,就是這個訂單的產品有好幾種顏色,有好幾種款式;另外一種是整個訂單的配套,這個訂單可能包含有A產品、B產品、C產品。無論哪種配套,包裝前一定要做好實物的備料工作。
再比如,家具行業,你在各個工序之間就要做好實物備料工作,木工到白胚,白胚到油膜,你需要提前進行實物備料。有油漆產品的企業更要注意,因為油漆涉及到色差的問題,你必須要把同一個訂單的產品,同一款產品提前配好套,一起來進行噴漆,否則就容易出現色差,影響品質。
5、工序交接
工序交接也是很多企業容易忽略的問題,認為只要做好前面的4個動作,保證物料都在車間里面以后,就能夠順利生產了。但是很多企業里面的生產問題恰恰就是出在沒有重視工序交接這個地方,因為在生產的過程當中會有大量的損耗,會有不配套的情況,會有品質問題,從而影響生產的順利進行。所以,各個重點工序之間的配套交接也是需要重點去關注的問題。
工序交接是企業推行備料制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在現場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環,每一個企業都要把好關。
寫在最后
一個合理有效的生產計劃是工廠提升效率、快速出貨的基礎,但管理者不要為了做計劃而做計劃,最后做成了形式;處于非穩定態的生產型企業,計劃更不是計算,計劃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其核心在于物料控制。
因此,備料制的打造在工廠管理中顯得尤為重要:清楚推行備料制的目的,夯實推行備料制的基礎,掌握推行備料制的思想,做好物料需求計劃的制定、賬面排查、實物排查、實物備料、工序交接這5個動作,每一個企業都能夠做好產前備料工作,從而保障生產順利進行。
本文來源于SmartWMS智慧倉儲管理系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